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5 15: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国历史迈入到一个巅峰时代,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博大胸怀的时代,对于当时那种无所不在的宏大开阔,昂扬向上的精神,人们习惯于称之为——
盛唐气象
一、盛唐的底气
经济的繁荣
阅读课本,归纳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材料: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农业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筒车
材料: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直辕犁
★可不分昼夜的灌溉,有利于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解决了高处地区的灌溉问题。
★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
材料:唐初至开元年间,兴修水利工程160多项 ,遍及全国。这些工程多为中小型。小的可灌田数十顷, 大的可灌田上万顷。——《新唐书·地理志》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
③修建很多水利工程。
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
农业
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高;
丝绸:轻纱薄翼“绮罗纤缕见肌肤”
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高;
②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高;
越窑青瓷(浙江余姚)
越窑青瓷如冰如玉
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名“唐三彩”。
邢窑白瓷(河北邢台)
唐三彩
“南青北白”
“天下无贵贱而通之”
手工业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高;
②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高;
③造船业、冶矿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
材料:“二百二十行(行业),邸(货栈)、肆(店铺)鳞次栉比,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长安志》
材料:“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①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坊为居民区
市为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①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商业
②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规模宏伟
布局严整
结构对称
排列整齐
坊市分开
二、盛唐的和气
民族交往与融合
阅读课本,归纳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唐太宗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得到了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根本原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先进 ∣ 重要原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①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唐与西域
②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战争)
③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
武则天
唐太宗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唐与吐蕃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后,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将松散的部落联合体改造成了组织严密的军事国家。
阎立本《步辇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
材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文成公主带去)佛经、医药、历法等书籍。还准备了各种谷物的种子,向当地人民传授土地开垦、谷物耕作、纺织、刺绣等技术……吐蕃派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并请求赠送蚕种,派遣酿酒、建筑等技术工匠到吐蕃。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唐蕃会盟碑”。
金城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
思考: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唐蕃会盟碑
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民族交往交融
①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③西北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
▲唐代许多少数民族人士在朝廷做官,还担任宰相、大将军、节度使等重要官职。唐朝宰相有369人而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左右。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册封回纥(回鹘)首领为怀仁可汗;
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三、盛唐的大气
开放的社会风气
下列各朝代女性服饰中,你认为哪些是唐朝服饰?
秦汉时期
唐中前期
唐中后期
明朝
清朝
形成原因:唐朝辽阔的疆域、强盛的国力、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为开放与兼容并包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社会风气
①人民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收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开放性)
兼容并包(包容性)
四、盛唐的才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阅读课本,归纳唐朝文学艺术多彩的表现。
唐诗、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
唐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是个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
诗人 生活年代 代表作 成就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盛唐
盛唐转衰
中唐
《静夜思》《蜀道难》《侠客行》《将进酒》
“三吏”
“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赋得古草原送别》
《长恨歌》
《琵琶行》
诗仙:抒发昂扬进取精神,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魔:直面社会现实,提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有颜真卿(颜体)、欧阳询(欧体)、柳公权(柳体)。
书法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碑》
于平正中见险绝
《玄秘塔碑》
柳公权
绘画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神态各异神形兼备
阎立本
吴道子
《历代君王图》
★唐朝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音乐和歌舞
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
唐代乐舞
唐玄宗
《霓裳羽衣舞》
《胡旋女》
白居易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霓裳羽衣舞歌》白居易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唐代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石窟和雕刻
唐代是莫高窟艺术的黄金时代,石窟的开凿和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是莫高窟艺术的极盛时期。
敦煌莫高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佛龛 盛唐
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
唐朝文学艺术繁荣多彩与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开放以及科举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
材料:窟内有大量造型精美的佛像,色彩绚丽的壁画,从各个方面放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洞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在整个七八九世界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醉文明的国家,......当西方的人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韦尔斯《世界史纲》
政治上
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
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
民族关系上
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上
唐朝经济繁荣;
对外交往频繁;
人们勤劳智慧。
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民族交往
与交融
农业:垦田面积增加;发明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
手工业:蜀锦冠全国;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唐三彩
商业:东、西市繁荣;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交往: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
交融:各民族间杂居、通婚,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精神风貌:昂扬进取、积极向上;风气兼容并包
开放的社会风气
文学
多彩的
文学艺术
艺术
诗歌创作黄金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其诗为“诗史”,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诗歌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诗歌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1)诗句中的“蕃”和“胡”,指的是什么?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蕃是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各族的称呼。
唐朝时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中国人口史》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趋势:户数持续增长。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国力达到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