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5 14: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岑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读出感情;
2.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岑参博取功名报效祖国的精神,感受岑参在诗中表现思乡与报国的深情。
盛唐时代,国家繁荣昌盛,许多有志之士怀抱“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强烈愿望,出现了许多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边塞诗应运而生。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延安

延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路途遥远的样子。
泪流纵横的样子。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想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译文〗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捎口信。
请求,烦劳。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译文〗
写的是眼前的( )。“故园”指自己的( ),“东望”点名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实景
离家之远
家园
赏析
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 )。
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双 袖 龙 钟 泪不 干。
夸张
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逢”字点出了( )。“无纸笔”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他一方面有对( )思念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 )的胸襟。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题目
故园
开阔豪迈
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问题探究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1.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
2.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
3.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传书想法的诗句:
4.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