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探界者钟扬》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探界者钟扬》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5 13: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探界者”钟扬
情境导入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哪些人?   
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情境导入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钟扬的相关事迹。
2.朗读课文,准确概括“探界者”的含义。
3.学习通讯报道,讨论人物通讯报道的角度和写法,以及新闻的倾向性,评选优秀新闻作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拟写一句话新闻。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钟扬的优秀事迹,感受他们的人生情怀,认识劳动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预习检测
戛然而止:
鼎鼎大名: 雷厉风行: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形容名气很大。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
行动迅速。
预习检测
跌宕起伏:
悲怆:
奇葩: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
事情节的曲折。 悲伤凄惨;非常悲伤的意思。 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珍
贵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众的事物。也比喻人
或事行为独特,与众不同。
写作背景
本文选择《时代楷模2018钟扬》,钟扬长期致力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植物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院,但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 ,不幸逝世。2018年3月29日,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朗读课文
任务一:
朗读课文,熟悉基本内容,画出重要信息,依据文本,编制“人物大事记”。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姓名,职业,成就,人物状态(行为习惯、思想观
念、外部评价、典型事件、个性话语等),评价。
人物大事记
人物姓名 钟扬
职业成就
人生状态 行为习惯
思想观念
外部评价
典型事件
植物学家、科普大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
外向热情、雷厉风行、对生活品质不讲究,
胆大、细腻,不计回报,有担当
不断探索自己生命高度和广度的边界
“暖”“有一种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
15岁考入中科大,旁听武大生物系课程,年纪轻轻成为副
局级干部,辞职到复旦当老师,成为援藏干部,在科普道
路上持续前行,招收找不到合适导师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
区的学生做研究生
新知讲解
人物大事记
人物姓名 钟扬
人生状态
个性话语
作者评价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
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但他总说‘没事,我很好’。“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任务二:
这篇新闻通讯是怎样搜集材料、组织材料、逐步展开的?请认真思考,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特点描述
课文标题 《“探界者”— 钟扬》
切入点
层次逻辑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经典议论语句
材料来源
出自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的特点
钟扬的多重身份集中呈现
钟扬顺利的求学和仕途经历
钟扬在收集种子、坚持科普、“接盘”研究生等诸多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
钟扬的牺牲以及对他生命意义的理解
“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天……”“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事实追述,文献资料,实物(小纸条),访谈接触过被报道者的人(卢老师的话)
新知讲解
任务三:
这篇新闻通讯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
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
少年经历——工作后的付出
众多人物: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
角度:工作、生活细节等。
事虽多,主题集中: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
新知讲解
任务四:
文章哪些句子或者段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哪些描写最为精彩?试用做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分享你的感悟。
新知讲解
学生展示: ⑴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
结构上,从与人物一生主要贡献相关的植物入手,引出主人公;内容上,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⑵“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与生命的长度衬托,更显出其生命价值的意义。
新知讲解
学生展示:“英雄少年” 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
状,勇于开拓进取,也照应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 ⑵对母亲、妻子的回忆的描写的作用: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 ⑶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上文“不安分的人生”。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研究批注其他几节。 第一二小组:第二节。 第三四小组:第三节。 第五六小组:第四节。 第七八小组:第五节。 要求:先个人批注,然后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展示。
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中,对塑造人物所起到的作用。
体现了通讯语言的三维美学风格: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识生活的思辨美、表现生活的形象美。
文章语言优美,可读性强,文字情感炽烈真挚感人。
合作探究
《“探界者”钟扬》中,“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具有高度的概括力,钟扬这种“不安分”的性格,贯穿全文,感人至深。
第一,善于用事实说话。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合作探究
第二,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第三,侧面烘托。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课堂练习
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3分)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答案:“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拓展提高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案: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廷伸至西欧。
课堂总结
钟扬颁奖词: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
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
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
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板书设计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 “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 “科学队长”——“愿意救人”(热心科普) “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 “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作业布置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
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本单元新
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的脊梁”吗?写下你的感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