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12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莒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12月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5 14: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12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B.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目的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
C.燃煤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针对流感病毒,用无水酒精、双氧水等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1mo1 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C.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的形式存在,32gS8含有的硫原子数为1NA
D.Na2O2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 1molO2转移电子数为4NA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均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4.NaClO是家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通过Cl2与NaOH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新制氯水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可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pH
D.NaClO与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ClO+CO2+H2O=HClO+Na++HCO—3
5.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电泳实验表明 Fe(OH)3胶体是带电荷的 胶体能够比较稳定存在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二氧化硫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泊性 Ⅰ对,Ⅱ对,有关系
C 铝粉可以与氧化镁组成铝热剂 铝粉有强还原性 Ⅰ对,Ⅱ对,有关系
D 将体积相同的Na和K 分别投入冷水中,K与H2O反应更剧烈 金属还原性:K>Na Ⅰ对,Ⅱ对,有关系
6.已知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NaClO3>Cl2
B.当反应中有2mole—转移时,被氧化的HCl为4mol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D.产物 ClO2和Cl2都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
7.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
8.某同学进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实验,操作如下:计算后用10mL 量筒量取5.4mL 浓硫酸;将其沿小烧杯壁缓缓倒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紧接着将稀释后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盖上玻璃塞,左手掌心拖住瓶底,右手食指紧按住玻璃塞,其余四指轻拢瓶颈,进行颠倒摇匀;把溶液倒入试剂瓶,贴好标签。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
A.1 B.2 C.3 D.4
9.三种气体 X、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A.原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是 Z
B.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C.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agY气体和2agZ气体,则压强之比为1:2
10.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可以探究SO2的还原性
B.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C.关闭K2,打开 K1,则装置 B 中每消耗 1.5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1.5NA
D.关闭 K1,打开 K2,试剂 X 是 K2Cr2O7溶液,颜色由橙红色变成绿色(生成 Cr3+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1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SiO2 )为原料制备耐火材料 MgO 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渣2加热分解可以制备磁性氧化铁 B.在实验室中“灼烧”可在蒸发皿中进行
C.氧化剂R可以是双氧水或氧气 D.滤液1中的主要成分含有(NH4)2SO4
12.已知 c、d、e、f、h 均是二元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单质,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是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b的反应体现了b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f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C.h也可以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成 D.d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13.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潮解,难溶于水,不溶于醇类。一种工业生产过氧化钙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冷水浴反应”中 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
B.母液经处理后可返回“冷水浴反应”循环利用
C.操作2需要用到坩埚、酒精灯、玻璃棒
D.过氧化钙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14.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15.某工厂用 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课外活动小组为确认生产后的废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10mL废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沉淀17.22g;②另取10mL废液放入铜片充分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了0.64g。下列关于原废液组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Fe2+、Cu2+、Cl—,不含 Fe3+
B.c(Fe2+):c(Cu2+)=2:1 C.c(Fe2+):c(Fe3+)=1:1
D.c(Fe2+)=2mol/L c(Cl—)=12mol/L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6.(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涉及物质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分类与比较等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I.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
②实验室中钠着火,应该迅速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③如果发生氯气泄露,可用沾肥皂水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
④当实验中有少量的过氧化钠或金属钠剩余时,应用滤纸包裹好后将其放入垃圾桶中;
Ⅱ.现有如下物质:①液态氯化氢 ②氯水 ③CaCO3 ④小苏打 ⑤澄清石灰水 ⑥铜 ⑦稀硫酸 ⑧酒精 ⑨干冰 ⑩FeCl3溶液
(1)这些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上述物质相应状态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
(2)把少量的④加入⑤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 FeCl3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纯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现有一混合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Na+、Cu2+、Ba2+、Fe3+、CO32— 、
SO42—、Cl—。取100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I是__________,白色沉淀Ⅱ是__________。
(2)原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
(3)原溶液中 Na+浓度至少为__________mol L—1
18.(12 分)已知SO2可以和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某学习小组选用如下装置和药品,对 H2SO3和 HClO 的酸性强弱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为探究H2SO3和 HClO 的酸性强弱,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B→E→___→___
(3)C中饱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D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装置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矾(FeSO4·7H2O),流程如图:
已知:SiO2不溶于稀硫酸,硫酸铝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用18.0mol L 1的浓硫酸配制1.2mol L 1的稀硫酸 240mL,所需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需要量取__________mL浓硫酸。
(2)“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滤液Ⅰ”中是否含有 Fe3+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时,“试剂X”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剂X”化学式为_________。
(5)“还原”后,经“一系列操作I”可得绿矾,则“一系列操作I”为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0.(14分)工业上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Cl,现欲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Ⅰ.取样品bg,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a1g)。
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
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a2g)。
⑧计算
(1)操作③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⑥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根据题干所给的数据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表达式___________。
(3)经实验发现最终所得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超过100%,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到200mL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4mol L-1的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加入50mL盐酸时,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在这个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6)A点时,溶液溶质是__________,浓度为__________。(忽略体积的微小变化,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
1-5 BCDAD 6-10 BCBCA 11-15 CD、AC、A、AB、A
16(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Ⅰ.①③(1分)
Ⅱ.(1)①③④ ⑧⑨ ②⑤⑥⑦⑩
(2)HCO3-+Ca2++OH-==CaCO3 +H2O
(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渗析(1分)
17(10分,每空2分)
(1)CO2 BaSO4 (2)Na+、CO32-、SO42- Cl- (3)0.4
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分液漏斗(1分) CaSO3+2H+=Ca2++H2O+SO2
(2)CDF
(3)除去SO2中的杂质HCl(1分)检验SO2已除净
(4)5SO2+2MnO4-+2H2O=2Mn2++5SO42-+4H+
(5)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
19(12分,每空2分)
(1)250mL容量瓶 16.7mL
(2)SiO2
(3)KSCN溶液(其他答案合理可得分)
(4)SO2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0(14分,每空2分)
(1) 排净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赶入装置B中被碱石灰吸收
(2)×100%
(3)碱石灰吸收了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4)CO32-+H+=HCO3-
(5)84.8%
(6)NaCl 1.55mol L-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