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检测测评(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检测测评(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25 13: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检测测评(期末)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中,相邻经线间的经度差相等,虚线为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据此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点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个日期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点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下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附近 B. 南回归线附近
C. 赤道附近 D. 北极圈附近
4. 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B.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C.海南岛受太阳直射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下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读图,回答5~7题。
5. 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中①处风带有关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6. 该大洋环流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B.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7. 图中
A. ①洋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 B. ②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促进高低纬间的热量交换 D. ④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分布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读图,回答8---10题。
8. 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9. 图中③处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 位于太平洋中脊 D. 形成巨厚沉积岩
10.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海岭和海沟 B. 海岭和裂谷
C. 山地和海沟 D. 岛弧和裂谷
右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 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丁→丙 C. 丙→乙→甲→丁 D. 丁→甲→乙→丙
13. 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丙时期相符合的国家可能是
A. 印度 B. 尼日利亚 C. 韩国 D. 俄罗斯
下图为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 图中②地自然景观与①地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洋流 D. 季风
15. 图中③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
16. 图中④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劳动力投入少 B. 商品率高
C. 水利工程量大 D. 机械化程度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 图中岛屿
A. 地处低纬,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B.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C. 东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D. 南北狭长,两端相距约1400千米
18. 图中甲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A. 平原广阔,水源充足 B.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C. 工业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D. 远离海洋,免受台风袭击
19.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充足 ②光照条件好 ③地势平缓 ④降水丰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某地区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 “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 5°~10° B. 10°~15° C. 15°~30° D. 35°~40°
21. “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
A. 南坡 B. 北坡 C. 西南坡 D. 东北坡
22. 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23~24题。
23.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24.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冰雪融水 冬季 B.大气降水 冬季
C.地下水 春季 D.大气降水 夏季
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25~26题。
25.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26.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27~28题。
27.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28.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9~30题。
29.近地面大气中
A.气温高低取决于①的多少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
C.下垫面不同,对③的增减没有影响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强
30.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时,主要和环节( )有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下图为“沿某大洲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 图中控制a地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32. 图示季节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C.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长江流域可能出现伏旱
右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完成33~34题。
33.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见下图)回答35~36 题。
35.甲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36.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37~38题。
37.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38.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①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39~40题。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40.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第Ⅱ卷(综合题,50分)
41.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3分)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2.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2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 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材料一所示天气系统影响下郑州和合肥的风向,并说明图示锋面系统过境时合肥的天气状况。(3分)
(2)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2分)
(3)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4)“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些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主要的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二 1996—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及均价
材料三
加工贸易是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从事是低层次的加工贸易,附加价值低。
(1)说明A地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并分析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2分)
(2)说明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2014年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直接出口矿石要求进口商在当地建设冶炼厂,试分析这样做的原因(4分)
(3)分析E地所在国向D地所在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类型及给D地所在国带来的影响。(4分)
45.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1分)
(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近年来,雪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1分)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3分)
(4)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1分)
(5)丁山地所处地区最大水系的最大支流在秋末冬初易出现洪水泛滥现象,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3-2014学年高三检测测评(期末)试题
地理答案
41. (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北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西接葡萄牙。
(2)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
42.
43.(1)郑州:偏北风(西北风),合肥:偏西风(西南风)。出现降温、大风和降 水(雨雪)天气等。(2)皖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主要形成沟谷等流水侵蚀 地貌;皖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主要形成冲积平原等流 水沉积地貌。(3)降水季节变率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易受寒潮影响。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教区
高速公路
铁路


耕地
图 例
荒地
风频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