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生集中学习没有括号和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主要涉及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问题。本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两大特点:一是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解题时要写出每步计算的结果。小熊购物一课主要内容是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是加减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起始课。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前测和访谈,我们发现1.学生对主动选择用借助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意适不强,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用画图表示。2.在乘加混合算式中,学生受原有知识干扰易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3.部分学生知道要先乘后加,但并不清楚先乘后加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目标定位
我将本课安排成2课时内容教学。
教学目标(第1课时):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掌握脱式计算格式。。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并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掌握脱式计算格式。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具体环节 设计意图
环节一:借助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 呈现主题图,从图中你找到哪些和胖胖相关的数学信息? 胖胖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表述完整:“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小熊胖胖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一共要付多少元?” 2. 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单上用喜欢的方法画图,列式解决问题。 3. 小组交流,反馈汇报。 预设:①具象图 ②会意图 汇报要点: ① 对学生呈现的图要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发展改造,进行规范,图要展现出数据信息和结构关系。 ② 数形结合的渗透。学生的算式和图要联系起来,用图来帮助分析数量关系,解释算式每一步的意思,为理解运算顺序作铺垫。 4. 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示意图。 结合购物情境,找数学信息和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述完整,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说理习惯。 在初步尝试、汇报交流中、修正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掌握用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环节二:根据实际意义,看懂综合算式 若学生有,呈现学生的综合算式,没有则在黑板上呈现。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预设:都有6,都有3x4,得数一样。 不同点在哪里? 预设:一个3x4在前,一个3x4在后。(聚焦乘在前,乘在后) 在上一环节数形结合理解乘加混合运算每一步表示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看懂两个综合算式,尤其是6+3x4,通过两个算式异同点的辨析加深认识。
环节三:理解运算规则,规范书写格式 1. 计算时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口答说一说先算3x4=12,再算12+6=18。 重点是6+3x4,先算3x4=12,再算6+12=18。 2. 像这样的综合算式我们可以脱式计算,直接呈现第一个综合算式的算式卡片。 仔细观察,你能看懂吗?看懂了什么?脱式计算的方法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汇报要点: ①等号书写位置。 ②先算乘法。3x4=12。 ③+6 这一步还没轮到运算要先抄下面来排队。 3. 第二个算式学生尝试算,交流反馈,找典型错误纠错。 预设: ①等号右边和下面两边只要写一边就行了。 ②还没轮到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③先算6+3的,追问6+3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比较,发现按这样的顺序计算与题意不符。 4. 总结计算方法。乘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用目标指向更明确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乘加混合运算先算哪一步。 第一个算式介绍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第二个难点的算式放手让学生尝试脱式计算,在交流反馈,找学生课堂生成资源中的典型错误,进行纠错进一步明确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规范,进而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环节四:练习巩固提升,形成技能技巧 1.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①一共有多少瓶? ②一共有多少个猫警察?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4x6+25 42+8x4 100-75+25 33+7x3 森林医生 3x5+13 4+3x5 =15 =7x5 =28 =35 第1题的第②小题改编后,学生可能呈现多种算法,如6x2+5,2+5x3,6+5+6,6x3-1。这样的设计重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让学生在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2题侧重学生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训练。 第3题重在考察和学生对脱式计算方法的掌握和格式的规范,根据前面环节课堂生成的典型错例情况机动安排。
环节五:回顾学习过程,畅谈本课收获。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