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5张PPT。1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1.知道农业的特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的特点和分布。
2.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原理,分析和评价农
业布局。34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
(1)概念:人类利用 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特点: 、季节性和 。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 、土壤、 。
(2)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政府政策、 、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
(3)技术条件:冷藏、 、化肥、 。动植物地域性周期性水源地形市场劳动力良种机械5 3.主导因素的变化
(1)古代: 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最为重要。
(2)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 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日益突出。自然因素农业技术6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 的、成型的 性农业生产类型。
2.类型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分为“以 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 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以
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稳定区域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73.水稻种植业
(1)自身特点:
① 、 的高产粮食作物。
②需要投入大量 ,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2)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和 。喜温喜湿劳动力季风区热带雨林地区8(3)区位因素:季风区三角洲梯田劳动力9小高低10 4.商品谷物农业
(1)概念: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 、 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 的农业地域类型。
(2)特点:生产 ,商品率 ,一般以 为主,机械化水平高。小麦玉米市场规模大高家庭农场东北11 5.混合农业
(1)概念:是 和 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 ,也属于混合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基塘生产12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内土地 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地肥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 ,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③农场主可根据 和政府政策,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 比较稳定。交替种植良性循环市场需求经济收入13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度放牧灌溉盐渍化板结14 一、教材P63图3-1-12和表3-1-1探究
1.读图3-1-12,分析说明小麦—牧羊农场的生产模式,为什么说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提示:农场同时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两种生产方式是互惠互利的,如有些谷物可作牲畜的饲料,羊粪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休耕可以恢复土壤肥力。15 2.读表3-1-1,说明种植小麦和饲养绵羊的忙碌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麦的农忙时间在秋(播种)和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是牧羊活动的忙季。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16 二、热点探究
2012年1月31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马来西亚马哈蒂尔科学奖,“马哈蒂尔科学奖”于2004年设立,授予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科学和技术为解决热带地区各种问题作出贡献和带来革新的科学家、机构或组织。在颁奖仪式上,前总理马哈蒂尔高度评价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研发的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所做的重要贡献。17 3.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类型区?这样的气候对水稻生产有什么影响?
提示: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其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此外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分布,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季风气候区的夏季高温多雨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全年高温多雨,满足水稻喜温、喜湿的生长特点,有利于水稻的生产。但是季风气候旱涝频繁,对水稻生产有不利影响。18 4.亚洲水稻种植业区的人口稠密,对水稻生产有什么影响?
提示: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对粮食需求量大,提供了市场。
5.杂交水稻的巨大成功,说明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科技因素。1920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解如下:21 1.自然因素2223242.社会经济因素2526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27 (3)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同时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只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限制性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28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1)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2930(2)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3132 [例1] (2012·海南高考)下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33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34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经纬度判定该区域位置,再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区位分析。从区域所处28°~29°N、106°E以西位置看,应是我国四川盆地的西南部。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土壤为紫色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甲市是区域中心,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但是糯红高粱种植业占地面积较大,城市周围的面积有限,同时可能会受到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35 [答案] 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 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361.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D.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37解析:影响橡胶生产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热量条件;大城市周围的蔬菜及乳畜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市场的影响;江南丘陵由于以红壤为主,种植了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茶叶;吐鲁番盆地光照充足,温差大,瓜果甜。
答案:D382.下图两地区均为我国重要鲜花生产地。读图,完成(1)~
(2)题。39(1)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发展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与甲地区相比,乙地维持其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市场更广大40解析:甲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乙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云贵高原纬度较低、地势较高、热量丰富、光照充足。与云贵高原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密集,所以鲜花种植的技术水平高,市场更广阔,鲜花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答案 :(1)A (2)D4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424344 2.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45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特点→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4647 [例2] (2011·浙江高考)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图中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4849 [解析] 墨累—达令盆地种植小麦,饲养绵羊,属于典型的混合农业。其饲养牲畜利用的主要是种植的牧草,而非天然草地;种植的农作物一部分满足农场需求,一部分销往市场。
[答案] D503.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
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有 ( )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51解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境内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答案:B524.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
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
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53(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54(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55解析:第(1)题,关键是分析图示逻辑关系,“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人均耕地面积大是商品率高的前提条件,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第(2)题,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而东北地区人少地多。
答案:(1)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