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学案
教师寄语: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聪慧。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金樽( )珍馐( )投箸( )挂罥( )塘坳( )
庇护( )阑干( )风掣( )突兀( )狐裘( )
2、填写表格,识记文学常识。
诗题 出处 作者 朝代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风雨不动安如山(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在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概括五首诗的内容。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1、《饮酒》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2、学习《行路难(其一)》,思考下列问题:
A、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B、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C、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4、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
四、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五、达标测试
默写: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3、目前国内住房价格上涨不停,如果杜甫再生也许仍会慨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
。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是
《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学案
课题 《饮酒》《行路难》《己亥杂诗》 授课人
三维目标 1.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2.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饮酒》 陶渊明
一、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二、作者简介:
三、划分的诗歌节奏:
四、解释下列词语:
结庐: 人境: 而: 车马喧:
君: 尔:
悠然: 南山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山气: 日夕: 相与: 还:
此中: 真意: 辨:
忘言:
五、结构分析
第一层:
第二层:
六、品味语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诗人高尚情致)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美景)
七、合作探究: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2、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3、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八、课堂练习:
1、背诵默写: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行路难》 李白
一、作者简介:
二、背景、题解: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行路难: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②金樽(zūn): 斗(dǒu)十千:
③玉盘: 珍羞:
羞: 直:
④箸(zhù):
⑤太行(háng)山名,位于山西河北交界处。
⑥垂钓碧溪:
⑦乘舟梦日边:
⑧歧路:
⑨长风破浪:
⑩云帆: 济: 沧海:
四、翻译:
五、主旨
六、重难点问题
找出诗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说明其对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有何作用。
说明诗中比兴诗句的象征意义。
说出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含义。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一、 作者简介:
二、 写作背景:
三、解释下列词语:
浩荡:
天涯:
吟鞭:
东指:
落红:
四、 翻译:
|五、思考以下问题
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3、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六、赏析语言:
落红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七、积累|: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