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5 19:4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江皋(gāo) 渌水(lù) 瘦蛟(jiǎo) 皓腕(wàn)
B.祠(cí)堂 薜荔(pì) 玉砌(qì) 箜篌(hóu )
C. 庑(wǔ)门 天姥(m?) 惊悸(jì) 黄柏(bò)
D.搴摘(jiān) 夔州(kuí) 舟楫(jí) 老妪(yù)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雕栏 侵晓 回眸 缓歌慢舞   
B.迤逦 瓜洲度 云鬓 流水孱湲
C.缔造 寂寥 溽暑 天寒地柝
D.联袂 蜀桐 频繁 逍遥容与
3、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亲朋无一字(书信)
B、与佳期兮夕张(日子)
C、岁暮阴阳催短景(日光)
D、两朝开济老臣心(扶助)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B.①④⑥ ?
C.②③⑥????????D.②③⑤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王安石、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6、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台湾大选在即,民进党支持率仍落后于国民党,但蔡英文锦囊中的拉票诡计也基本用完,是否会以所谓的“台湾共识”,蓄意制造两岸危机,以便火中取栗,实在是难以预料。
B、“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可是许多不了解股市行情而一心只想投资赚钱的股民对此却不以为然,结果等到他们血本无归后方才后悔不已。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前些年,古槐路改造,张大爷从旧宅搬到太白路边的一栋商品楼,以为可以安定下来,不再搬家了。可是没几年他又接到了通知,要他安土重迁,再次搬家。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9、《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省:探望。  
B.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  
C.?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通“叩”,询问。  
D.时座上有健啖客?????????????啖:谈话。  
1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久居,祸且及汝?????????????? ?若属皆且为所虏  
C.?夺其物,故仇我???????????????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遽扑之,入石穴中  
12、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于:介词,到……(某地)  
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之:代词,你,指宋将军。  
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之:代词,他,指宋将军。  
 ? 
13、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答:??????????????????????????????????????????????????????????? ???????(3分)
(2)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  
答:??????????????????????????????????????????????????????? ???????????(3分)  
(3)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答:????????????????????????????????????????????????????? ?????????????(4分)
三、诗歌鉴赏及名句填空(1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李翰①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②。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注释】①李翰:散文家。官至左补阙、翰林学士。②吴台:谓苏州,苏州有姑苏台。
15、赏析本诗颔联“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4分)
16、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17、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3)女娲炼石补天处,_  __ _ __。
(4)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8、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19、第⑷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6分)
20、从文中概括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6分)
21、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7分)
五、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天,太阳升起又落下,时光循环,年复一日。有人说我们应该主动地追赶时光,也有人说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候时光。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 (A 蛟(jiāo); B,薜荔(bì); D搴摘(qiān)
2、D (A缓歌曼舞;B潺湲,瓜洲渡;C天寒地坼) 3、B (期:约会)
4、B(①壁:名词作动词,设营驻守;②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③礼:名词作动词,礼待;④义:名词作动词,坚守道义;⑤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⑥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A(“四明狂客”是贺知章、“六一居士”是欧阳修、青莲居士是李白)
6、C(A、B、D为介词结构后置,C不是。)
7、C (浑然天成,形容文章、才德等完美自然。A.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B.“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不合语境,应该用“不以为意”。D.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8、B (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能搭配;C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概念交叉, “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掉“是”; D项成分残缺,“那些环境……”前应加上“对”。)
9.D陆游立志于恢复中原而难以实现和诸葛亮一致,引起共鸣
10.D(啖:吃。)  
11.A(A.以:介词,用。/?连词,因为。B.且:副词,将要。C.代词,他的。D.代词,它)  12.B(之:代词,他,指陈子灿)  
13.C(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是侧面衬托大铁椎。不能说宋将军是胆小鬼)
14、(1)客人刚来时,不戴帽不穿袜,用一块蓝手巾裹著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一件行李都没带,可是腰里裹着很多银子。(“不冠不袜”“白金”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3分)  
(2)我多次打死响马贼,夺取了他们劫来的财物,所以他们认为我是他们的仇人。长住你这里,祸患将牵连到你。(“数”“仇”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3分)  
(3)宋将军本来自以为了不起?,但想看看客人的本事,于是极力请求。(“故”“且”“请客”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4分)  
15、答:表现了诗人①对朋友长久的思念;②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③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4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16、答:友人李翰的形象特点是:①四海泛舟,浪迹天涯;②万里来访,重视友情;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④了无心计,物我相融。(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7、(略)
18、答案:(1)在过去,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体验寒冷程度不够深刻。(3分)(2)引起下文,引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3分)
19、答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形和声两个角度,(2分,答出任何两种即可)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2分)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2分)。
20、答案:①寒冷带来非同寻常的美景;②寒冷给我一种疼痛的味道;③寒冷可以使人精神振奋;④寒冷也有一种隽永的味道,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6分)
21、答案:(7分)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或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 2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