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借助资料和注释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中国少年之责任,能借助具体事物及其特点畅想少年中国光辉的未来。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借助资料和注释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中国少年之责任,能借助具体事物及其特点畅想少年中国光辉的未来。
【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
播放2021年建党百年华诞庆典上青少年的朗诵视频《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师:2021年的7月1日,在中国,在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地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盛大庆典,其中有一个青少年的朗诵,你们是否还记得他的名字——《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来,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节目。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在这份激昂与誓言中开启我们今天的课堂。
一、谈话导课,知晓背景
PPT出示: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少年中国说。
谈话:今天,我们青少年发自肺腑地许下誓言: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在120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学者、政治家用他的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地写下来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生读课题)
PPT出示:“说”:古代一种文体,可用于记叙、说明、议论。《爱莲说》《师说》《马说》
PPT出示:梁启超的画像,再出示简介。
师:结合课前预习时查阅资料的情况,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梁启超先生,如果预习不够深入的同学,也可以借助老师给你提供的资料。
二、介绍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时写的,他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呢?请大家先自读资料(二)
播放有关历史背景的视频:
过渡语:这段历史离我们比较久远了,而且这份资料的信息量比较大,估计有些同学还是不太明白,我们在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想必你对120年前的历史了解的更清楚,你也更读懂了梁启超先生的心。
观看完视频,此时此刻,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来表达一下你内心的感受。
三、初读感知
过渡:梁启超先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景写下了这篇长达3000多字的长文,今天我们只学习其中一部分,请大家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习第一段,感知中国少年之责任
PPT出示第一段,指名读。(评价:读得字正腔圆,流利。)请大家看课后第一题,请生读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是的,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朗读要求:不但正确流利还要连贯有气势。并且背诵。
细心的你们发现这段文字的特点了吗?(排比句)排比句就能增强气势,提高表达的效果。
PPT出示“故”变红色并放大,师导问:结合之前我们古文的学习,猜猜看“故”再次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到底是今天的什么责任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二句话。
PPT出示第一段第二句竖列排放的句子。大家齐读。PPT前半句变色后,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师追问:“则”在此时什么意思呢?大家试着用一个关联词把每个分句连起来说一下。(因为...所以...;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四个关联词四个角度,课文只用一个字连起来,“则”就相当于现代的哪个字?(“就”)
PPT出示改变三组句子中各自的顺序。师:这些句子句式相同,我们有时候也容易背颠倒,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句子的顺序,可否?
小组讨论:不要急于否定,我们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呢?(这可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道题,看看那个小组的同学是会深入思考的孩子。温馨提醒:大家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深入思考。)
PPT出示:智慧——富裕——强大——独立——自由——进步——欧洲——地球——,汇报交流。
PPT出示:先出示第一段,再留下关键字词: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欧洲——地球——,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后看着关键字词背诵(可见,他们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大家是否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顺序读出来。)
小结:师:课文的第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少年的责任之大。)
学习的二段,畅想少年中国之未来
自学第二段:
自学要求:课文的第二段又写了什么呢?这一段的生僻字比较多,不但难读也很难懂,请大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时借助书旁边的注释和老师提供的资料三试着理解一下。
PPT出示书上的插图:师:现在请大家用心看书上上下两幅插图,你想用文中的那两个词组来表示呢?
上下分别添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PPT出示第二组词:潜龙腾渊,麟爪飞扬。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组句子里读懂了什么?那种龙腾虎啸、雄鹰展翅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威武)
那我们试着读出这种威武来。(齐读)
PPT出示第二组词: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指名读,说说你怎么理解这组句子的?来,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富丽堂皇、光芒万丈的感觉。
同桌合作:文章的第二段都写了哪些像奇花、干将这样的事物呢?请大家圈起来,同桌两人合作交流:猜猜作者用这些事物来比喻什么?板书:少年中国
PPT出示竖列排放的第二段的句子,学生汇报交流时慢慢出现画圈。此时此刻他希望少年中国像什么?(指名轮流读)
师生对读,一人半句,来,来,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美好心愿。
PPT出示后三行,他希望少年中国,你读懂了什么?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让你想到了那个成语?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他希望少年中国,此时你还能用那个成语表达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美好愿望?(前程似锦、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这些都是作者心目中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
板书:光辉
配乐朗读二三小节:师:梁启超先生巧妙的运用比喻也就是象征的手法写出了他心目中少年中国之雄气,之威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少年中国的威武与辉煌。
PPT出示第三段,音乐延续。师引读第三段。
PPT出示第一句话。师:我们少年中国要有光辉的前景,一个“故”字把肩负责任的中国少年和具有光辉前景的少年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齐读第一句,师板书:故,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下节课我们再细细研究。
配乐朗读全诗,现在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再次感悟一下梁启超先生当年的那份豪情和爱国情怀。能背的同学试着背一下,背不过的可以拿起书读。
四、作业设计
诵读并背诵全文;
可以找来全文,试着读一读,看你还有哪些更加深入的感受;
搜集资料:百年来,在强国梦的激励下,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志士,有卓越贡献的人,请你搜集他们的资料学习学习,下节课我们深入交流。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
中国少年 — ?—少年中国
责任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