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2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2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26 18: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人 教 版 高 中 美 术 鉴 赏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CONTENT


形式
内容
题材
主题
情境
线条
色彩
材质
空间
学会赏析?
在一幅美术作品面前,我们首先会感受到线条、色彩、材质,空间等形式要素,它们构造出的视觉秩序让我们产生了第一层审美体验。然后,我们会看到形式要素塑造的形象和场景,比如人物、花鸟、山川、河流等等。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还能读懂作品中讲述的故事,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再进一步,如果能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社会背景、同类作品的历史脉络,我们还能够对作品的来龙去脉。立意宗旨、历史地位做出判断。至此,我们对美术作品才能进行了较完整的鉴赏。
线条
线条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元素,它是点的运动轨迹,在绘画中的实线来自笔迹的游走,即便没有画出实线,运动的方向、目光的指引也可以让观者在心中感受到线条的存在。
赵孟頫《二羊图》
线条最直接的作用是勾勒形状,暗示材质。
中国画擅长单纯用线来表示形面与体积
郑板桥《荆棘丛兰图卷》
局部
线条也能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物关系的作用,尽管有些线条并不显著。却能辅助我们理解两面,营造出丰富的意趣。
李嵩《市担婴戏图》南宋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作品画作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作品充分运用了线条的装饰性,把画面的装饰美发挥到了极致。画家运用了大量长线条表现出仙人的飘逸之感,巧妙运用长短对比、疏密对比的手法,使得人物与人物彼此联系又区别开来,用线条来营造出画面处与空白处的对比。
梵·高《戴草帽的自画像》 荷兰
常用排列紧密而不连贯的短线,表达强烈的情感。画面中的笔触多来点彩派,技法上较为简单,是一笔一笔按层次画上去的,没有特别高深的油画手法。但由于梵高独特的长半笔的线条画法,和厚油彩画法以及他的色彩感受能力,表达出了此幅画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色彩
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无限丰富的视觉效果。
《生活的快乐》 马蒂斯
野兽派善用高纯度的色彩,施色主观大胆,凸显视觉刺激
《静物》 莫兰迪
《捣练图局部》 张萱
作品绘制于绢上,色彩多使用矿物研磨颜料。在绢上使用矿物重彩,如石青、石绿时往往使色厚而浮于表面,画者一般使用湿的生宣纸或棉花搓捻成小团,慢慢把颜色“墩”入绢丝纹理之中,多次反复操作,使画面色彩鲜艳,更加平面化,薄而厚重。这是绢本作画的优点,也是如今大多传世工笔画多绘于绢上的原因之一。
《枇杷山鸟图》 林椿
材质
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需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金铜、泥石,建筑需利用夯土,木架,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而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金属坚硬面有光泽,棉布柔软而轻...艺术家在创作中会通过唯琢、打磨、编织、铸造等多种手段,来追求某种材质效果。
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空间中的鸟》
用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青铜制造出一个流线型的形状,虽没有鸟的翅膀,却表现出了飞翔的速度感。
北宋 崔白《双喜图》
材质表现极为精细,古树盘根错节,树结与树杈转折处的质感以墨线对折变化勾出。
在我们日常的视觉世界中,人物都是在三维空间中活动,物品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安放。对于二维艺术而言,空间则是虚构的,是用多种手段对真实空间的模拟。雕塑是空间性的美术,体块与空间构成正负关系,共同塑造出雕塑的品格。
空间
滑田有雕塑 《轰炸》
造型浑厚简练,母子三人相依,连接为紧密的整体。下半部两个相似的斜向空间强化了疾走的动势,右上方的留白则暗示出危险的临近,谊染出逃亡时刻的紧张气氛。
拉斐尔 《圣母的婚礼》
画面的对称性,与背景建筑物后的两边小山丘对称呼应,增加前后空间的层次感。
整个画面呈正三角形的稳固态,场面的宏大、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
郭熙 《早春图》
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
整体采用了S型构图的布局,整幅画面呈现出弯曲向上的曲线,具有很好的纵深感。
(一)题材
内容
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取材范围,我们经常以此来划分作品的种类。每类题材都存有共性,反映了特定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主题
主题是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品的一切元素与细节均为主题服务。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大卫
《血衣》王式廓
该画作主题是表现土改时期的对敌斗争。画面一切人物都直接、间接地和这个中心作者所希望展示给观众的主题。
情境
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新的视觉经验。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我们对一些作品的内容与宗旨并不能全然了解。要想全面地鉴赏一件美术作品,准确体认作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充分了解创作的情境,包括社会和文化情境,以及创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背景信息。
美术鉴赏的步骤可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描述是用语言陈述作品的基本内容;
分析是解读作品的形式要素,并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辨析这件作品的特点;
解释是对美术家为何选择这样的形式与内容来表达主题形成表述;
评价是对作品的价值做出自己的判定。
《呐喊》蒙克
画作,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1935年, 李桦创作了《怒吼吧!中国》,用刻刀表现一个双眼被蒙、四肢被绑却挣扎着拾刀奋起的男人,这个形象是民族的危难象征,预示着怒吼而抗争的必然选择,这里的呐喊就不仅仅是个人心境的表达了。
小结
美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是作品的形式要素,题材、主题、情境是作品的内容要素。创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与内容的选择与组成也会有差异,这就造就了个人,时代与地域的美术特征。中西美术的整体特征不同,对作品的鉴赏角度也有所分别;不同时代政治氛围,文化风气、审美习俗不尽相同,催生出的美术作品也各具特色。因此,除了对形式要素的敏感外,鉴赏者还需具备扎实的人文知识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如此,才能看得深、看得准、不狭隘。
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课后作业
提前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查阅资料,仔细分析康斯太布尔的作品《干草车》中的空间、色彩、构图,并解读该画作。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