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课件使用
1.课件是个人自用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好40分钟的课堂,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2.使用时要进行多拓展、多设问,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结合音乐要素,多让学生用音乐要素来分析、鉴赏音乐
4.看、听、赏、思相结合来解题
5.本课件是按课本的章节目录来复习,复习完后再按版块复习。
6.因课件刚制作好,在使用中如有错误或好的建议记得给我信息QQ:234256296
7.音频全部嵌入在PPT中,请用office2013以上版本、或新版的wps来播放
8.题型为听辨题选择题、非听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接题、问答题、拓展等
重点关注
关键词 目录
每节课作品介绍
作品鉴赏
知识点:
古琴 中国古代歌曲
广陵散
流水
阳关三叠
扬州慢
第十七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十八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请听音乐片段,主旋律演奏的乐器是( )。
A.古筝 B.杨琴 C.琵琶 D.古琴
√
2.( )描写的是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乐曲曲调优美,变化丰富,是具有叙事性的大型琴曲。全曲共四十五段,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变化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A.广陵散 B.十面埋伏 C.流水
√
关键词:广陵散 流水 古琴
3.请听音乐片段,主奏乐器是( )。
A.古筝 B.杨琴 C.琵琶 D.古琴
4. ( )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传战国时(公元前3世纪)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为此曲。谱源于《神奇秘谱》,经清代琴家加工,刊于《天闻阁琴谱》。
A.广陵散 B.十面埋伏 C.流水
√
√
5. ( )全曲共四十五段,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变化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它作为我国现存的古老琴曲,以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为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文明提供了闻之有声的实例。
6. ( )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A.广陵散 B.十面埋伏 C.流水
√
√
A.广陵散 B.十面埋伏 C.流水
黄河
作品鉴赏
祖国歌
第十九节:学堂乐歌
第二十节:人民音乐家
春游
西风的话
问
金蛇狂舞
黄河大合唱
知识点:
聂耳 冼星海
知识点:
学堂乐歌 现代音乐代表人物
A.西风的话 B.祖国歌 C.问 D.春游
9.请听歌曲片段,判断歌曲名称( )。
√
A.沈心工 B.李叔同 C.萧友梅 D.黄自
10.歌曲的曲作者是( )。
√
11. 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
12.这些歌曲多以 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
简谱
15.( )是作曲家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14.请听音乐片段,判断乐曲名称( )。
A.春节序曲 B.金蛇狂舞 C.娱乐升平 D.御风万里
√
A.春节序曲 B.金蛇狂舞 C.娱乐升平 D.御风万里
√
16.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聂耳 C.彭修文 D.郭文景
√
17.( )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1939 年 4 月 13日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它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歌曲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
A.黄河大合唱 B.在太行山上 C.我和我的祖国 D.祖国颂
18.词、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聂耳 C.光未然 D.田汉
√
√
√
21.简答题:《黄河大合唱》及其意境。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当时,冼星海仅用了6天时间,就谱出了全曲。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血战湘江
作品鉴赏
忆秦娥·娄山关
光荣与梦想
春天的故事
第二十一节:峥嵘岁月
群众歌曲 艺术歌曲
第二十二节:共筑中国梦
御风万里
你是这样的人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A.血战湘江 B.你是这样的人
C.光荣与梦想 D.忆秦娥·娄山关
1.请听音乐片段,判断音乐的名称( )。
√
2. 大型交响套曲《长征》第二乐章《血战湘江》通过音乐的( )、( )、( )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景,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节奏
变换的节拍
尖锐的音响
A.我和我的祖国 B.祝酒歌 C.祖国颂 D.忆秦娥·娄山关
√
3.请听歌曲片段,判断歌曲名称( )。
4. 毛泽东诗词( )作于1935 年 2 月。1935 年 1月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回贵州攻打黔军,抢占娄山关,歼敌两个师,取得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
A.我和我的祖国 B.祝酒歌 C.祖国颂 D.忆秦娥·娄山关
√
群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表达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集体齐唱。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
艺术歌曲 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当时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名人名作、专业的钢琴伴奏、专业的演唱等)
21.简答题:根据峥嵘岁月中的《血战湘江》-《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三首音乐所表现的艺术形式、艺术效果。
勃兰登堡协奏曲
作品鉴赏
第二十三节:巴赫
(第二分曲)
知识点:
十二平均律 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
6.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与复调首乐相对应的力一种多声音乐是主调音乐,主调音乐中的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王要旋伴线,具他严部是和声性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下列哪个图是复调音乐( )。
√
A.
B.
巴 赫 将复调的各种技法和大小调和声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被称为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
十二平均律 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波长之比完全相等。
十二平均律是由中国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发现。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序曲——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作品鉴赏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
第二十四节:莫扎特
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古典音乐 奏鸣曲 奏鸣曲式 交响曲
A.菩提树 B.星星索 C.欢乐颂 D.保卫黄河
1. 哼唱下列旋律,选择正确的曲名( )。
√
2.作品的作者是( )
A.舒伯特 B.聂耳 C.贝多芬 D.冼星海
√
A.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B.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
C.李斯特、莫扎特、贝多芬 D.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 “维也纳古典乐派” 三大音乐巨匠分别是( )。
√
6.( )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其使命在于综合地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序曲
7.( )是一首妙趣横生的作品,它概括了普通平民的性格特征,烘托了喜剧中胜利的欢乐气氛。从中不难看到费加罗机警、幽默的形象和苏珊娜聪慧、美丽的倩影。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奏鸣曲、奏鸣曲式与交响曲
奏鸣曲 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其典型结构为:第一乐章,快速,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速,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简单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三部曲式;第四乐章,快速或急速,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
奏鸣曲式 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是欧洲18 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的,所以在奏鸣曲(套曲)中的奏鸣曲式乐章,常被称为快板乐章。关于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可以这样理解:呈示部好像是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再现部则统一认识,做初步的结论;尾声是总结。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适合用来表现复杂的、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式常用在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管弦乐序曲与交响诗中。
交响曲 是按照奏鸣曲式原则创作的一种管弦乐套曲。交响曲具有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而音色对比鲜明等特色。
拓展与探究
1.下列哪个乐器是有着“印度小提琴”之称萨朗吉( )。
拓展与探究
2.下列哪个作曲家与其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西贝柳斯——《幻想交响曲》
B. 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C. 贝多芬——《悲怆交响曲》
D. 德彪西——《合唱交响曲》
√
拓展与探究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爵士乐常用乐器的是( )。
A.长号、小号 B.单簧管、爵士鼓
C.古筝、竹笛 D.倍大提琴
√
拓展与探究
4.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净行是男性人物 B.生行是女性人物
C.旦行是女性人物 D.丑行是反派人物或者诙谐、滑稽的人物
√
拓展与探究
5.作曲家聂耳是中国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以下那首歌曲是聂耳的作品
( )。
A.保卫黄河 B.义勇军进行曲
C.幸福歌 D.祖国颂
√
拓展与探究
6.以下不属于聂耳创作的作品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铁蹄下的歌女
C.黄河大合唱 D.卖报歌
√
拓展与探究
8.呼麦是哪个民族特有的民间唱法( )。
A.维吾尔族 B.汉族
C.蒙古族 D.藏族
√
拓展与探究
10.奏鸣曲式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
A.呈示部 B.展开部 C.连接部 D.再现部
11.下列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莫扎特 B.巴赫 C.贝多芬 D.舒伯特
√
√
√
√
12.“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它以德国诗人歌德的《欢乐颂》作为歌词。
( )
13.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基本要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