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光的折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光的折射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26 10: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4.4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能根据探究学习的成果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严瑾治学的良好品德。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是光的反射的后续课程,又是后面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对折射现象进行分析,可以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还需要直观现象和生活经验来支持,因此我在实验设计上下了功夫,课堂上通过有趣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五】教学准备
激光笔、方形的玻璃水槽、薄玻璃板、水、牛奶、烧杯、筷子、香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min)
同学们已经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在介质的表面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回答:折射)
同学们认识折射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光的折射。(板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
播放图片:
1. 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了;
2. 玻璃砖后的笔看起来错位了。
……
这些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有趣现象。这节课,我们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
(二)进行新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需要达到以下目标:(2min)(学生阅读)
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一、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我们知道光射向不透明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也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那么,光(斜)射向透明物体的表面会发生折射。光的折射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例如当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怎样?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个实验。
(简单介绍实验装置及处理方法,让学生认识在干净的空气、清澈的水中很难看清光路,通过简单处理,就能够清晰地呈现光路。所以,同学们设计实验时,要尝试通过一些技巧性地处理,帮助我们达到实验目的,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1: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
(器材:方型的玻璃水缸、水、牛奶、薄玻璃板、激光笔、香、打火机、扁平带盖子的小酒瓶等)
水缸内盛一半水,倒入少量牛奶,搅拌均匀,点燃香往水缸内注入烟雾,当烟雾充满水缸后盖上玻璃板。
①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垂直入射到水缸内,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光垂直入射介质表面,传播方向不变。)
②逐渐改变激光的方向,使激光斜射入水槽内,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光斜射到介质表面,会发生折射。)
③逐渐改变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以及折射角的变化情况。(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注意光源的方向,左、右方向都演示,更全面。)
学生根据整个实验现象自主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部分。(5min)
完成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你看到的折射现象有什么规律?可根据导学案中的提示总结。选2个小组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垂直入射、斜射),先通过光路图认识折射的基本概念,再分析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参考导学案):
①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小组代表总结规律,可不断补充完善。)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并总结出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那么反过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是否仍遵循同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完善本次实验探究过程。
演示实验2:让激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完成《导学案》的“互动探究1”。
(选小组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分析本次实验的折射规律)
如果我们把水换成玻璃砖,让激光分别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是否仍遵循此规律呢?我们来看实验图片,注意两次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以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通过空气和水及空气和玻璃的折射实验对比,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总之,不管是入射光线还是折射光线,空气中的是大角。(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完善。)
我们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那么折射现象也如此吗?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实验视频,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到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给学生3min的实践完善导学案中已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学习了光的折射,生活和自然中的很多有关现象就能够解释清楚。如:(参考导学案)
1.站在清澈的池水边,你看到的池底比实际的深还是浅?
演示实验(池水变浅):水槽中的筷子,进入水中的长度看起来很短,可一旦取出发现很长。
这也就说明,池水看起来浅,可实际上却很深。因此,不会游泳的人不能被看到的假象迷惑而贸然下去。
2.演示实验(硬币上升):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慢慢远离碗,直到恰好看不见硬币;另一个人慢慢向杯中加水,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3.人潜在清澈的池水里,看到岸上的树木比实际的高还是低?为什么?
请同学们通过作图分析上述现象,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知识点二”与“合作探究2”中的相关问题。
教师可先以实验1为例,画出池水变浅的光路图,教会学生作图的方法,再让学生完成2、3现象中的光路图。(学生代表2人上台演板作图)
水池变浅: 硬币上升、渔夫叉鱼: 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木:
选小组代表在黑板上画出相关折射光路图,展示探究成果。引导学生总结:
无论是岸上的人看水中的物体还是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都是实际物体的虚像,且虚像的位置在实际物体的上方。
引导学生回忆:
①教材中提到的事例:有经验的渔夫用叉子去叉水中的鱼,应用瞄准哪个方向?
②同学们课前有没有注意到,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了,是往哪个方向“折”的?
并总结上述两个例子的光路图与池水变浅、硬币上升一样,都可用一个图表示。
三、导学测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光的折射规律,并解释了一些相关现象,同学们是否达到学习目标了?下面,我们通过“导学测评”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请完成“导学测评的”第1-6题。(5min)
同学们完成的很好。
四、课后拓展:
同学们见过“海市蜃楼”吗?(展示图片)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阅读教材P83的“科学世界”,认识海市蜃楼的成因。
雨后的彩虹也非常美丽壮观,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希望同学们把学习带出课堂,用知识武装头脑,帮助我们更加理性的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
另外,请完成“导学测评”能力题部分。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有效结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重视合作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前,我对实验设计环节进行了处理,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每个演示实验都拍摄了实验视频。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