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3.7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3.7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26 14:4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年 级:高一
学 科:美术(湘美版)
1 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
3 美术作品表现的和平概念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2 美术作品流露出来的对战争的态度
观看视频,思考:
1.这组雕塑作品描绘了什么画面?
2.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
吴为山《家破人亡》雕塑
这是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2005-2007年间创作、落成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雕塑真实再现了大屠杀中“家破人亡”的惨烈场景,呈现了手无寸铁的平民的悲惨遭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让当下的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和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作为战争的建筑、遗址、工具等等,如:
战争在美术作品留下的痕迹
建筑类
雕塑类
思考:长城在古代的功能是什么?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是为了抵御外族侵略,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目前长城已成为旅游景点之一,作为战争的产物,在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现在已不再是军事意义上的堡垒,而是我们历史的见证者。
秦始皇陵兵马俑
没有秦兵强悍的战斗力就没有如此威武雄壮、排山倒海的秦兵马俑。
对比兵马俑与古希腊雕塑,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古希腊雕塑主要以理想的人体作为参照对象进行描摹,对人体比例很推崇。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在于讲究整体性和突出人的神态,以现实的人作为参照对象,适当照顾人的性格特点,不追求理想化的人体比例。
战争引起社会的动荡,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破坏了艺术家的创作环境,造成了艺术家精神上的矛盾冲突,促使艺术家反思战争,从而创造出许多感人的作品。
美术作品流露出来的对战争的态度
1:这件作品的绘画形式是什么?
2:你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3: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4:这件作品名称和战争有关,画面中有直接描写战争吗?
《内战的预言》 萨尔瓦多 达利
《内战的预言》创作于西班牙内乱之前,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以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源泉,然后再以写实的手法加以描绘,最终呈现出荒诞离奇的画面。将人物的肢体分解,然后重新组合,拼凑成一个巨大的残缺的身体,残缺的身体和痛苦不堪的表情,象征着战乱中受难的群众,画面气氛萧条压抑,强烈的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
《内战的预言》 萨尔瓦多 达利
《格尔尼卡》 毕加索
观看视频,观察作品里的各个形象有什么特点
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
这位母亲怀里抱着的是谁?她的表情怎么样?
马的嘴里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奔跑的人营造了什么氛围?
仰天呼喊的人在发出怎样的声音?
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断剑旁的鲜花,又象征了什么?
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灯的造型怎么样?在这里象征什么?
画面充斥着叙事符号,它们的象征意义画家本人从未给过任何解释,毕加索将无限的想象与解释空间留给了观者,让你得以直面那场惨绝人寰的人祸,历史画作《格尔尼卡》因此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战争恐怖之象征。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人们不希望发生战争,艺术家在反思着战争,也在祈祷着世界和平。
美术作品表现和平的概念
《免胄图》 李公麟
《布达雷的投降》 委拉斯凯兹
欣赏两件以“投降”为主题的作品:
1.《免胄图》描绘的是历史中的哪一个事件
2.画家为什么选择这一个场面来描绘
李公麟创作此画在当时有一定现实意义,在社会动荡的情形下,如郭子仪这般的英雄人物必将出现,扫平夏、辽,使之臣服,根绝边患。《免胄图》正表达了画家的这种向往和平的愿望。
《布达雷的投降》 委拉斯凯兹
通过画面,你能看出战胜方和战败方吗?
画中胜败双方的气氛表现得并不明显,左边是战败的一方,他们的枪支稀少凌乱,右边是战胜的一方,他们的枪支整齐而稠密。人物中除了双方的指挥者他们身后的将士让人感觉不出明显的胜败情绪,反而气氛显得非常和平。此外,作为背景的战场也不是非常惨烈,只有一些将要散去的硝烟。
《布达雷的投降》 委拉斯凯兹
《免胄图》 李公麟
《布达雷的投降》 委拉斯凯兹
表达了画家对和平的一种向往
思考与交流:比较以上两件表现“投降”的作品,画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场面来描绘
照片拍摄在对日作战胜利时的纽约时代广场,一个海军士兵在激情地吻一位护士,来庆祝二战的胜利,照片被刊于《生活》周刊上,成为了和平到来之际轻松而欢娱的象征。
《对日作战胜利日在时代广场》
艾尔弗雷德·艾森施达特摄
《我们要和平》 李平凡
版画 套色木刻
整幅作品在蓝色的背景下烘托出三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间的亲密友好,小女孩手捧一只洁白的鸽子,寄托了画家祈求世界和平的心愿。
画家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和平的祈祷,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但是都表达了艺术家们对和平的祈愿和向往。
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采用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张以“呼唤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的插画作品。
学习任务
虽然战争无法避免,但是人们仍在不断的努力防止战争,从古到今的表现战争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只是再现战争,而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呼唤,艺术家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但是和平仅靠呼吁是不够的,我们唯有建设起富强民主的国家,才能保持长久和平,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学习,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结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