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课件(共29张PPT)--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5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_课件(共29张PPT)--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6 11:3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三单元
高考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二
目录
第三十四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三十五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三十六讲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三十五讲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发展
时空定位
主干梳理
18世纪 1785
60年代 年
19 1824 1844 1847 1848
世纪初 年 年 年 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汽船、火车问世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新合谐公社”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9世纪 1867 1871 1876 20世纪初
中后期 年 年 年
英国
完成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
贝尔
试用电话
《资本论》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
加入
“正义者同盟”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情分析
课程标准 考题 备考分析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2.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3.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2. 全国甲卷. 16 无产阶级革命 2021.河北卷.14 工人阶级 与马克思主义宣传 2020. 全国Ⅰ卷.34 巴黎公社;工业革命 2020.7月浙江卷.18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021. 全国甲卷. 33 巴黎公社 政权性质 题型:
高频考点:
备考策略:
Contents
目录
一、社会主义理想的萌芽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理想的追寻
三、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

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
柏拉图“理想国”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老百姓的利益”
孔子“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陶渊明“桃花源”
“怡然有余乐,
于何劳智慧”
1. “理想国”
古代:
托马斯·莫尔(约1478—1535年)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1516年)
莫尔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圈地运动
这一历史事件对民众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众失去土地,生活悲惨
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按需分配,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悲惨的现实生发美好的理想!
16世纪
近代:
工业革命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济危机
工人处境恶化
阶级结构的变化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对立
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阶级条件)
(根本原因)
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近代史》
2. 社会主义理想的萌发
材料二: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 ——马克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分裂的世界催生执着的追寻!
傅立叶(1768—1830)
圣西门(1760—1825)
欧文(1771—1858)
憧憬:建立“新和谐公社”
途径:自己出资。用说服的方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憧憬: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
途径:等待有钱人投资。
憧憬: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途径:劝说人们捐款。寄希望拿破仑、罗马教皇 、路易十八。
1824年,欧文在美国的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空想社会主义
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从要求经济权益,到争取政治权利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
1844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1831和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反对私有制社会
推翻富人政权,
争取民主共和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失 败
为何此时欧洲各地工人敢于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工业革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工人阶级的觉醒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
费尔巴哈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
1818
1835
1842 1845 1846 1847 1848
马克思出生
为人类而工作
︽共产党宣言︾
加入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英国考察
︽莱茵报︾工作
这些工人工资几乎总是只够勉强糊口……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地不好,保养地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对健康有害……衣服一般也是最糟糕的……食物一般都很差,往往几乎不能入口。
——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至1845年
共产主义者者同盟
马、恩在《新莱茵报》编辑部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可能性:
②阶级基础:
①经济基础:
④思想基础:
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觉醒并登上政治舞台
——三大思想来源
⑤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必要性:
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社会基础:
工人生活条件和政治生活有限;
严重的贫富分化使阶级矛盾激化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这是《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 和 马克思所写草稿仅存的一页。
空想
科学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全文仅一万四千多字,至今它已经被翻译为二百多种语言、有三百多个版本,出版了一千多次,那么共产党宣言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1920年陈望道 与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
……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提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揭露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弊端
①科学社会主义
1867年第一卷出版
倾其40年心血揭示了资本增殖逻辑的一个秘密:
劳动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却没有得到富裕生活?
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产阶级不付出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的一般形式。(参见《纲要》下P65 历史纵横)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
1848
《共产党宣言》
投身1848年革命
1864
“第一国际”
1867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3·18
巴黎工人武装起义
巴黎公社成立
3·28
5.28
失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画面
理论
实践
名称
领导机构
实际领导人
指导思想
性质
意义
国际工人协会
临时中央委员会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1)原因:
(2)时间:
(3)措施:
(5)影响:
根本原因:普法战争爆发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1871年3月——5月28日
措施 内容 原则
政权 建设 除旧

布新
经济政策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
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代替旧军队和旧警察;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
人民主权
人民公仆
保护无产阶级利益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8世纪 1785
60年代 年
19 1824 1844 1847 1848
世纪初 年 年 年 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汽船、火车问世
“新合谐公社”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9世纪 1867 1871 1876 20世纪初
中后期 年 年 年
英国
完成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
贝尔
试用电话
《资本论》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
加入
“正义者同盟”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阶段特征
一条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程: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
高考研析
【答案】B
【答案】A
(2021年1月浙江 21). 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
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21.河北卷.14).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答案】B
(2020. 全国Ⅰ卷.34).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
(2020.7月浙江卷.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2020.江苏卷.16).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 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2021.6.浙江卷.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