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渴、喝”4个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理解角色情感并读好感叹句和疑问句。
3.知道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理解角色情感并读好感叹句和疑问句。
2.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我们的好朋友青蛙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手拿青蛙玩偶打招呼),它现在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等生字出来后,请大家依次读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青蛙一步步过河啦)
2.还记得它们在哪里吗?谁来贴一贴它们在这口井的位置?
二、研读交流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组对话。
小鸟为什么会口渴找水喝 2.“飞了一百多里”是多远呢 (老师把“里”这个陌生的长度单位换成你们熟悉的“米”,一百里等5万米,咱学校操场红色跑道一圈是300米,相当于跑166圈。)把“一百多里”放到句子中读一读,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读出重音,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天的大。
2.老师听到你这个字“哪”读的很准确,是个儿化音(哪儿)。这个字在课文中还出现过,大家快快找一找,读。
大家发现了吗?句末“呀”和“哪”都读作轻声,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语气词”。
谁能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为什么读的这么好
感叹句 感叹号 读出感叹的语气
总结:瞧,读出感叹的语气,语调上扬,问的语气就读出来了。
3.句子读好了,这里有一对双胞胎在向我们招手呢!(出示“渴”“喝”,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识记方法。总结“口渴需要水,喝水需要口”。) 填句子
(指导书写“渴”和“喝”)跟着老师一起说:“口渴需要水,水在左半边。曰字右上方,框紧跟上,一人坐中央。”你能试着说一说“喝”吗
词语读准了,句子也能读好了,现在读课文一定非常流利了。接下来,请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你读第一段给他听,他读第二段给你听。
4.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组对话。
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信吗?所以青蛙说小鸟再说【大话】。说起“大话”,我昨天听了个绕口令,有两只蛐蛐在吹大气,大蛐蛐说昨儿个它吃了两只花不棱登的大老虎,小蛐蛐说今儿个它吃了两只灰不溜秋的大毛驴。你们信吗 这种做不到的夸张的话我们就叫“大话”。你还听过其他大话吗 你说过大话吗?
听到这样的大话我们肯定得劝阻:“朋友,别说大话了!”把这种语气带到青蛙的话里读读试试。
青蛙觉得天多大 它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跟着青蛙看看。
请你跟我这样做,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放到你的眼睛上,抬头向上看,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怪不得青蛙眼中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井口那么大)能不能把你的发现用这样的句式说出来 因为我们的视线被课本挡住了,所以我们只看到了手掌大小的天花板。
因为青蛙____,所以____。(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没出过来,所以以为天只有井口大;小鸟因为飞过很多地方,所以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原来,青蛙所处的位置低,眼界是有限的,看不到那么多东西。所以小鸟跟它争论--生接读。
“大得很哪”可以换成句子中的哪个词来说 (无边无际)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界的意思。
谁能用声音读出天的大
看来飞得高视野就会开阔。天真的像小鸟说的那样,无边无际!
5.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组对话。
(1)青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吗 它为什么笑了 它是多么的自以为是、愚蠢啊!让我们来读一读。
(2)小鸟为什么笑了 小鸟见多识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看法,让我们来读一读。
(3)我发现同学们的表情做得特别到位,体会到了角色的感情,所以读得这么好!(出示“关注表情”卡片)
(4)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那就让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会看到什么 (同桌讨论)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一望无际的蓝天,他一下子惊呆了,于是对小鸟说:“我真的弄错了,天真的是无比无际”小鸟说:“是啊,你到处去看看,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
(5)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现在它们位置相同,看法就一样了。我们最近学习的一首古诗中有一句话,是形容人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带来了一句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角色朗读
在这一次次的对话中,我们“关注重音”“关注标点”“关注语气”“关注表情”,再现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场面。现在让你来扮演它们,你一定能读得特别出色。
1.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点评。
2.请同学们分角色跟着视频,给角色配音,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
四、拓展阅读
青蛙和小鸟同看一片天,说的天不一样。有几个人同摸一头大象,说的大象也不一样,到底怎么回事?请看成语故事——盲人摸象(生自读学习单内容 盲人摸象)
盲人同摸一头象,为什么说法不一样?(他们只把自己摸到的某一部分当做是大象的全体。所以,后来人们便用“盲人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五、总结延伸,群文阅读
青蛙总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不出去走走见见世面,所以才闹出天只有井口大的笑话,我们可不能像它一样做井底之蛙呀!只有多听多看、多学、多想才不会“坐井观天”,才能够“见多识广”。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课后请继续阅读这些成语故事,看看能为我们带来那些思考和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