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6 14: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4——6自然段的关键句子,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补充关键句和优美语句。
4.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同学们,欢迎回到“云游中国,宅家看美景”第五期海滨小城。
云游攻略:
1.找关键句
2.标关键词
3.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海滨,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每人说一点,两到三人回答。)
我们看到了(浩瀚的大海、白色和灰色的海鸥、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还有(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银光闪闪的鱼、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那里的日出是最特别的:(早晨......)
海滨的景色真美啊!那小城里又是什么样的呢?走,今天我们跟随导游深度游览海滨小城。(板书小城)
任务一:借助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的景色,然后圈画出来。
预设:作者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和街道。
师:是的.课文的确是描写了小城这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呢
预设:我是从第4-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发现的。
任务二:借助关键词,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事物特点)
二、借助关键句(词),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事物特点)
(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
师:同学们,这一段写的是小城庭院的景色,你们是从哪一句话中发现的
预设: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师:这句话写了庭院什么样的特点
预设:栽了很多树。(许多)
师:这句话概括了小城树多的特点,它是这段话的关键句。我们可以通过找关键句发现庭院的特点,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生画,师板贴“找关键句,发现特点”)
师:找到了关键句后,请同学们思考这一自然段的第2-4句是如何具体描写小城树多的特点的。请用波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三角形符号标出体现树多的词语。
预设1:许多
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除了课本上举例的这些树木,还有“棕榈树、枫香树、金钱松、红豆树、椿树。”的确,小城里亚热带树木种类很多。脑海里回想小城庭院里的许多树木,老师请同学再次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预设2:满街满院
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这句话哪个词语写出了树多?(指名读,小组读。)
预设3:热闹
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指名说感受。
(指名读)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那漫山遍野的凤凰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满树红花,开得那样热烈、慷慨。
生谈感受(再次指名读,女生齐读)
(围绕“许多”“满街满院”“热闹”“笼罩"等关键词交流庭院树多的特点,感受这是一座生机勃勃、绿树成荫的小城。配乐齐读第4自然段,感受庭院的风光)
师:刚才我们借助关键词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感受这是一座生机勃勃、绿树成荫得小城。
(师板贴:标关键词,体会特点。)
小导游汇报:请同学们带上我们的云游攻略,合作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体会公园景色的美不胜收、街道的干净整洁。
汇报时读,分组读。
任务三:迁移运用,在陌生文本中找寻关键句。
(出示港珠澳大桥的图片介绍港珠澳大桥)请“游客们"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任务。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 远远望去,它像一条巨龙静卧在海面上。桥上的钢塔像“定海神针”似的深深地扎入海底。车子驶入海底隧道,两旁灯火通明,犹如五彩缤纷的珠链(liàn)。港珠澳大桥真是又雄伟又美丽。
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关键句。你从中发现了港珠澳大桥的什么特点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三角形符号标出体现港珠澳大桥特点的词语。
师:这段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预设:“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
“港珠澳大桥真是又雄伟又美丽”。
三、总结:配乐读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四、作业设计:
必做: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海滨小城所描写的景象。
选做:
1.仿照课文4-6段,围绕关键句写一处身边的美景。
2.推荐阅读《中国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