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城邦的兴起

文档属性

名称 雅典城邦的兴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7 17: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梭伦改革》【设计思想】规范表达自主阅读立足文本1、文 本课前导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图表正 文 资料回放 阅读思考方式一:学生阅读相关文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方式二:教师紧扣“指导意见”的“学习要求”设计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解决问题。
方式三:师生在学习中,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方式四: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2、自主阅读3、规范表达表达是对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检测,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
(1)文字表达:
(2)语言表达
(3)表达须简洁规范,读薄文本
(4)表达须史论结合,挖掘文本例如模板:改革的基本概况(人物、时间、主要进程、结果);背景;结合内容进行评价;从中得到的认识(怎样的精神品质和态度、认识到改革的多样性、形成对各国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认同等。)第一,提供给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一般性“模板”(“学案结构要求”),并进行自主行学习。第二,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搭建探究互动平台。平台开发课程资源
(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
(培养能力)图片、史料、音像、实物
……知识性设问、情感性设问
……(1)左面两幅图反映了当时雅典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2)经济的发展对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起了什么作用?(3)雅典有哪些社会阶层?请你勾画当时雅典的多元社会格局。他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之间关系如何?示例1:看图分析雅典社会状况。 结合教材内容你认为他们在辩论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立场来阐明你的观点。改革前的辩论
示例2:分析各派代表的利益和政治主张,理解雅典社会矛盾尖锐。示例3:认识梭伦。(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梭伦的资料)梭伦(Solon)(1)由学生设计梭伦的简历表。(2)梭伦为什么由从商转向从政?是什么机缘把他推上了雅典的历史舞台?(1)雅典奴隶的身份有可能改变吗?(2)此后,雅典城邦的奴隶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古希腊奴隶市场示例4:理解“解负令”。 请按四个等级所担负的义务,指出图像中不同兵种分别由哪个等级来担任?各等级的权利又有哪些?示例5:理解财产等级制度。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言语,远方飘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及时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示例6:通过一组史料,对梭伦改革加深认识。材料二 梭伦改革后雅典公民的四个等级材料三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材料四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五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级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索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罗伯特《西方文明史》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调节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2)梭伦改革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3)结合材料三、四、五对梭伦改革进行评价。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对于那些想重新划分土地的人:/他们为劫夺而来,欲望无有止境,/每一个都向往获得无穷的财富,/而我,言语温存,暗里却心肠坚硬。/他们的幻想狂妄而终于落空;于是对我激起怒火,/瞪着眼睛看我,视我如仇——/错了:我应允之事,得天之助,都已完成,/至于其余,不能作无谓冒进;/用僭主力量希冀成功,我所不乐,/亦不愿让君子与小人在我们祖国竟然享有同等的一分沃土。”
“作恶以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
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
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教材第8页,资料回放梭伦《诗》
问题:阅读梭伦的诗篇,从中体味梭伦的个人品格?谈谈你对梭伦的评价。示例7:情感性问题设置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示例8: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思考。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