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7 17: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行路难》
李白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四光 (1889-1971)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先生的一生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探究一: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李光探究二: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造一流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海军,使中国不受外国的侮辱
探究二: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造一流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海军,使中国不受外国的侮辱
热爱祖国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人生道路有什么转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探究四:李四光先生是怎样实践他的诺言的?
他解决了有关工业的哪些重大问题?理论研究 实际运用《地质力学概论》
(60年代)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新理论“地质力学”创立经过: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1926)《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1945)《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1948)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打破了一个“洋神话”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论”打破了一个“洋神话”摘掉了“中国贫油论”的帽子 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又打破一个“洋神话”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 早在2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四光到过太行山麓、大同盆地,上庐山、黄山,先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1933年,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满怀信心地宣布:“长江流域在第四纪确有冰川遗迹存在……”李四光的新发现,震惊了世界。 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分断言:“中国南方太暖,而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第四纪冰川遗迹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李四光先生的一生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 1971年4月29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恩来学术地位:
人格魅力:
总体评价: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石油排名第一的是沙特阿拉伯,探明石油储量2599亿桶; 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探明石油储量1752亿桶;
排名第三的是伊朗,探明石油储量1376亿桶;
排名第四的是伊拉克,探明石油储量1150亿桶;
排名第五的是科威特,1015亿桶;
排名第六的是委内瑞拉,994亿桶;
排名第七的是阿联酋,978亿桶;
排名第八的是俄罗斯,600亿桶;
排名第九的是利比亚,443亿桶;
排名第十的是尼日利亚,372亿桶。 排名第十一是美国
排名第十二是中国近20年来,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表探究六 今天我们如何继承“光”的事业? 李四光的主要事业是为国家找石油等能源,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李四光的事业,尽快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呢?1、研发替代能源2、节约能源3、再找石油4、发展科技,培养更多的“李四光”随堂练习:1、杨帆同学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下列哪位是他的先辈和同行( )
A.李时珍 B.詹天佑 C.李四光 D.爱因斯坦
2、下列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学以致用”特点的是( )
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预测地震 D.修建京张铁路
3、对李四光留学日本期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学习造船技术 B.加入同盟会
C.受到孙中山的勉励 D.先后学习采矿、地质CDD
4、李四光日本留学期间选择造船专业的主要原因是 ( )
A.个人兴趣 B.孙中山的要求
C.清政府加强军事建设的需要 D.为国家不再受欺凌
5、李四光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
A.为地质力学奠基 B.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C.据地质学理论找到了一系列大油田 D.对地震的生 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Dc课后作业:
材料一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材料二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