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
一、单选题:本题25小题,共50分。
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
A.玉米、蝗虫、猫头鹰、鲫鱼属于陆生动物 B.鸡、鸭、鹅、猪属于家禽
C.鲫鱼、鸡、鹅、海蜇属于水生生物 D.小麦、高粱、玉米、水稻等属于粮食作物
3.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
C.防止产生气泡 D.防止损坏盖玻片
4.赵同学按照生物教材实验步骤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视野中呈现的细胞形态特征是( )
A.淡黄色、不规则的圆形 B.淡黄色、规则的圆形
C.透明、不规则的圆形 D.透明、规则的圆形
5.下面有关绿化校园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教学楼大厅可摆放一些常见的、喜阴的盆花和观叶植物
B.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在不同季节都有美丽风景
C.教学楼临窗可种植树形高大能降低噪音的乔木
D.环校绿化带可选择荫浓生长迅速、易栽易活、耐修剪的植物
6.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每种下一棵树,都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能进行( )
A.运输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7.在农村,水稻收割后,通常情况下保存稻谷的方法是( )
A.真空包装 B.干燥 C.冷冻 D.腌制
8.有些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海葵借助蟹的运动得以快速转移,可以得到氧气和食物,而蟹则借身上的“小花”掩护自己,同时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也是它们共同的防御武器。据此推测,海葵和蟹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捕食 D.寄生
9.秋日的灵翠山公园里菊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粉的、紫红的…..争奇斗艳。控制花瓣不同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下列哪种结构中( )
A.细胞质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核
10.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11.下列措施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
B.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大棚作物施农家肥,增加原料二氧化碳蚯蚓
1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甲中的③和④镜头组合进行观察,物像放大160倍
B.若物像不够清晰,此时应微调②细准焦螺旋
C.物像如图乙所示,其操作不当的步骤是盖盖玻片
D.将乙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1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蛇冬眠 B.潮涨潮落 C.蝌蚪长成青蛙 D.羊吃草
1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脐橙开花 B.雨后春笋 C.珊瑚成礁 D.麦穗拔节
15.图甲是显微镜结构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物镜较短,倍数较大
B.要将乙图的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往上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时可用⑤调节光线
D.乙图中黑色边的圈圈是气泡,其出现与盖盖玻片无关
16.下列植物的食用部分主要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
A.西红柿 B.花生 C.菜花 D.甘蔗
17.决定生物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湿度 B.温度 C.土壤类型 D.以上都是
18.高大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之所以能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蒸腾作用
19.下图是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③构成雄蕊
B.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传粉
C.我们所食用的部分⑦果皮是由⑤子房发育而来
D.⑧的数目是由⑥的数目决定的
20.小华在家水培水仙花,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1.《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映的食物链可表示为露水→蝉→螳螂→黄雀
B.螳螂和蝉在上述反映的食物链中分别属于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C.在上述反映的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树
D.黄雀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2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表面
C.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23.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它生物的影响,稻田里不仅生长水稻,也生长了杂草。水稻和杂草的关系起( )
A.竞争 B.捕食 C.合作 D.共生
24.下列有关显微镜结构功能与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镜与物镜有放大物像的功能,一般先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
B.不能拿着物镜转动转换器
C.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D.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均可以调节焦距,一般先调节粗准焦螺旋
25.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依靠孢子繁殖的是( )
A.满江红 B.椰子树 C.银杏 D.海带
二、综合题:50分
26.如图描述的是菜豆的一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B主要是由图A中______(填1个序号)发育而来的。
(2)从D~E过程中开花后必须经过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E果实是由D中的______发育形成的。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A中的②
B.图C中叶由图A中的①发育而来
C.D图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五颜六色的花瓣
D.据E图所示,图D的子房内有至少有5个胚珠
27.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图甲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乙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1)图甲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乙图中参与的结构有______。
(2)图甲中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乙中的______(填数字)。
(二)为了更全面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使______溶解,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a、c叶中其它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5)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是b叶片不变蓝,d叶片变蓝。根据本组实验,请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______。
(6)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
28.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要表示被子植物的一生,则四幅图的正确顺序是:丁→_________。
(2)丁图中_________(填序号)是植物体的幼体。乙图中的花发育为丙图中的果实必须经历的两个过程是_________。能够发育为丙图中①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3)甲图中,②是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以后干瘪的_________。
29.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走进了生物的微观世界。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图乙显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让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步骤更便捷。
(2)撕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丙所示。若将图丙中的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为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丁是观察草履虫时的视野,放置棉花纤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草履虫与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相比,不具有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壁”或“细胞核”)。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C 7.B 8.B 9.D 10.D 11.C 12.C 13.B 14.C 15.C 16.D 17.D 18.D 19.C 20.D 21.D 22.B 23.A 24.A 25.A26.(1)⑥
(2)传粉和受精
(3)子房
(4)D
27.(1)线粒体
(2)5、6##6、5
(3)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 叶绿素
(4)光和叶绿体
(5)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6)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8.(1)甲→乙→丙
(2) ⑥ 传粉和受精(顺序不可颠倒) ⑥
(3)子叶
29.(1)对光
(2) 上 ②
(3) 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便于观察 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