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古诗三首中
《题西林壁》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本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去体现教学时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过程中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热爱,从而继承并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是苏轼(苏东坡)游玩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苏轼正是我们眉山人,我们区就是东坡区,大家接触东坡的文化也多。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或事件要全面、实事求是,客观的分析。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有最基本的方法,即读—理—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才能理解透彻。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出来。
2、能够通过学习,说出古诗的意思。结合插图、注释等理解诗意,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B、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能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意思、想象古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背诵古诗,并能默写出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对已有的课件PPT进行审阅修改,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预习课文,对生字词进行查字典认读,收集我们东坡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三苏祠的正门照片
师:大家认识吗?有到这里去游玩过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这是“三苏祠”,请学生们谈谈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苏”,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今天我们就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2.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能背诵的学生进行展示。
二、进行新课的学习
(一)、出示《题西林壁》课件,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的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A、学生齐读,了解全班存在的问题。
B、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对个别学生不会的请会的学生教读。
题(tí) 侧(cè) 峰(fēnɡ) 庐(lú)山 缘(yuán)
C、请学生展示上面生字的书写顺序、笔画。
题:半包围结构。“是”的末笔捺长伸,拖住“页”。
峰:左右结构。左部“山”小而偏上,右部“丰”三横长短不一,中竖为悬针竖。
庐:半包围结构。“广”长撇伸展,与里面“户”的撇行。里面是户,不要写成“尸”
缘:右下边是“豕”,左下面不要多加一个“丶”。
D、所有学生在练习本上把生字词写两遍,并在多媒体上进行个别展示。
E、学生个别、分小组与全班再读《题西林壁》,加深对课文的感知。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并给古诗划分节奏。同时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感知古诗朗读的节奏、语气。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G、学生根据诗词分小组完成“我心中的美景”的绘画。在进行展示(5分钟左右)
(二)、介绍诗人和古诗的创作背景。
A、让学生说说我们眉山人了解的苏东坡。
B、教师: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对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豪放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团练副使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苏轼的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三)、师生共同探究《题西林壁》的意思
A、理解诗题。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西麓。山脚下。“题西林壁”就是“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目揭示了写诗的地点。
B、理解整首诗意。
(1)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品鉴诗句,进一步掌握诗歌的主旨。
(3)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①出示庐山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②用一个成语概括庐山的形态。(千姿百态)
③岭和峰有什么不同?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小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庐山的样子因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异,实际上赞美了庐山的雄奇壮观。读读这两句诗,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
(4)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缘”的意思。(因为、由于)
②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想到哪一组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
③细读这两句诗,说说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反而认不清它的真面
(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④从这两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要全面了解)
小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庐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但因为身处其中,无法窥其全貌。这两句诗蕴含哲思,启示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只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你们体会到了吗?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看你们能在诵读中悟出什么道理。
整首: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拓展延伸,文化积累。
A、在古代诗歌作品中,歌咏高山河川的比比皆是。在这之中,歌咏庐山的就有许多首。除了苏轼这首《题西林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还知道哪些诗人描写过庐山、赞叹过庐山?课下找一找,背诵并积累。
示例:①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②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
B、说说我们了解的东坡文化
① 我们有:四川眉山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我们举办了“眉山东坡文化节”,有东坡小学,东坡中学,三苏祠,东坡肘子……
②收集 苏东坡的其他诗词:《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三、作业练习,巩固提升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例,说说你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效果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写景 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