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课堂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课堂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26 12: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课堂练习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烧瓶中盛的是刚停止沸腾的水,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少量冷水,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这说明   降低时,液体的沸点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为了使过往船只能顺利从上游通过下游,水力发电站需要设置船闸,如图,船闸中水位能够调节是因为闸室分别和上、下游构成了   ,方便船只安全通过船闸。实验证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
3.抗击新冠疫情,除了注意日常有效防护外,积极大范围注射 疫苗才是根本。注射疫苗护士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   的作用把药液吸取上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   , 增大   ,以便更容易刺入人体。
4.如图所示,当地的大气压等于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换略粗一点的玻璃管(长度不变)重复实验,则管内、外水银柱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由图可知,此时的大气压等于   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银面),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将此装置从山脚搬到山顶,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6.如图所示,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中,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小明拿着该装置乘坐电梯从1楼到24楼,细玻璃导管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说明了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7.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钢笔吸墨水 B.活塞式抽水机
C.给篮球打气 D.吸盘式挂钩
8.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们的书包带扁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运动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
C.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用吸管能吸入饮料的原因是因为有大气压的作用
9.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10.巅峰使命,珠峰科考。2022年5月4日,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我国科考队员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并成功传回实时数据。有些设备仪器是易碎品,全程由科考队员背上去。下面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背负设备仪器登峰过程中,大气压增大,仪器的质量不变
B.在背负设备仪器登峰过程中,大气压减小,仪器的质量不变
C.在背负设备仪器登峰过程中,大气压增大,仪器的质量变大
D.在背负设备仪器登峰过程中,大气压减小,仪器的质量变大
11.“爱物理,爱生活”,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体现。下列对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利用荧光物质进行防伪,是因为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炒菜时,菜很快熟了,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菜的内能
D.高原地区不易用水煮熟食物,是由于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2.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
C.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
D.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
13.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80×105Pa,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A.可达100℃ B.可达117℃
C.可达121℃ D.取决于加热时间
14.小笛同学用吸管喝盒装牛奶,喝到最后,她又用力吸了几下,奶盒就扁了,此时使包装盒变扁的原因是(  )
A.大气压 B.包装盒的重力
C.手捏包装盒的力 D.人嘴的吸力
15.图所示两个使用吸盘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所挂钩码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一半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1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0mm,以下做法中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的是(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小明知道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也了解到海拔和气温会对空气的稀薄程度产生影响。小明猜想:干燥空气的密度可能与大气压和气温有关。于是查阅相关资料,汇总出了下表,请根据表中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气压/Pa 密度/(kg/m3) 温度/℃ 93300 96000 101000 104000
5 1.17 1.20 1.27 1.30
10 1.15 1.18 1.25 1.28
15 1.13 1.16 1.23 1.26
20 1.11 1.14 1.21 1.24
(1)当温度为5℃、气压为104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kg/m3;
(2)分析数据可知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气压的关系是:   ;
(3)通常情况下,某地区冬季的气压比夏季高,则该地区冬季干燥空气的密度   夏季干燥空气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实验结束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下图)来观察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当小明拿该装置从1楼爬到6楼时,管中液面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1.气压(液面上方气压);降低
2.连通器;变小
3.大气压;受力面积;压强
4.730;不变
5.76;不变;变小
6.大于;上升;减小
7-16. C B A B D B B A D D
17.(1)1.30 (2)气温一定时,气压越高,干燥空气的密度越大 (3)大于 (4)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