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区域认知:对比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人口迁移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人口迁移的图表和资料,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3.人地协调观: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区与迁出区的影响,树立趋利避害、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 4.地理实践力:结合统计图表或实例,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教材第10~12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3)分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4)主要类型: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2)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都有可能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思考1]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
答案:不一定。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二、国际人口迁移
结合教材第12~14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一类移民来自欧洲,他们是“新大陆”的殖民者;另一类移民来自非洲,他们是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的奴隶。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乱造成了大量难民,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迁入美国的人数也超过了欧洲。
[思考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受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属于政治因素移民吗
答案:不属于。政治因素移民主要由国界变动、国家分治和国家独立等引起,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受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应该属于文化教育因素移民。
三、我国人口迁移
结合教材第14~16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影响: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2)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战争、灾害等方面。
2.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阶段 特点 方向
20世纪80 年代以前 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较少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20世纪80 年代以来 人口流动日益活跃,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的人口迁移也有扩大的趋势。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向北美、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迁移
判断题
(1)小王高中毕业后每年外出务工,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
(2)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 ×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 × )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
(5)秦始皇迁徙大量豪富到咸阳,是由于自然原因。( × )
探究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提起哥哥你哎吆走西口,小妹妹我泪长流……”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内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思考]
(1)(区域认知)分析我国历史上“走西口”中人口的迁出地与迁入地分别是指哪里。
答案:迁出地主要是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迁入地是指内蒙古高原。
(2)(综合思维)我国历史上有“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迁移方式的移民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
答案:“走西口”“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因此“闯关东”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
(3)(综合思维)分析“走西口”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该地的经济发展。
1.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 居地的空间移动 居住地不变更的 空间移动
区别 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主要 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
(2)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从A1到B2、从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推力(或排斥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或吸引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迁出地 → 迁入地
推力因素 中间阻力 拉力因素
就业机会少 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等)、路途遥远等 就业机会多
自然灾害风险多, 收入不高 环境稳定,自然灾害少,收入高
医疗、教育条件差 医疗、教育条件好
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 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
公共设施差 公共设施好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差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
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好
环境恶化、土壤 贫瘠、气候恶劣 环境优美、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
3.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正确的理解可归纳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土地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 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生态移民”或“环境移民”
(2)经济因素(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具有比较强的组织性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社会 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引发人口迁移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做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的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的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回答(1)~(3)题:
(1)(区域认知)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综合思维)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综合思维)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思路点拨: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的指向及数字大小可知,南部地区人口净流入最多(210万人),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其迁出数量分别为135万、45万、30万。第(2)题,2010年相比1995年人口数量在增长;对比2010年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图,即可发现净流入的地区增加,比如西部地区;但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中西部并没有大量人口流入。第(3)题,对比两图人口迁移的方向,都是向南部迁移的最多,说明经济是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
答案:(1)B (2)C (3)A
探究二 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抢人大战”越演越烈,许多城市相继出台吸引人才落户的政策,部分城市甚至取消了落户限制,实施“零门槛”落户。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籍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下图是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思考]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 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 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地理实践力)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压力。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20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由已开发地区迁移到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移民潮)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流向和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变化大
迁出 地区 欧洲、非洲等“旧大陆”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迁入 地区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地区
原因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发现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地区的石油资源开发
人口迁移的影响
2.我国人口迁移
阶段 迁移方向 特点 原因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大批迁移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中华人民 共和国 成立到 20世纪 80年代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迁移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以行政导向为主,自发性迁移少 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②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20世纪 80年代 至今 从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东部迁移;向发达国家迁移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②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民工流”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特殊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民工流”的特点、类型及成因归纳如下: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方 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河南、江西、贵州、湖南、安徽等省区
主要迁入地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类 型 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的一系列政策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据此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2)(地理实践力)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思路点拨:第(1)题,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家庭收入提高,汽车的购买能力提高,故选A。第(2)题,春运期间,大量民工驾驶私家车返乡,会给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正确。春运期间,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生产成本相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
答案:(1)A (2)D
一、选择题
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观看足球赛。”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解析:B 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上海观看足球赛、洽谈业务、采购,居住地并没有发生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而乙是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2~3题:
姓名:王小莉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9月 籍贯:安徽 就业状况:就职于江苏某 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 现住地:美国休斯敦 (南部沿海)(退休后移入) 就业状况:退休
2.影响王小莉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 D.自然环境
3.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 B.宗教信仰
C.气候优越 D.水源充足
解析:2.A 3.C 第2题,从安徽到江苏是从内地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故影响王小莉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3题,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湿冷,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
下面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自然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4.C 5.B 第4题,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方向在“二战”前后有较大的改变,“二战”前由于东北工业区经济发展快,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吸引大量南部移民迁入,“二战”后由于西部、南部新兴工业的出现和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的恶化,导致人口开始向西部、南部迁移。第5题,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少、规模小,且多为有组织的迁移;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多由农村流向城市,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二、非选择题
6.下图示意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其中“+”“-”“0”分别表示居民改善生活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无关因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口迁移推拉力角度分析,图中“+”号表示 ,“-”号表示 。
(2)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优越气候、优质水源、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婚姻、家庭等因素,对任何人都可能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是 ,其中只能对部分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
解析:第(1)(2)题,对居民改善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因素分别是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读图可分析出,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大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而迁出地“-”号因素之和又小于迁入地“-”号因素之和,说明总体上迁出地更利于居民改善生活,更利于人口迁入,所以推测影响图示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气候等因素,可能是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第(3)题,所列因素中,优越气候和优质水源是对任何人都可能引起人口迁移的有利因素;婚姻主要影响年轻人口迁移,家庭主要影响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迁移,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主要影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青年人群迁移。
答案:(1)拉力 推力
(2)政策、婚姻、战争等因素。
(3)优越气候、优质水源 较好的文化教育设施、婚姻、家庭
基础达标训练
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 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解析:1.D 2.A 根据经纬网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境内,其中甲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丙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1题,图示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由经济比较落后的甲地向乙、丙两地迁移。第2题,图示人口迁移是由经济因素(收入差距)导致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3~4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4.近年来,叙利亚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3.C 4.D 第3题,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惠于国家政策和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大,经济收入也较高,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第4题,近年来,受叙利亚战争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外迁,以躲避战争的影响。
2021年5月13日,浙江省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据此回答5~6 题:
5.此次普查结果表明,浙江省人口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浙江省人口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迁入率高
C.人口基数较大 D.人口政策影响
6.分析浙江省人口年龄构成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数量在减少
B.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无变化
C.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D.学前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解析: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浙江省2021年总人口为64 567 588人,0~14岁、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和为20 754 465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约为三分之二,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因此人口迁入率高,B项正确;0~14岁的比例较小,自然增长率较低,A项错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反而慢,C项错误;材料未显示人口政策对人口增速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读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人口老龄化较突出,因此未来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机遇,C项正确;劳动力人口数量在增加,A项错误;0~14 岁人口比2010年增加0.24%,故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会增加,B项错误;增长比较小,因此学前教育规模不会迅速扩大,D项错误。故选C项。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纽约被称为“不夜城”,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虽然2020年纽约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但在疫情期间搬入纽约的人要高于搬出纽约的人。其中,逃离纽约的人倾向于迁往阳光地带或与之不远的费城。但不是所有人都要逃离这里,许多人在房价下跌的同时,笃定了未来的发展机遇,中西部年轻人被激励来到纽约。根据某时报报道,已有近700名购房者在曼哈顿签署了购房合同,其中一些人来自美国加州、中国和巴西。下图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人口迁移路线图。
(1)分别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人口迁出与迁入的原因。
(2)分析人口迁入对纽约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从人口迁出的推力和人口迁入的拉力两方面回答。迁出原因主要为纽约经济发达,生活压力大,疫情期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收入来源被切断;当地人口稠密,疫情严重,感染概率较大,因此大量人口迁出。迁入原因主要为纽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就业机会较多,医疗、教育、生活环境等条件更加优越,且疫情期间房价下跌,许多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第(2)题,人口迁入对纽约产生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有利影响:合理的人口迁移可以为迁入地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不合理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加剧各种城市问题的程度,如交通、治安、居住环境等,疫情时期的人口流动不利于防控。
答案:(1)迁出:疫情严重,躲避疫情;无法正常工作,大量人口失业;生活成本过高。迁入: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优越;疫情期间房价降低。
(2)有利:补充损失的劳动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不利:社会治安混乱;城市公共设施负担加重,可能会增加疫情控制难度。
能力提升训练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迁移
9.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解析:8.A 9.B 第8题,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的迁移,属于国际迁移。第9题,“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因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 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社会矛盾 B.减轻交通拥堵
C.加剧人口老龄化 D.加大环境的压力
解析:10.C 11.D 第10题,由材料“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可知,图示难民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①错误。由材料“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可知,图示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②④正确,③错误。第11题,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德国外来人口数量增加,由于文化、宗教等不同会增加社会矛盾,A项错误。大量人口涌入会增加交通拥堵和加大环境压力,B项错误,D项正确。能长距离由西亚、北非地区迁移到德国的大多是青壮年,不会加剧德国人口老龄化,C项错误。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据此回答 12~13 题:
12.“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
A.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
B.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C.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
D.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解析:12.A 13.B 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反向春运”是在过年期间年轻人不选择回乡探亲,而是将父母接到城里过年。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会受到城市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观念发生了转变,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保障,①③④正确。中西部的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且“反向春运”的费用一般由子女承担。第13题,“反向春运”减少了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四线城市的运输压力,同时提高了从三线、四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上座率,故其有利于铁路部门、航空部门等均衡配置运力,实现利润的增长,B项正确。水运在客运中的使用较少,A项错误。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过年,对时间的要求不高,更关注的是价钱,C项错误。提高春运票价不符合我国的民生要求,且春节前从三线、四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上座率较低,D项错误。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 14~15 题:
14.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15.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解析:14.D 15.C 第14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项正确。第15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所以A、D项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项错误;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项正确。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6~17题:
16.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该市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6.B 17.C 第16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多少;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第17题,人口大量迁入该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地矛盾;人口迁入该市,主要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该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密度也会变大,给城市带来压力。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18~19 题:
18.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核心区迁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迁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迁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迁向经济落后区域
19.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由亚洲迁往欧洲 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 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解析:18.C 19.B 第18题,根据文字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迁向核心区。第19题,图中所有箭头,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其他的洲际人口迁移在图示中没有体现。
20.读德国移民构成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可知,德国移民构成中,数量最多的国家是 ,其次为欧洲 部和 部的部分国家。
(2)从图乙可知,德国外来移民的空间分布 ,主要分布在德国的 。
(3)造成德国外来移民增多的主要原因有 。
(4)说明外来移民的增多对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2)题,要认真读图,明确图中移民的构成及各地区迁入比重。第(3)题,主要从德国经济发达,具有对人口迁入强大的吸引力方面回答。第(4)题,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节省了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
答案:(1)土耳其 东 南
(2)很不均衡 西部和南部
(3)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水平高
(4)弥补劳动力不足;节省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 下面为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 。
(3)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4)简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第(2)题,读图可知,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等。第(3)题,读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可知,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第(4)题,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展开分析,具体从人口发展、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
(3)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
(4)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第三节 人口容量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区域认知:运用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2.综合思维:运用资料,了解人口增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3.人地协调观:通过估算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观。 4.地理实践力:对所在区域进行研究,探究本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合理性。
一、人口增长
结合教材第17~19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1)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2)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3)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世界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变化,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思考1] 人口自然增长就是人口数量增加吗
答案:不是。人口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结合教材第19~20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限制性原因
(1)主观原因
①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客观原因: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资源问题及表现
(1)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2)部分矿产资源枯竭,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解决途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结合教材第21~24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人口容量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作用: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作用: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考2] 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小吗
答案:不一定。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地区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人口合理容量仍可能较大,如日本。
判断题
(1)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
(2)某区域所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最丰富的资源决定的。( × )
(3)资源环境承载力实际上就是地球上供养多少人合适的问题。( × )
(4)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 √ )
(5)所有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合理容量之间都呈现正相关。( × )
探究一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下图反映了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结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探究下列问题。
[思考]
(1)(综合思维)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人类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案: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产量;提高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提高单产量。
(2)(综合思维)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开荒,耕地资源总量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荒漠化、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
(3)(人地协调观)结合图示信息,探讨环境为什么能限制人口数量。
答案: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人类造成的污染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1.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具体如下图所示:
2.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会给环境、资源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自身发展也是有害的。当前,土地、矿产、淡水、森林等重要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资源 重要性 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土地 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水 资 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
森林 资源 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据此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2)(人地协调观)下列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扩大
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
思路点拨:第(1)题,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第(2)题,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超过其更新能力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森林遭破坏会使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答案:(1)B (2)B
探究二 人口合理容量
14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4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中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及矿产资源除以14亿,就少得可怜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09公顷,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下图为我国人口容量示意图。
[思考]
(1)(综合思维)分析上述材料反映我国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答案: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2)(综合思维)分析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A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B表示人口合理容量。
(3)(人地协调观)探讨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
1.人口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比较
比较 项目 概念 对概念的理解图示 强调点
人口容量 人口最高容量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高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数量(最佳人口数量)
资源 环境 承载 力 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强调土 地、淡水、 森林等 资源能 够供给 的人口 数量和 经济规 模,承载 量最小 的因素 成为该 地发展 的限制 性因素
2.影响人口最高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联系
3.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1)~(2)题:
地区 年生物 量/万吨 可承载人 口量/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 度/(人/千米2)
长江中下 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区域认知)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拔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综合思维)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有(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思路点拨: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第(2)题,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原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1)D (2)A
一、选择题
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越来越短。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这说明了( )
A.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地球将会出现“人口爆炸”
B.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是相适应的
D.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要的
2.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的曲线呈现( )
A.“V”形 B.“S”形 C.“N”形 D.“J”形
解析:1.A 2.D 第1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增长与环境不相适应。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会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甚至破坏环境,导致资源枯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都会导致人口问题。第2题,由题干中“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可推知,人口增长曲线斜率越来越大,即为“J”形。
读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制约加拿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4.加拿大资源环境承载力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解析:3.D 4.A 第3题,加拿大地处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因而气候条件是制约加拿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第4题,加拿大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很小,因而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潜力大。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6.提高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5.B 6.C 第5题,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图示省级行政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第6题,提高该省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土地荒漠化。
二、非选择题
7.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宁夏部分县级行政中心的环境承载力图(单位:万人)。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宁夏启动规模宏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中南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的35万山区群众从“不适宜居住地区”逐步搬迁至移民新村,展开新的生活篇章。
(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中心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资源因素是 。
(2)宁夏环境承载力分布的总体特征为由 向 方向递增,其形成原因为 。
(3)单位面积上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容量大,宁夏地区人口容量小,造成二者差异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 。
(4)通过生态移民,可使宁夏中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 ,环境压力 ,自然环境条件得以 ,使人口承载力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临近黄河的地区环境承载力较大,因此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中心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资源因素是水资源。第(2)题,读图可知,宁夏东南部的彭阳、泾源、隆德环境承载力小,而西北部的平罗、灵武、青铜峡等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因此宁夏环境承载力分布的总体特征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增,形成原因从水资源方面分析。第(3)题,造成东南沿海与宁夏地区人口容量差异的社会经济因素有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两地最主要的差异应是科技水平。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宁夏启动规模宏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中南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的35万山区群众从“不适宜居住地区”逐步搬迁至移民新村,通过生态移民,可使宁夏中南部地区的人口密度降低,环境压力变小,自然环境条件得以恢复和改善,从而使人口承载力增大。
答案:(1)水资源
(2)东南 西北 黄河流经宁夏的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3)科技水平
(4)降低 变小 恢复和改善 增大
基础达标训练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1~2题:
地区 年生物 量/万吨 可承载人 口量/万人 最大可能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0 00 229
长江中 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2.下列关于青海、西藏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加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B 2.B 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各地的可承载人口量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因此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第2题,表格信息显示青海、西藏地区可承载人口量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很小,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候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③正确,①②错误;青海、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加环境人口容量,④正确。故选B项。
读图,回答3~4题:
3.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
①地区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文化消费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解析:3.A 4.C 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①正确。资源数量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②正确。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③正确。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④错误。第4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因此,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回答5~6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至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5.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解析:5.A 6.C 第5题,分析表中提供的信息,①表示我国的人口容量,而②③④表示在不同消费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6题,②③④数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约在 开始明显上升,这两条曲线的关系是 。
(2)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开始下降的时间大约是 ,该曲线与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之间的关系是 。
(3)A、B、C三条曲线表示年代的顺延,可反映出人口容量的 性。
(4)影响A、B、C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解析:第(1)(2)题,读图回答即可。第(3)题,三条曲线依次顺延,说明人口容量随估计标准的不同而变化。第(4)题,A、B、C表示生产水平不同,所需耕地面积也不同,影响的因素应是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1)1950年前后 同步增长(或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2)1900年后(或20世纪初) 世界可耕地总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递减
(3)相对
(4)科技发展水平
能力提升训练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图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8~9题:
8.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9.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8.C 9.C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第9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10.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图中①和②因素分别表示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B.资源环境承载力 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合理容量 科技发展水平
D.人口合理容量 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解析:B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人口合理容量,所以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容易受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手段的主要是科技发展水平,所以②是科技发展水平。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甲、乙两地在T时开始控制人口增长。据此回答11~12题:
11.影响乙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于甲地的主要因素可能为乙地( )
A.人口数量较多 B.自然资源丰富
C.开放程度较低 D.科技水平较低
12.①、②人口数量的不同,体现了( )
A.人口容量的临界性
B.人口容量的相对性
C.人口合理容量的警戒性
D.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
解析:11.B 12.D 第11题,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多少关系不大,A项错误。自然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B项正确。开放程度和科技水平越低,资源环境承载力越低,C、D项错误。第12题,由上题可知,甲、乙两地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差异,从而导致人口容量的差异,两地均开始控制人口增长后人口数量仍在增加,说明人口数量并未超过人口合理容量,这种差异反映了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临界性是指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与物质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被破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容量,称为警戒线。故选D项。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4.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13.D 14.C 第13题,直接根据图示中的等值线,并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判读即可。第14题,根据图示,美国潜力最低的区域为西部山区,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潜力较高,A项错误。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相关,B项错误。③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山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C项正确。④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D项错误。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16.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开垦草地
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解析:15.A 16.B 第15题,读图分析可知,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是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全年皆可生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冬季严寒,生物生长时间短,所以形成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16题,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生态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17~18题:
某岛国 2019年 环境与人 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 人口数/万人 最适宜的人 口数/万人 实际供养的 人口数/万人
45 25 35
17.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
A.a B.b C.c D.d
18.若2019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A.Z>Y>X B.X>Y>Z
C.Y>Z>X D.Z>X>Y
解析:17.D 18.D 第17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供养人口最少的那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d。第18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所以Z>X>Y。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面表。
表1 某地区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面 积/公顷 森林面 积/公顷 淡水年径 流量/立方米
0.1 0.1 2 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数量/ 万人 土地面 积/万千米2 耕地面 积/万千 米2 森林面 积/千米2 淡水年径 流总量/亿 立方米
6 200 22 8 7.5 5 105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人,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2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为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 。
(2)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但是在利用这种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两点即可)
(3)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因素。解决途径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答案:(1)0.001 3千米2/人 0.001 2千米2/人
8 234立方米/人
(2)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任选两点即可)
(3)耕地 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0.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图1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图2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
(1)图1中A因素表示 ,它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它与人口容量呈 关系。
(2)图1中B因素表示 ,C因素表示 。
(3)图2中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体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渐 ,造成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资源和 资源的差异。
(4)与新疆相比, 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2)题,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是影响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第(3)题, 结合图例和图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大体呈下降的趋势。造成我国东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资源差异,特别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差异等。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科技水平高,资源利用效率高;同时对外开放程度高,可从其他地区调入的资源多。
答案:(1)资源 正相关
(2)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下降 耕地 水
(4)水资源丰富,科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区域认知:能够描述某一区域或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综合思维:能够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人地协调观:探讨区域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或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
一、世界人口分布
结合教材第2~5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人口分布的含义
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2.人口分布的特点
(1)总特点: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具体表现
①从全球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大洲看: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
③从国家看:2016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
(3)分布规律
①从城乡分布看: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②从海陆位置看:从海岸向内地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③从地形看: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
[思考1]陆地上哪些地区人烟稀少 这些地区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等。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结合教材第5~9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自然地理条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发展需要。
(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较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响人口分布。
(5)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
(1)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①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②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
(2)社会、历史因素
①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因对土地的高度依存,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②农业社会以后: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是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长,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3)科技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口的制约程度渐趋弱化,而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人口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分散到集聚。
[思考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
答案:不是。在采集—狩猎社会,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现代工业社会主要受经济、科技等因素影响。
判断题
(1)干旱、寒冷地区人口稀少,湿热地区人口稠密。( × )
(2)欧洲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 × )
(3)世界人口分布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
(4)越是干燥的地区,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大。( √ )
(5)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 )
探究一 世界人口分布
根据2019年初世界各国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汇总报告,以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统计数据的预估数据综合评估,截至2016年,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共有13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其中亚洲有7个国家。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思考]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
答案:人口稠密区有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五大湖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2)(地理实践力)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与纬度有何关系
答案:北半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3)(人地协调观)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主要分布在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分布分析如下: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1)特点:空间分布很不平衡。
(2)规律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最显著特点)。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人口分布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稠密;该线以西以北地区,人口稀疏。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图中A、B、C、D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在中纬度
B.都濒临海洋
C.都在平原上
D.年降水量都在1 000 毫米以上
(2)(综合思维)图中人口稠密区人口较多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种植业历史悠久
B.矿产资源丰富
C.现代工业起步早
D.经济发展条件好
思路点拨:首先,结合图示从纬度、地形、气候、海陆位置等角度考虑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然后综合分析主要原因及其共同特点。第(1)题,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地形、气候等条件往往更加优越,从而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图中A、B、C、D四地人口稠密的共同特点是濒临海洋。故选B。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人口稠密区人口较多的共同原因是经济发展条件好,故选D。
答案:(1)B (2)D
探究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在1935年就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属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地理学界称其为“胡焕庸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明显增加,然而“胡焕庸线”所划分的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多大变化。
[思考]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我国人口分布有何差异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2)(区域认知)影响图中甲地形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甲地形区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
(3)(综合思维)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答案:社会经济因素:我国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有众多的农业基地和水产品基地;工业发达,集中了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基地,其经济影响力遍及全国;水陆交通方便,使人口不断集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文化因素:科技文化水平高。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了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从而促进了人口的集中。
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条件,各自然地理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
自然地理 条件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地 形 平原 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山地 和高原 土层瘠薄,交通困难,气候寒冷,海拔较高,人口较稀疏
气 候 气温 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季节更迭鲜明,适宜开展多种生产活动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适中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的地区,人口密集;降水少的地区,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由于土壤的自然肥力、耕作性能、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人口分布也不同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分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矿产资源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开采区也是居民密集点 矿产分布区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2.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社会阶段 经济活动 人口分布特点
采集— 狩猎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相对分散 而均衡
农业社会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
农业社会 以后 工业、交通、商业的发展 呈现点、轴 集中态势
国际贸易的发展 海岸带人口 变得稠密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突飞猛进 向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从分散到集聚
(2)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对人口的分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及实例
政 治 战争 有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的分布状况。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政府的 人口与 发展政策 “二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文 化 宗教信仰 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习俗 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加快了人口增长;发达国家晚婚晚育甚至不育,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历史 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因开发时间早,人口稠密
用图示法展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2)(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下列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结合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黄河的形状、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图虚线段显示的黑河—腾冲线(人口地理界线)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相吻合,故影响其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第(2)题,图中显示的①区域属于渭河平原,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答案:(1)B (2)A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解析:D 世界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A错误;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少,B错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D正确。
下图是人类大陆示意图(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据此回答2~3题:
2.人口密度较大的大洲有( )
①美洲 ②亚洲 ③欧洲 ④大洋洲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人口稀少的地区有( )
①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②终年干燥的地区 ③一年中旱雨季分明的地区 ④一年四季分明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2.B 3.A 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密度比较大。第3题,在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人口稀少。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内陆荒漠区以及北美西部高山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解析:4.C 5.B 第4题,从图中可知南部纬度较北部低,气候较温和,开发历史较长;城市较密集,经济相对发达;河流由南向北注入海洋,南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第5题,20世纪后期以来,西伯利亚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主要是由于开发北部资源;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不可能因为北部人口密度小而迁移;北方人口稀少,更不会是市场广阔;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因为资源的开发和人口增多,而不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引起人口迁移。
二、非选择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 、 (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处于 纬度地区,气候温和;海陆位置方面,多为 地带;地形方面,主要为 地区。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区则人口稀少,其中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解析:第(1)题,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第(2)题,F处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过于湿热。第(3)题,总结以上两题可以得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答案:(1)D H 中低 沿海 平原
(2)热带雨林地区(未开发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3)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基础达标训练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达到13.50%。据此回答1~2题:
1.按照标准,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段是( )
A.2010年之前 B.2010—2015年
C.2016—2020年 D.2020年之后
2.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内陆多,沿海少 D.山区多,平原少
解析:1.A 2.B 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63个百分点,达到13.50%,13.50%-4.63%=8.87%,则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7%,当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7%时,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按照标准,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段是2010年之前,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项。第2题,我国东南地区人口稠密,人口总量大,老龄人口数量多,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总量少,老龄人口数量少,B项正确,A项错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人口总量较大,内陆地区人口少,故沿海地区老龄人口数量较内陆多,C项错误。我国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山区人口稀少,故平原地区的老龄人口数量较山区多,D项错误。故选B项。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与面积比重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 )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解析: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22.59%的国土人口密度仅为1~10人/平方千米,A项错误。总人口的16.09%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800~5 0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B项正确,C项错误。K地区人口密度最大,但占总人口比重较小,D项错误。第4题,K地区面积较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5~6题:
国家 日本 巴基 斯坦 蒙古 澳大 利亚
面积/×104千米2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 500 14 000 236 1 766
人口密度/(人/千米2) 331 176 1.5 2.3
5.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6.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开发历史的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解析:5.D 6.A 第5题,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第6题,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
7.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表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29 ℃ >24 ℃ 18~24 ℃ <18 ℃ <10 ℃
(1)图1、图2及表格内容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或 。
(3)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来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说明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解析:第(1)题,对照图表分别从河流、地形和气候三个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第(2)题,表中体现人体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 ℃,所处温度带应是温带或亚热带。第(3)题,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自然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海拔0~200米地区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土壤、交通等方面分析。
答案:(1)河流 地形 气候(温度)
(2)温带 亚热带
(3)增长 城市 海拔0~200米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建设城市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
能力提升训练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美国地理学家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读部分世界人类大陆图,回答8~10题:
8.下列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发展水平高 D.工业发展较早
9.丁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
B.水稻种植业发达,形成人口孤岛
C.环境条件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
D.经济发达,形成人口孤岛
10.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文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
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
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
解析:8.B 9.C 10.B 根据轮廓和位置可判断甲处位于欧洲,乙处位于南亚,丙处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丁处位于亚洲内部。第8题,南亚形成人类大陆与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第9题,丁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该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第10题,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历史、文化等。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①地形区为(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解析:11.A 12.D 第11题,图中①地形区,地形起伏度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地形区,高原面上地形起伏小,有“远看成山,近看成川”之说。第12题,读取图中信息可知,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
读我国某地人口密度图,回答13~14题:
13.从图中可归纳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B.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C.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14.甲地区人口稠密,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润 ②农牧过渡带,商业活动频繁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3.B 14.D 第13题,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从图中人口密度可知,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第14题,甲位于我国的成都平原,其人口稠密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该地区在非黑土分布区,也不是农牧过渡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15.下图示意某国L地区的地形(a图)和人口密度(b图)。读图,分析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解析:A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L地地势较高,人口分布稀少,说明地形是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
下面为澳大利亚人口、气候、矿产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西部高原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大自流盆地 D.东南沿海地区
17.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交通因素
C.开发历史 D.矿产分布
解析:16.D 17.D 第16题,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可知,西部高原地区、大陆内部地区、大自流盆地等地人口密度小,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密集,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选D项。第17题,结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成为人口集中分布区,而结合矿产分布图与人口分布图对比分析,矿产资源对其人口分布影响小。故选D项。
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2018年末总人口为10 906万人,比2017年增加53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与河南省相比,目前,广东省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C.地处沿海,面积更大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9.乙地区水资源严重影响其人口分布,该省区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地势平坦的中部地区
B.山麓地带的绿洲
C.水资源丰富的河湖沿岸
D.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解析:18.B 19.B 第18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A项错误。广东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众多,B项正确。地处沿海,面积更大,不是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广东省矿产资源不丰富,D项错误。第19题,图中的乙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该地区山麓地带的绿洲地区,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水源较充足,因而是该省区人口主要分布地区,B项正确。
20.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2,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3)分析图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解析:第(1)题,由图1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就地形类型而言,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第(2)题,由图2可以看出,40°S~90°S的地区是世界人口分布比例最小的地区,结合世界地理知识可知,该纬度带大部分地区是海洋,且南极大陆气候酷寒,不适宜人类居住。第(3)题,由图3可以看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在这三个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第(4)题,结合图1、图2、图3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1)平原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气候酷寒,不适宜人类居住
(3)南美
(4)低平 中低(或中) 沿海
21.阅读下列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 /千米 0~200 200~500 500~1 000 >1 000
人口 /万人 39 054 26 740 33 452 10 344
占总人 口数的 比例/% 35.9 24.3 30.4 9.4
面积/ (万千米2)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 积的比 例/% 10.1 13.9 24.5 51.5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407 201 142 21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 500 500~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人口 数量/万人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人口 比重/% 64.9 17.2 7.7 8.9 1.3
面积数量 /(万千米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 15.0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507.6 199.9 53.2 41.8 5.0
(1)据材料一、二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距离海岸带 千米以内、海拔 米以下的地区,说明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 和 的趋向性。
(2)简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明显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西南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距海岸带200千米以内、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沿海和平原的趋向性。第(2)题,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适宜人口居住。第(3)题,我国川、滇、黔等西南地区处在西部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
答案:(1)200 200 沿海 平原
(2)自然因素:沿海和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沿海和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
(3)西南地区处于西部内陆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差。章末整合
1.(2021·浙江6月选考,12~13)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据此回答(1)~(2)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路点拨:(1)C (2)D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均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故选D。
2.(2020·全国Ⅲ卷,4~6)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思路点拨:(1)D (2)C (3)B 第(1)题,图示2010年该市女性人口中40~44岁户籍人口最多,说明其在40~44年前出生人口较多,又因该市为我国西部某市,结合我国人口变化特点及选项设置可以判断出1971—1975年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D正确。第(2)题,20~24岁年龄组人口峰值与40~44岁年龄组人口峰值相关,结合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可推断出C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该市0~9岁女性人口数量较20~29岁少,即2030年该市妇女生育峰值人口小于2010年,推测至203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缓慢;2025年,该市并不能迎来生育高峰;2010—2030年该市人口总量逐渐减少的可能性较小。综上,B正确。
中国人口红利问题
人口红利是指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性或机会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实质上就是一个前置条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根据对中国目前及将来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供给状况的研判,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衡是两大长期的基本矛盾。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两大基本矛盾将会变得更加尖锐和更加复杂。因此,中国未来只有通过深化人事制度、退休制度改革,完善教育机制、产业机制及生育政策等,方能更好地收获人口红利。
第一章 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1~2 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②城镇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解析:1.D 2.C 第1题,平原地区适宜人类生存,人口分布一般比山区要多。图中人口分布东半球明显比西半球多。亚洲人口数量比欧洲多。高纬度过于寒冷,生活的人类较少。第2题,①是东亚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人口的迁出地区;②是印度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逆城市化不明显;③地区是西欧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④是美国,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区。
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价值。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回答3~4题:
3.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温 C.降水 D.纬度
4.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三江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三江平原( )
A.地势低,气温高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解析:3.C 4.C 第3题,据图可知,呼伦贝尔高原地处大兴安岭西侧,松嫩平原地处大兴安岭东侧。我国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太平洋,松嫩平原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候较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呼伦贝尔高原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较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第4题,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森林生长,故选C项。
5.读厄瓜多尔地理位置示意图,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势低平 B.降水丰富
C.气候凉爽 D.河网稠密
解析:C 厄瓜多尔纬度低,位于热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中部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所以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
读世界各大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回答6~7题:
6.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千米范围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7.非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的原因是( )
A.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
B.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
C.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
D.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
解析:6.A 7.C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洋洲居住在距海岸线200千米之内“沿海”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在各大洲中比例最大。第7题,据图可知,非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8%,是各大洲中最小的,这是由于非洲的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8~9 题:
8.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有( )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
A.从中部、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解析:8.C 9.A 第8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9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示意人口移动方向,回答10~11题:
10.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11.下列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解析:10.C 11.D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丹江口水库向四周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11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2~13题:
12.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以老年人为主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3.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 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解析:12.D 13.D 第12题,图示不能看出男女比例;该地外来移民中20~49岁的比例最大,不是老年人,移民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利于缓解当地的老龄化问题;该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6.3%,20岁以下的人口占21.3%,老年人口少于青年人口。故选D项。第13题,该国能吸引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说明该国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故选D项。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战争因素
B.影响甲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
C.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因素
D.影响乙路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15.乙路线人口迁移对山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给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14.D 15.C 第1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开发东北地区的资源来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量人口迁移到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山东、江苏等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因而东北地区人口迁往山东、江苏等省份。第15题,人口迁移给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同时,给迁入地的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④是对迁出地的影响。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C.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
17.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
A.从山东流向河北 B.从湖南流向广东
C.从江苏流向新疆 D.从湖北流向重庆
解析:16.A 17.B 第16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A项正确。第17题,我国近年来民工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地区。广东较湖南发达,故民工从湖南流向广东,B项正确。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2019年,阿拉斯加人口有70多万人,人口密度约为0.49人/千米2,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18~19题:
18.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影响阿拉斯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解析:18.C 19.A 第18题,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从图中安克雷奇市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市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较温暖。位于地势较低的港口地区,交通便利。第19题,自然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第20题:
20.下列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解析:A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决定的。由图可知,甲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都不断升高,因此总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
读叙利亚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叙利亚的人口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②主要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③以向远距离国家迁移为主 ④给周边地区带来环境、治安等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2.图示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有( )
①气候干旱 ②科技落后 ③地表崎岖 ④交通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21.D 22.A 第21题,由图可知,叙利亚向其他国家迁移的难民较多,由此可推断该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战争因素引起的;难民大量涌入周边国家,会给当地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第22题,图示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同时该地经济落后、科技落后,成为世界上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地区之一。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启,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口普查时发现,目前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更为严峻。据此回答23~24题:
23.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旧城的危房改造 ③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④严格的户籍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广东 B.四川 C.上海 D.江苏
解析:23.C 24.B 第23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发人口流动,造成“人户分离”,①正确;因为教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不少人选择到外地求学,造成“人户分离”,但求学的大学生不属于广大务工人员,③错误;旧城危房改造不会造成“人户分离”,②错误;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得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籍,造成“人户分离”,④正确。故选C项。第24题,四川人口数量大,经济较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去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造成“有户(籍)无人”,B项正确。
图1示意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图2示意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为( )
A.农村土地被工业占用
B.优越的城市环境
C.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D.良好的医疗条件
26.下列关于该地农村劳动力乡镇内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弥补了迁出地劳动力的不足
B.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等的交流
C.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D.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解析:25.C 26.A 第25题,读图可知,该地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的非农产业有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相比于原先从事的农业而言,从事这些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C项正确;图示信息并不能表明农村土地被工业占用,A项错误;根据图2信息可知,该地农村劳动力主要在乡镇内转移,所以并不是优越的城市环境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不是受良好医疗条件的影响,B、D项错误。第26题,农村劳动力在乡镇内转移,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转移的过程中从事非农产业,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但该地并未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读图,回答27~28题:
27.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28.甲处可能出现的是( )
A.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解析:27.B 28.C 第27题,B点之后环境曲线的斜率增大即资源快速增多,此阶段由人口曲线看出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劳动力增长不明显,不可能因为劳动力增加使资源快速增多,A、C项错误;无法看出政策的改变,D项错误;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大大增加,故选B项。第28题,由图可知,甲处环境供给资源量低于人口消耗资源量,说明生存环境较差,故选C项。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U”字形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胡焕庸线”。据此回答29~30题:
29.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由东部向西部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B.由北部向南部人口密度逐渐加大
C.“U”字形线以内区域人口相对稀疏
D.由沿海向内陆人口密度逐渐加大
30.关于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②地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稀疏
C.③地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D.④地冬季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解析:29.C 30.A 第2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大致是西部高原区人口稀疏,西部沿海、中部平原和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密集。故选C项。第30题,①地位于美国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因此人口密度大,A项正确。②地位于西部沿海地区,开发历史较晚,B项错误。③地位于西部高原、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C项错误。④地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纬度低,气候温暖,人口密度大,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东部和西部面积与人口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 500 500~ 1 000 1 000~ 2 000 2 000~ 4 000
总人口 数量/万人 73 345.1 19 427.8 8 647.5 10 037.1 1 590.8
占总人口 比例/% 64.8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 (万千米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占总面积 比重/% 15.0 10.2 16.9 25.0 32.9
(1)根据材料一,我国人口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分布 ,西部地区人口 。(3分)
(2)影响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人口容量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 等。(2分)
(3)从材料二表中,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2分)
(4)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理由是什么 (3分)
解析:第(1)题,总体来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从区域差异看,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第(2)题,影响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人口容量差异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第(3)题,据表格信息分析可知,海拔低的地区人口数量多,比重大,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数量少,比重小,人口稀疏。第(4)题,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藏人口稀疏,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水平共同作用形成的。
答案:(1)不均匀 集中 稀疏(3分)
(2)自然资源状况 人均消费水平(2分)
(3)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 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疏(2分)
(4)不能。原因:西藏高寒缺氧,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叶落长安》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适逢战乱灾荒,大量河南人迁至陕西扎根,主人公郝玉兰一家三代50年间融入西安这座城市的艰难过程。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空间流动较大,大女儿莲花因工作,十多年奔波于西安和咸阳之间,历尽周折,才把工作调到西安;二女儿槐花因上大学,从西安到北京,从北京到美国;儿子东京在农村做了十几年知青,后来全家调动进了城,最终因创业,又回到了农村。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20世纪40年代郝玉兰一家从河南迁移到陕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槐花从西安到北京是 因素影响。(3分)
(2)和剧中人物东京一样,历史上“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后来从农村返回城市,这是受 因素影响。而现在我国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则是受 因素影响。(2分)
(3)现在我国河南、陕西等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1分)
(4)人口迁移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又分为从城市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等。材料中展现的剧中情节显示了 种人口迁移类型。当前我国大量农民从农村涌向城市,分析给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4分)
解析:第(1)(2)(3)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郝玉兰一家从河南迁移到陕西,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灾荒)和政治因素(战乱)影响。槐花因上学从西安到北京,是受社会因素中的文化教育因素影响。历史上的知青从城市到农村和后来从农村到城市,都是受国家政策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则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第(4)题,槐花从中国到美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莲花从咸阳迁至西安,属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东京的进城和返回农村,包含了从农村到城市和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现象。因此材料中显示了4种人口迁移类型。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答案:(1)自然环境因素 政治因素 文化教育(3分)
(2)政策 经济(2分)
(3)经济发展不均衡(1分)
(4)4 有利影响: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建设;繁荣城市市场等。 不利影响:给城市交通、居住、就业、社会治安等带来压力。(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1)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状况,川东地区人口 (填“稀疏”或“稠密”),且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区名称);川西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区名称)。(3分)
(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分)
(3)四川省农民工外出,主要的流入地是 ,说明流入地吸引四川省农民工的主要原因。(4分)
(4)分析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产生的影响。(6分)
(5)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说明当地为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应采取的措施。(6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四川的地形、气候可知,平武至盐源一线以东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而该线以西地区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人口稀少。川东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川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第(2)题,四川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第(3)题,造成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因此成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第(4)题,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产生的影响,从对人口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第(5)题,为吸纳返乡农民工,政府可通过经济、政策等措施,组织培训等方式吸引。
答案:(1)稠密 盆地 海拔较低的谷地(3分)
(2)农民工外出务工和经商(1分)
(3)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4分)
(4)促进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缓解了人口流出地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也因此造成人才外流和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6分)
(5)实行优惠政策,让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吸纳回乡农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