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5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6 20: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知识积累(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牟取(móu)  绯红(fēi) 真谛(dì)  众目睽睽(kuí)
B 狩猎(shǒu)  迁徙(xǐ)  馈赠(kuì)  长吁短叹(yū)
C 炽热(zhì)  干涸(hè)  污秽(huì)  龙吟凤哕(suì)
D 繁衍(yǎn)  挑衅(xìn) 招徕(lài)  相形见绌(c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翡粹 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B 缄默 冥思遐想 沧海桑田
C 禁锢 广茂无垠 相脯相成  D 藉贯 深恶痛疾 顾明思义
3.选出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 ) (3分)
A 匿名(隐藏)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人群里显得很突出)
B 朔方(北方)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C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家醅(自家酿的酒,泛指酒 )
D禁锢(束缚,限制) 敝衣(破旧的衣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 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 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 《中学生周报》和《青年文摘》这两种报纸我们都爱看。
5.积累名句,你能填对吗?(8分)
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③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两句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0分)
6. 根据场合,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会议室:请勿吸烟。    B.商场:你的光临,是对我们的信任!
  C.车站:亲人盼你平安归来! D.医院:病员走好,欢迎再来!
7.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3分)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撂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中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家人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 ⑤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⑤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④②①③
8.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B 在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C 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D 我和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9.一家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8分)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中学学生1303人 美国13所中学学生1051人 中国22所中学学生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3分)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②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3分)
③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10.名著: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共给三个人作传。音乐家 、
小说家 、雕塑家兼画家 。(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30)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一日与游酢①见颐②,颐偶瞑坐,时③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释:①游酢(zuò):人名,北宋时文人。②颐:即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
③时:人名,杨时。
11.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 ②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文段【甲】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4.文段【甲】中的宋濂与文段【乙】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4分)
(二) 说明文阅读(9分)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袁中银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②汽车尾气中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0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学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
⑧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删改)
15.第二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汽车尾气这个“无形杀手”会对人们产生哪些危害?(3分)
17.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两点减少汽车尾气的办法,并写一则公益广告。(3分)
(三)课外阅读(11分)
手间有温暖 张小平
那年,他新到一家高级点心专卖店打零工。
这天,进来一位落魄的男子,哆嗦着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说要买一个豆沙包。他摇了摇头正声说道:“本店只卖高级点心,你还是到其他店去看看吧!”
一旁的店主赶忙插话,对那位男子客气地说:“能麻烦你稍等等吗?我亲自给你做!”说完,店主引带男子坐下,待到做好包子再恭敬地勾着手将它递过去,深深鞠了一躬:“十分感谢您的光临。”
他愣愣地看着男子离开,不解地问:“他不过是来买包子,您为何还要亲自接待?”
“我不想失去任何顾客。”店主友善地笑,“平常来咱店的大多是有钱人,可他显然没多少钱,进到店里该要下多大的决心呀?我接待好他,不就还顺便成全了那颗渴望被鼓励的心吗?”
一席话,令他惊诧不已,这才知道,原来善待穷顾客,伸出手为他们窘迫的需要服务,不仅是做成了生意,还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温暖。
后来,他进了大公司上班。那次生意谈得很顺利,主管让他去买一批格子衬衣送给一群客户,他疑惑地问:“为什么不买素面衬衣?我注意那个客户经理好几天了,他可一直都穿素面的呀!”
主管呵呵地笑:“我倒是留意了其他客户多日,他们都偏好穿格子衬衣呢。”
格子衬衣买回来,主管领着他一件件地摊开,毕恭毕敬地送到客户的手中。
第二天,他发现,除了经理依旧穿着素面衬衣外,其他客户都已换上了新送的格子衬衣。“经理通常把生意看得很重,所以不会把我们送的礼物太当回事,而下属则不同。我们按他们的喜好送礼就能打动人心呀!”主管一本正经地说。
他愕然。原来以礼相待职位低的客户,用心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能制造出更深意义的感动。
如今,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办公室,他递交文件给员工时,总要不自觉地先转动双手,将文件倒过来,然后再递给对方。有位女职员注意到这个细节,忍不住问,您为何要这样送文件呢?他憨憨地笑,说:“这样文件传到你们手中时,就是正的呀。”
从不曾想过,日常中伸手去传递物品,这个平常而细小的动作,在赋予了善意和体贴后,竟然可以演绎出这么多的感动!
一念之间百花开。或许,只要我们意识到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哪怕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间,也能传出融融的情意,汇成别样的温暖,直通心灵深处。
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10期,有改动。
18.文中记叙了“他”经历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9.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2分)
20.划线句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内容?(3分)
21.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知道为什么吗?(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22题,50分)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作文。
①请以《善待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地球、自己……),然后作文。
②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到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胸中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600字左右。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文 题 :
600
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知识积累(20分)1. A(3分)2. B(3分)3. A(3分)4. A(3分)5.(8分,每空1分)①落红不是无情物。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采菊东篱下。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20分)
6.D(3分)7. D(3分)8. B (3分)9.(9分)①A.日本中学生“受你尊敬的人物”中父亲第一,母亲第二。B.美国中学生“受你尊敬的人物”中父亲第一,母亲第三。C.中国大陆中学生“受你尊敬的人物”中母亲第十,父亲第十一。②中国大陆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③A加强教育。B父母和子女之间多进行沟通和交流等。10.(2分)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
二、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1.(2分,每空1分)①通“披”,穿。 ②离开 12.(2分)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人家的想法。(大意对即可)13.(2分,1点1分)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14.(4分)共同点: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2分)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师生关系。老师是长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示例二:我不完全赞同这种师生关系。师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才能沟通心灵,发挥更大的潜能。(能自圆其说即可,2分)
(二) 说明文阅读(9分)
15.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汽车尾气中危害气体多的特点。(一问1分,二问2分,3分)16.①癌症死亡率增高;②使人慢性中毒;③对妇女儿童影响更大。(1点1分,3分) 17.示例:①减少汽车出行次数,如用单双号对单双日出行。②使用节能减排的汽车;③汽车停止3分钟内必须熄火。④使用太阳能汽车等。(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公益广告示例一:少一次出车,多一点健康。示例二:减少汽车尾气,美化优良环境。(主题明确,简洁,顺口。2分)。
(三)课外阅读(11分)
18.(3分)A他看见点心店主善待穷顾客。B他看到公司主管礼遇下层客户。C他自己将文件正向递给员工。19.(2分)时间顺序。那年、后来、如今。20.(3分,描写最少写出两个)动作、神态、语言。店主对穷顾客恭敬有加。21.(3分)结尾篇末点明中心,号召人们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互相关爱,传递温暖和深情。(意思对即可)
三、写作(50分)
一类文:(48-43分)语言流畅优美,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立意新颖,能感染人。
二类文:(42-37分)语言舒畅清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三类文:(36-30分)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有主要内容。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