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综合题均须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4.本试题卷共8页,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怀化市2013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 三 地 理
命题:怀铁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 审题:市教科院 刘 勇
怀化三中 陈志强
怀化一中 张春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图1所示水系形态相对应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平行岭谷 B.乙——中低周高
C.丙——北高南低 D.丁——地表崎岖
图2为莉娟同学所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2~3题。
2.甲图景观是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 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 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3.乙图岩石
A.可能为石灰岩 B.喷出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 D.具有层理结构
图3为“南半球某地区图”,插图为L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5.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B.R1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R2西流补给R3
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图4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高温天气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7.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4),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图5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9.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现代交通运输建设特别重视桥梁的作用。回答10~11题。
10.图6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11.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条件 B.水文条件 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
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回答12~13题。
农业区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吨)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12. 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少地多,产品商品率高 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13. 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别是
A.甲、丙 B.乙、丁 C.丙、甲 D.丁、乙
2011年4月28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正式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2.6亿,十年间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80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据此回答14~15题。
14.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城市建设和市场繁荣 B.活跃了铁路交通运输
C.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D.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15.“80后”成为劳动人口主力军表明
A.我国的老龄化严重 B.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
C.我国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D.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下面图7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题。
16.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底 B.5月初 C.9月底 D.11月初
17.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上市较迟
图8中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9.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茂名、芜湖、娄底——它们的名字甚至没有在旅行指南《孤独星球》上被提到过,但却被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所发现。目前,沃尔玛正在向中国小型市场进军。据此完成20~21题。
20.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的初期,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①消费市场规模 ②消费文化传统 ③电子商务条件 ④交通通达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在一些城市,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于市区的边缘地带,其选址的主要依据是
①货源丰富 ②地价较低 ③环境优美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材料,回答22~23题。
22.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23.“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图9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24~25题。
图9
24.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25.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50分)
26.(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盐、磷、木材、鱼类等自然资源,流域人口占俄罗斯人口的四分之一。为了发挥伏尔加河的航运和水力价值,仅干流上共修建水利枢纽8座,实行梯级开发,其中大多数为低坝。
(1)指出图10所示地区适宜布局哪些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2)你认为伏尔加河上修建低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27.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为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 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 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 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 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并说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3分)
(2)图中新城位于C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中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4分)
(3)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影响(4分)
(4)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3分)
28.图12(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a) (b)
(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描述图(a)中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年均温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3分)
(4)图(b)中哪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29.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3),同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年均温18℃等温线通过图中P、Q两处中的哪一处,说明判断理由。(3分)
(2)分析图中热带风暴过境时甲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原因。(4分)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据图分析原因。(2分)
(4)A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怀化市2013年下学期期未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卷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B
A
D
B
D
B
C
B
D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A
B
C
D
D
B
A
C
D
26.(9分)(1)钢铁工业 、石油工业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化工(任答二点2分)。有利条件: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任答三点3分)
(2)利大于弊(1分)的原因:搬迁移民少,淹没农田少;低坝对生态和景观影响小;溃坝的威胁性小;工程量小,投资少等。(任答三点3分)
弊大于利(1分)的原因:库容量小,调节洪水的能力较差;发电量少,有效发电时间短;蓄水量少,灌溉能力较差;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等。(任答三点3分)
27.(14分)(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挡 ;水资源(3分)
(2)甲处房价高于乙处(1分)原因是甲处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势高、环境好远离加工业区。(3分)
(3)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1分),固沙效果好(1分)。
?? 不利影响: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1分),而选择的杨树和柠条耗水高,生态效益低(1分)。
(4)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风对土壤侵蚀;增加气温日较差。(任答三点3分)
28.(15分)(1)分布特征: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1分)
原因:①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分)②向西副高增强(向西信风越来越干燥);(1分)③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1分)
(2)①内陆比沿海年均温高(1分),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1分)
②东岸比西岸年均温高(1分),是因为东岸受暖流的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1分)
(3)热带草原气候。(1分)
成因:①M所在地区纬度低,全年气温高;②夏季(1月)东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形成湿季;冬季(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干季。(2分)
(4):①西部海域(1分):寒流经过,受离岸风影响,沿岸上升流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1分)②西南部海域(1分):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鱼群聚集。(1分)
29.(12分)(1)P(1分) 该处有河流经过,(为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1分),等温线应向纬度较高处凸出,所以P正确。(1分)
(2) 甲地河流流量变大(剧增),因热带风暴过境,能带来较多的降水;含沙量变大,因流水导致对地表的侵蚀加强;(4分)
(3)B地等高线比A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更缓(1分),水土流失慢,土壤厚度更厚(1分);土壤水份条件好(1分)。
(4)保护水源、河流及大气环境不被污染;保护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以减少水土流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