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16小题)
1.(2021秋 杭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 子罕》中,孔子用堆土成山的比喻来阐释持之以恒的道理,造成“ , ”的原因是“吾止也”。
(2)司马迁《屈原列传》,用对比的方式写《离骚》具有博大的意旨、深远的意思,这两句话是“ , ”。
(3)古代常常以宗庙毁灭来代指国家的灭亡、政权的更替,这在古文中多次出现,如《过秦论》讲述秦朝灭亡,“ , ”,以致被天下人耻笑。
2.(2021秋 青山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怜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3)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3.(2021秋 重庆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两句话“ , ”,强调从君王到百姓都应该以修身为根本。
(2)贾谊《过秦论》中写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声威浩大又非常暴虐,其中说胡人和勇士都十分畏惧的两句是“ , ”。
(3)《国风》和《小雅》都是《诗经》的一部分,前者多为民歌,后者多属贵族文人作品,司马迁对其内容的评价是“ , ”。
4.(2021秋 阎良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 , ”。
(2)杜甫《蜀相》中,描写碧草显露春色、黄鹂空自鸣叫的两句是:“ , ”。
(3)《庄子 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 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5.(2021秋 金台区期末)将下列句子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梦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诗句是: , 。
(2)《阁夜》中通过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体现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将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比照的句子是: , 。
6.(2021秋 白河县校级期末)根据情景提示,补全句子空缺部分。
(1)《庄子 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 , ?
(4)鲍照《拟行路难》中,运用反诘的语气将自己对时代选人制度的愤怒推向高潮,但最后却只得硬将已经爆发的巨大悲慨强咽下去的诗“ ? 。”
7.(2021秋 奉化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的文章和品格,说他志行高洁、品行端正,他的《离骚》有“ , ”的特点。
(2)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胜,使匈奴长时间不敢进击中原,文中对此事件效果进行概括的两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4)《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 , 。”
8.(2021秋 怀柔区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儒家强调学以修身,《论语 学而》孔子就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 ,② ,③ 。”而道家强调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违背“道”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④ ,⑤ ,自矜者不长。”
(2)诗人常借“月”这一意象抒发情感,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①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② ”,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白在《将进酒》中以“人生得意须尽欢,③ ”,传达了人生失意的寂寞;苏轼在《江城子》中用“④ ,⑤ ,短松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3)古典诗歌常用典故表情达意,李商隐《锦瑟》“① ,② 。③ ,蓝田日暖玉生烟”,传达了怅然若失之情;而陆游《书愤》里“④ ,镜中衰鬓已先斑。⑤ ,千载谁堪伯仲间”,抒写了慷慨激愤之意。
(4)战争题材是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如《诗经 秦风 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① ,② ,③ ”,表现了战友之间同仇敌忾的豪情;高适的《燕歌行》在结尾用“④ ,⑤ ”,抒发了自己对沙场征战之苦、边关缺少优秀将帅的感慨之情。
9.(2021秋 无锡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德高尚者与品质低劣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正如《论语 里仁》中孔子所说的“ , ”。
(2)李白在《将进酒》说的“ , ”,让人们明白,人生即使有失意,也不必灰心丧气,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水天一色,一轮明月高挂青空的景象的句子是:“ , 。”
10.(2021秋 嘉兴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处事、学会换位思考的句子是“ , ”。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家国关系我们应“ , ”。
(3)《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参透了人生更迭,江月永恒的哲理句是“ , ”。
11.(2021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 , ”。
(2)同是歌颂诸葛亮,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 , ”,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3)杜鹃相传是蜀王杜宇死后灵魂所化,加之它的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在古诗词中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 ”。
12.(2021秋 肥东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中写作者登楼俯视,洪州房屋遍地,有不少名门望族、官宦人家的两句是“ , ”。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4)《逍遥游》中,庄子通过“ ,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无所待”的逍遥。
(5)《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形单影只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13.(2022 天津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摆脱束缚、重返自然时欢快愉悦心情的句子是: , 。
(2)古书记载“雁飞不过衡阳”。“衡阳雁”作为一个经典意象,频繁在古诗文中出现,如: , 。
(3)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但一定要取之有道。《论语》“述而”篇中,表明对采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的不屑态度的句子是: , 。
14.(2021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根据原文填空。
(1)江天一色无纤尘, 。(《春江花月夜》)
(2)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
(3)此时相望不相闻, 。(《春江花月夜》)
(4) ,千金散去还复来。(《将进酒》)
(5)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6)相顾无言, 。(《江城子》)
(7)操吴戈兮被犀甲, 。(《国殇》)
(8)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涉江》)
(9) ,云霏霏而承宇。(《涉江》)
(10) ,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1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史记 屈原列传》)
(12)明道德之广崇, 。(《史记 屈原列传》)
15.(2021秋 广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使用互文手法,体现相思无处不在的两句诗是:“ ? ?”
(2)陆游的《书愤》一诗,描写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经历的战场画卷的诗句是:“ , 。”
(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比完庄宗的“壮”“衰”成败之后,引用《书》中的警句,顺势得出“ , ”的观点,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16.(2021秋 慈溪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一个士人之所以“任重”,是因为“ ”;之所以“道远”,是因为“ ”。
(2)《大学之道》开篇即点明儒学“三纲”,除了“在明明德”,剩余“二纲”是“ , ”。
(3)在《<老子>四章》中,老子用“ , ”这一对举式句子,简要说明了“智”与“明”的区别。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二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名篇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默写(共16小题)
1.(2021秋 杭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 子罕》中,孔子用堆土成山的比喻来阐释持之以恒的道理,造成“ 譬如为山 , 未成一篑 ”的原因是“吾止也”。
(2)司马迁《屈原列传》,用对比的方式写《离骚》具有博大的意旨、深远的意思,这两句话是“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
(3)古代常常以宗庙毁灭来代指国家的灭亡、政权的更替,这在古文中多次出现,如《过秦论》讲述秦朝灭亡,“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身死人手 ”,以致被天下人耻笑。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解答】故答案为:
(1)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重点字:篑)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重点字: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重点字:隳)
【点评】《论语》名句积累:
1.德不孤,必有邻。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021秋 青山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怜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3)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尘满面 , 鬓如霜 ”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逸、豫)
(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重点字:生)
(3)尘满面 鬓如霜(重点字:鬓)
【点评】《伶官传序》名句辑录: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2021秋 重庆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两句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强调从君王到百姓都应该以修身为根本。
(2)贾谊《过秦论》中写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声威浩大又非常暴虐,其中说胡人和勇士都十分畏惧的两句是“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3)《国风》和《小雅》都是《诗经》的一部分,前者多为民歌,后者多属贵族文人作品,司马迁对其内容的评价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 《小雅》怨诽而不乱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解答】故答案为: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壹)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重点字:报)
(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重点字:淫)
【点评】《过秦论》名句积累: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2021秋 阎良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 明星荧荧 , 开妆镜也 ”。
(2)杜甫《蜀相》中,描写碧草显露春色、黄鹂空自鸣叫的两句是:“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3)《庄子 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 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和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重点字:荧)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重点字:鹂)
(3)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重点字:朔、蟪)
【点评】杜牧《阿房宫赋》名句辑录: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2021秋 金台区期末)将下列句子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梦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诗句是: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栗深林兮惊层巅 。
(2)《阁夜》中通过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体现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野哭千家闻战伐 , 夷歌数处起渔樵 。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4)《阿房宫赋》中将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比照的句子是: 管弦呕哑 , 多于市人之言语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解答】故答案为:
(1)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殷)
(2)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重点字:渔、樵)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重点字:露)
(4)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重点字:呕、哑)
【点评】《阿房宫赋》名句辑录: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6.(2021秋 白河县校级期末)根据情景提示,补全句子空缺部分。
(1)《庄子 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4)鲍照《拟行路难》中,运用反诘的语气将自己对时代选人制度的愤怒推向高潮,但最后却只得硬将已经爆发的巨大悲慨强咽下去的诗“ 心非木石岂无感 ? 吞声踯躅不敢言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解答】故答案为:
(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重点字:邪)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4)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重点字:踯)
【点评】《阿房宫赋》名句积累: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2021秋 奉化区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的文章和品格,说他志行高洁、品行端正,他的《离骚》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 举类迩而见义远 ”的特点。
(2)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胜,使匈奴长时间不敢进击中原,文中对此事件效果进行概括的两句是“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3)李商隐《锦瑟》中“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4)《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重点字:迩)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重点字:怨)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鹃)
(4)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重点字:娲)
【点评】《过秦论》中的名句辑录: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4.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土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8.(2021秋 怀柔区期末)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儒家强调学以修身,《论语 学而》孔子就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 就有道而正焉 ,③ 可谓好学也已 。”而道家强调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违背“道”就不会有好的结果:“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④ 自是者不彰 ,⑤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诗人常借“月”这一意象抒发情感,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①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② 江月年年望相似 ”,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白在《将进酒》中以“人生得意须尽欢,③ 莫使金樽空对月 ”,传达了人生失意的寂寞;苏轼在《江城子》中用“④ 料得年年肠断处 ,⑤ 明月夜 ,短松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3)古典诗歌常用典故表情达意,李商隐《锦瑟》“①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② 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传达了怅然若失之情;而陆游《书愤》里“④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⑤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抒写了慷慨激愤之意。
(4)战争题材是古典诗歌常见的内容,如《诗经 秦风 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① 出师一表真名世 ,② 修我甲兵 ,③ 与子偕行 ”,表现了战友之间同仇敌忾的豪情;高适的《燕歌行》在结尾用“④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⑤ 至今犹忆李将军 ”,抒发了自己对沙场征战之苦、边关缺少优秀将帅的感慨之情。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就有道而正焉 ③可谓好学也已 ④自是者不彰 ⑤自伐者无功(重点字:慎、彰)
(2)①江畔何人初见月 ②江月年年望相似 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④料得年年肠断处 ⑤明月夜(重点字:樽、肠)
(3)①庄生晓梦迷蝴蝶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 ④塞上长城空自许 ⑤出师一表真名世(重点字:蝴、蝶、塞)
(4)①王于兴师 ②修我甲兵 ③与子偕行 ④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⑤至今犹忆李将军(重点字:偕、忆)
【点评】《春江花月夜》名句辑录: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9.(2021秋 无锡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德高尚者与品质低劣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正如《论语 里仁》中孔子所说的“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2)李白在《将进酒》说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让人们明白,人生即使有失意,也不必灰心丧气,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水天一色,一轮明月高挂青空的景象的句子是:“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重点字:散)
(3)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重点字:皎)
【点评】《论语》名句积累:
1.德不孤,必有邻。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2021秋 嘉兴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为人处事、学会换位思考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家国关系我们应“ 欲治其国者 , 先齐其家 ”。
(3)《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参透了人生更迭,江月永恒的哲理句是“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重点字:勿)
(2)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重点字:欲)
(3)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重点字:已)
【点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辑录: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11.(2021秋 湖北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 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2)同是歌颂诸葛亮,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干载谁堪伯仲间 ”,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3)杜鹃相传是蜀王杜宇死后灵魂所化,加之它的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在古诗词中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 庄生晓梦迷蝴蝶 , 望帝春心托杜鹃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重点字:喻)
(2)出师一表真名世 干载谁堪伯仲间(重点字:堪)
(3)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重点字:鹃)
【点评】《论语》中的名句辑录:
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孔子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道,夕死可矣。
5.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教育弟子专心求学的几句话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2021秋 肥东县校级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中写作者登楼俯视,洪州房屋遍地,有不少名门望族、官宦人家的两句是“ 闾阎扑地 , 钟鸣鼎食之家 ”。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我决起而飞 , 抢榆枋而止 ”。
(4)《逍遥游》中,庄子通过“ (若夫)乘天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无所待”的逍遥。
(5)《陈情表》用“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两句写出了自己形单影只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重点字:遐)
(2)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重点字:鼎)
(3)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重点字:枋)
(4)(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重点字:辩)
(5)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重点字:茕 孑)
【点评】《逍遥游》中的名句辑录: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3.(2022 天津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摆脱束缚、重返自然时欢快愉悦心情的句子是: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
(2)古书记载“雁飞不过衡阳”。“衡阳雁”作为一个经典意象,频繁在古诗文中出现,如: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3)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但一定要取之有道。《论语》“述而”篇中,表明对采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的不屑态度的句子是: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得”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重点字:飏)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重点字:衡)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点字:浮)
【点评】理解性默写注意要点: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
6.要注意语句出处。
14.(2021秋 西城区校级期末)根据原文填空。
(1)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花月夜》)
(2)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
(3)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江花月夜》)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去还复来。(《将进酒》)
(5)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6)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
(7)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国殇》)
(8)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
(9) 霰雪纷其无垠兮 ,云霏霏而承宇。(《涉江》)
(10)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1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史记 屈原列传》)
(12)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史记 屈原列传》)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皎皎空中孤月轮(关键词:皎)
(2)青枫浦上不胜愁(关键词:浦)
(3)愿逐月华流照君(关键词:逐)
(4)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词:材)
(5)与尔同销万古愁(关键词:销)
(6)惟有泪千行(关键词:惟)
(7)车错毂兮短兵接(关键词:毂)
(8)吾方高驰而不顾(关键词:驰)
(9)霰雪纷其无垠兮(关键词:霰、垠)
(10)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关键词:纷)
(11)谗谄之蔽明也(关键词:谗、谄)
(12)治乱之条贯(关键词:贯)
【点评】《将进酒》名句辑录: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5.(2021秋 广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张若虚使用互文手法,体现相思无处不在的两句诗是:“ 谁家今夜扁舟子 ? 何处相思明月楼 ?”
(2)陆游的《书愤》一诗,描写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经历的战场画卷的诗句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3)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比完庄宗的“壮”“衰”成败之后,引用《书》中的警句,顺势得出“ 忧劳可以兴国 , 逸豫可以亡身 ”的观点,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重点字:扁)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重点字:渡)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点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辑录:
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16.(2021秋 慈溪市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一个士人之所以“任重”,是因为“ 仁以为己任 ”;之所以“道远”,是因为“ 死而后已 ”。
(2)《大学之道》开篇即点明儒学“三纲”,除了“在明明德”,剩余“二纲”是“ 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
(3)在《<老子>四章》中,老子用“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这一对举式句子,简要说明了“智”与“明”的区别。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重点字:已)
(2)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重点字:至)
(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重点字:智)
【点评】《论语》中的名句辑录:
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孔子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朝闻道,夕死可矣。
5.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教育弟子专心求学的几句话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考点卡片
1.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二、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下面列举了几个省市的默写真题:
(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天津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4)复道行空,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
(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诗经 卫风 氓》)
(2)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____.(《论语 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 (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 (8)在地愿为连理枝
(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 氓》)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鹧鸪天》)
答案:(1)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3)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4)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5)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 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答案:(1)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2)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辍)
(3)惊涛拍(裂)岸 卷起千堆雪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规律总结】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