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6.2地质灾害
情景导入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纪念碑的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一.地震
1.概念
2.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
(2)地震烈度:地震时某地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
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注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重庆梁平县小学
3.地震构成要素
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
指地面正对着震源的点。
浅源地震:0~6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大于300km
震源深度
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等震线
指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
随堂练习
1.2022年12月25日12时36分,吉林松原市长岭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完成下题。
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处大
C.通常情况下,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通常情况下,甲地为地震烈度最大区
随堂练习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4.地震分布
(1)全球地震带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②特点: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灾情严重
(2)我国地震
①分布:
频发地区有台湾、福建、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1)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5.地震的危害
(2)破坏房屋、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eg.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等
(3)诱发其他灾害
(4)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
地震过后的九寨沟
(1)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普及减灾防灾常识,提高公众减灾防灾意识
(3)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4)加强管理,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
6.地震的防御措施:
随堂巩固
2017年8月8日21时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5.1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827米,此次地震虽然震级大,但人员伤亡程度却相对较轻,房屋倒塌数量较少。据此,完成下题。
3.右图地震构造示意图中的字母B代表的是
A.震源 B.震中
C.等震线 D.震中距
4.下列信息能够解释“震情重”而“灾情
轻”的有
①房屋抗震性能较好
②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③临近景区,旅游设施密集
④山区道路中断,增大救援难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滑坡、泥石流
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1.滑坡概念
2.滑坡发生条件
(1)岩体比较破碎
(2)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明显
(3)植被覆盖率低
(4)洪流多且集中
(5)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稳定性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3.泥石流的概念
(1)地势陡峻
(2)地表有丰富的碎屑物质
(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4)植被覆盖率低
4.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
滑坡体
堰塞湖
(1)摧毁聚落,破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
5.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3)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甘肃
西藏
四川
云南
(2)空间特点:主要在山区,我国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6.滑坡、泥石流分布
(1)时间特点:泥石流有与集中降水的时间相一致;
滑坡四季都可发生(雨季、融雪时多发)
遇到泥石流该如何逃生?
1500
①
②
③
④
在山中,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离
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
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
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
加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
8.滑坡、泥石流防治措施
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参考旱灾直接引发的灾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发的多种灾害。
火灾
沙尘暴
淡水短缺
饥荒
病虫害
…….
旱 灾
P109课堂活动: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参考旱灾直接引发的灾害示意,列出地震直接引发的多种灾害。
地 震
滑坡
海啸
泥石流
崩塌
水灾
火灾
P109课堂活动: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参考旱灾引发的条灾害链条,完成地震的一条灾害链条。
地震
堰塞湖
山体滑坡
旱灾
淡水短缺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洪涝灾害
P109课堂活动: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知识梳理固
随堂巩固
读“‘醉林’示意图”,完成1~2题。
1.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原因是
A.泥石流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
2.下列地形区,最有可能存在此景观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随堂巩固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丙地发生泥石流,可能造成的
危害不包括
A.冲毁铁路 B.阻塞河道
C.冲毁城镇 D.损坏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