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古诗三首》为单元首篇,《示儿》是本课第一首古诗,在教学时,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利用资料创设情境,从而释疑解难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而《示儿》正是陆游写给儿子的绝笔诗,他将渴望祖国统一作为临终遗愿,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乃”1个生字,会写“祭、乃”2个生字。
2.能借助题目、注释等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并默写《示儿》。
3.有感情地朗读《示儿》,感受诗人强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认识“乃”1个生字,会写“祭、乃”2个生字。
2.能借助题目、注释等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并默写《示儿》。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示儿》,感受诗人强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解意
1.采用图片导入,让学生在观察图片时产生疑问,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正在给儿子交代什么遗嘱呢?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揭题解意。向学生介绍这位写诗的老人便是陆游。那么陆游在临终之际还有什么让他牵肠挂肚,需要交代呢?
(设计意图:本课开头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创设情境,揭开课题,通过提问,给学生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在检查朗读时,指导学生读准“乃”字,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祭、乃”两个生字,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范读和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和指导朗读,解决了本诗中要求会读的生字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示儿》这首诗语言朴素直白,并不难懂。学生借助注释,讲解“九州”“但”等关键词,让学生通过理解分享交流诗意。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意并进行分享交流,从而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四、构建话题,品读诗句
1.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到一个能够明显表达陆游感情的字——“悲”字为本诗的诗眼。
2.那么陆游悲从何来?为答疑解惑,让学生分享《示儿》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到金兵入侵中原后,宋朝当权者建立南宋却苟且偷安,没有收复失地。这些信息就是陆游在诗中所写的“不见九州同”。
3.陆游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后的中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4.学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展示北宋都城汴京的景象资料,使学生体会到陆游因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而悲痛。随后引导学生带着这份悲痛朗读前两句。引导学生了解陆游临终时的这份牵挂。)
五、了解诗人,拓展延伸
1.借助生平资料,感受陆游对“九州同”的强烈渴望。
2.朗诵陆游各个时期创作的爱国诗句。
3.引导学生再次朗读《示儿》,并读出诗人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坚定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资料和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为陆游这份执着、热烈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六、想象写话,升华情感
1.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收复的中原应该是怎样的画面呢?
2.总结:陆游在有生之年,他万事不悲,只悲九州未同。在九泉之下,他万事不盼,唯盼北定中原。
3.引导学生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通过发挥想象,书写画面,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背诵古诗,使学生进一步品味到陆游的这份真挚的爱国情怀。)
七、作业练习
1.背诵、默写古诗《示儿》。
2.收集两首有关爱国题材的古诗。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是基础和拓展相结合,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拓展了爱国题材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