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全球气候的变化
2.通过分析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并认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知道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重难点】
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课中案
要求:
1.在预习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2.力争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探究解决。
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一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冰川萎缩、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频频登陆、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观测事实,这足以表明气候变化正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材料二 教材P91图4-3-2 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探究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未来变化幅度
材料一 漫画,地球“出汗”了
材料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导致地球变暖的因素中也有自然原因如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的作用,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以大规模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人类经济活动才是制造气候变暖的最大力量。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全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70年到2004年
增加了70%。目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在过去65万年间自然变化的范围。2008年11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
材料三 教材P92图4-3-3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
1.漫画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会“出汗”?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点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探究材料】
材料一 (新华社2007年1月19日)今天是中国农历腊月初一,明日为大寒。然而,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世界上有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本该冬眠的熊却在户外玩耍,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南极冰层大解体,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这个冬天出现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景象。
材料二 教材P93图4-3-4 海平面上升为影响和图4-3-5 100年来全球年降水量变化趋势(1900年~2000年)。
材料三 教材P94活动内容。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图4-3-4说明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影响?
3.结合活动内容,说说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考查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典例1】“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候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从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考查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未来变化幅度
【典例2】2010年3月28日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得到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响应,该活动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属于造成全球变暖原因的是( )
①SO2、NO2的排放②CO2的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考查点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典例3】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要求:本题组分为A(基础)、B(能力提升)两个等级,A级要求所有同学完成、B等级依学生能力完成。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2题。
[A]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A]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右下图是“我国近50年来增温速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A]3.我国近50年来增温最明显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东北地区
[A]4.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读右面漫画,回答5~8题。
[A]5.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荒漠化 B.温室效应 C.水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
[A]6.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7.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 C.淡水资源匮乏 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A]8.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去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的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体污染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这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________面积最小。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
(4)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变暖?
[B]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齐聚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材料二 《京都议定书》协议内容及各国批准情况
材料三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在一处浅海水域举行全球首次“水下内阁会议”,马尔代夫总统和内阁成员在水下签署倡议书,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受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的启发,尼泊尔政府2009年12月4日在其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5 200多米的一块平地上召开内阁会议。
材料四 尼泊尔和马尔代夫区域图(右上图)
(1)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中的__________。
(2)材料一、二中提到的《京都议定书》是关于什么的协议?
(3)全球气候变暖对材料三、四中的两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4)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探究点一
1.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可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其具体变化特点为: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
(2)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寒冷期和温暖期的交替。
(3)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气候增暖,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变冷,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逐渐回升,至今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
探究点二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不断上升,达到了气候所能承载的限度。
2.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之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减弱,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上升,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
探究点三
1.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两极使部分地区冰川融化,同时海洋水体也会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影响有淹没土地、海水入侵、风暴潮加剧,洪涝灾害加剧,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损,海岸侵蚀加强等。
3.(1)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2)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3)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增强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4)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典例1】(1)C (2)C 【典例2】B 【典例3】(1)B (2)A
【综合提升】
1.A 2.B 3.D 4.C 5.C 6.C 7.D 8.D
9.(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夏季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
(4)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植树造林,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③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④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⑤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10.(1)气候变暖
(2)以法律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3)全球变暖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雪线上升,大量冰雪融化,影响尼泊尔农业灌溉甚至危及该国生存环境;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有被淹没的危险。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率,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