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甲烷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2022年3月22至28日为“中国水周”,我国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活性炭可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D.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爆炸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的 B.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
C.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发的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发光
4.“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燃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氧气燃烧,引燃酒精灯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5.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D.实验室常采用加热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B CO能还原氧化铁 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D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A.A B.B C.C D.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气泄露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
B.加油站严禁烟火
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9.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
10.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2.化学链燃烧是利用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避免了空气和燃料的直接接触。基于CuO/Cu2O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示意图如下,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B.载氧体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载氧体Ⅱ中的高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13.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红磷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准备】在完成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后按图所示装配仪器和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干燥管内充满了N2,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步骤】
①打开K1,打开K2,从a端通入O2;
②关闭K1,打开K2,点燃酒精灯;
③关闭K1,关闭K2,熄灭酒精灯,直到干燥管冷却至室温;
④维持上一步骤操作不变,点燃酒精灯。
下列实验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4.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分类观:干冰和冰不属于同一类物质
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1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制取并收集CO 2 B.比较MnO 2和Fe 2O3的催化效果
C.干燥氢气 D.测空气中O2的含量
二、填空题
16.学习化学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生活中的消毒剂。
(1)双氧水与细菌接触时分解,产生氧原子瞬间能杀死细菌,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消毒剂的原因是__。
(2)某品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醇(体积分数72%-8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醇是一种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1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消毒用品,二者不能混用,因为两者能生成有毒气体: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种。
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物质之一,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纸质图书档案失火的主要原因。
(2)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O和CO2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微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① 甲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通过观察_____(填“a”、“b”、“c”)处的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② 氨气在纯氧气中也能燃烧(4 NH3 + 3 O2 2 N2 + 6 H2O),请把下图中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_____。
(2)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极速燃烧可导致爆炸,下列混合物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沼气和空气 b.N2和O2 c.CO和O2 d.H2和O2
(3)灭火方式有多种,图乙、图丙灭火原理不同点在于_____。若在家里炒菜遇到油锅着火,适合使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19.我国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①_______________,甲烷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可燃冰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将①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②_______________能。
(4)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就目前来看,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①_______________。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②造成_______________。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减少使用煤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③_____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
20.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氢气的制取
(1)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________(填符号)。
Ⅱ.氢气的储存
(3)一种镁铜合金可用于储氢。
①将镁、铜单质按比例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得到上述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350℃时,该镁铜合金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一种仅含Mg、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 。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_____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_____ (填“高”或“低”)。
22.下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烧时产生的P2O5对环境有污染。
(1)对比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2)图2和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_________(已知P2O5+3H2O=2H3PO4);
(3)图3中“水火相容”的壮观景象给我们启示,灭火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4)“纸火锅”是用纸来代替铁锅,纸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5)经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应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______;
⑵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C
7.A
8.B
9.C
10.B
11.A
12.C
13.C
14.C
15.B
16.(1)产物无污染(或者无污染)
(2) 可再生
(3)3##三
17.(1)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以隔绝氧气;
灭火时直接汽化为气体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
(2) 元素种类 分子构成不同
18. 使装置密闭,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吸入颗粒物)逸散到空气中 a、c b 乙: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丙:隔绝氧气 锅盖盖灭
19. 甲烷水合物 CH4 化学 内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农业减产 太阳能、风能(合理即可)
20. 吸收 H、O 防止熔炼时镁、铜与空气反应 MgH2
21. 燃烧需要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 低
22.(1)需要氧气
(2)防止污染大气
(3)C
(4)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5)加水密封保存(合理即可)
23. 4 84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