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静夜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静夜思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6 18: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静夜思》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情感真挚的思乡曲。全诗只二十个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本课识字安排了九个有认识的生字,其中“思、床、光、故、乡、前、低”这些字要求会认也要求会写。除此之外还有“前”共学会写7个生字。课后练习提出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生前的资料及本诗写作背景材料。制作本课的生字通过多媒体展示。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读“夜、思、故、举”等9个生字;
正确书写“思、故、乡、光、低、前、床”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并背诵。
3.想象画面的场景,初步理解诗人的浓浓的思乡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规范端正整洁书写生字,
读出诗的韵律。
难点:根据画面场景的设计理解诗人的思乡情。
四、教学方法
1.吟诵教学法。
2.配乐朗诵法。
五、教学资源
1.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是盛唐时期的典型代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他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2.相关诗歌。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课题
1、猜谜语的形式和朗读《古朗月行》引出诗人。
2、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前的创造以及写《静夜思》的写作背景。
3、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静夜思》。请同学们齐读题目《静夜思》。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题目 质疑解疑
1、解读静、夜、思的意思,(安静的夜晚思念着)。其中“夜”是本课要认识的生字,整体认读音节,可以通过组词来记住它。“夜”可以组成夜晚、月夜。
而“思”是要求会写的生字,思”上下结构,心字底,大部分心字底的字都和思想、思考有关,我们还学过哪些带有心字底的字?(想、念、忘)请你和“思”组个词吧。(思想、思念)
教师板书“思”,注意笔顺,写的时候要上收下放,心字底比田略宽一些。
再送入题目(齐读)。
问:题目《静夜思》是什么意思?
生:“静”—安静,“夜”—-夜晚,“思”在这里是思念。
师:把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是题目《静夜思》的意思了。
在安静的夜晚思念着,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思念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诗中寻找答案吧,打开课本翻到43页。
三、朗读古诗 解读诗意
1.教师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请学生初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夜 思 床 光 疑 举 望 低 故”
学生自读,同桌之间互相读。
多种形式读词语:夜晚 窗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低头 望明月 思故乡。
2.开火车的形式,同桌之间互相读
3.引出押韵
通过“床 光 望”找到本诗中还有哪些字有相同的韵母ang,出现诗的末尾,这种现象叫押韵,读出诗的韵律美。
4.听诗朗诵,掌握诗的停顿。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小结:要想读好古诗,不光要把字音读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速度要稍微放慢一点,读好停顿。
教师示范读一遍,学生跟读一遍。
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细读古诗
齐读第一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字半包围结构,广字旁,写的时候半藏半露,第一笔点在竖中线,横略短,撇略开,下面的“木”,竖在竖中线,捺要舒展开。组词:(木床 床头)。
前”上下结构,倒八头,中间的横写长一些,左下角的“月”撇变成竖。第一笔点,第二笔撇,可以组词:(前面 前后)。
“光”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竖弯钩紧贴竖中线。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左边的点写在左上格,第三笔撇略高于点,第四笔横略向上倾斜,第五笔撇第六笔竖弯钩紧贴竖中线。可以组词:日光 月光
问:想一想这句古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是给我们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情景。
问:诗人看到了什么?—明月光。
老师也让你欣赏一下明月光。我们的诗人李白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明月。此时的月亮又大又圆高高地挂在天上,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请这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诗句。
诗意: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
齐读第二行:“疑”是什么意思?(怀疑?好像?)根据诗句理解意思,“霜”是什么?(霜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秋冬季节的早晨或夜晚上形成在地面上的白色的冰晶。)在这里霜和月光很像,分不清是月光还是霜,都是白色的,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喻成霜,这句诗的诗意: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白霜。
把这两句连在一起读一遍,诗人这样的描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孤独、冷清。
师:夜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就更冷清了。
请你用冷清的语气来读一遍。
齐读第二句古诗: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问:什么是故乡呢?故乡是自己出生或者是长期生活的地方。相信每个同学都对自己的故乡有深厚的感情。
“。故乡”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会书写两个生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写好,我们要想写好生字,一要看字的结构,二要看关键笔画的占位。
我们先来看,“故”左右结构,反文旁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穿插,“故”两部分宽窄相等。右边的反文旁的撇要延伸至“古”的下方,捺要写舒展,要注意反文旁与折文旁的区别,横要出头,横和撇是两笔写成,下面我们一起疏通“故”字的笔顺,横横竖竖横折横撇,横撇捺,现在和老师一起把它送进田字格中吧。
我们在一起书写书“乡”字的笔顺,“乡”是独体字,共3笔撇折撇折撇,在写“乡”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撇折基本平行转折处要对齐,第一个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折在横中线上方,第二个撇折要和第一个撇折平行,折在横中线下方靠近横中线的位置,第三笔的撇要从横中线上方起笔向左穿过竖中线延伸至左下格,整个字要稳稳站立,下面和老师一起在田字格中写“乡”。
请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第三行: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请你表演一下,举头和低头是一对反义词。
问:“举”是把头举起来吗?在这里是抬起头的意思。为什么不用“看”。想想诗人在干什么?—诗人抬头望着窗外的明月。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学习第四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李白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他那浓浓的重重的的思乡情呀!让我们读出他的思乡情。
如果你是李白,此时此刻你会想故乡的什么?故乡有李白的亲人,朋友,还有他难忘的往事,怎能不让人思乡呢?让我们再带着思乡情,再次读一读。伴着音乐诵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诗意理解,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中,唤出学生朗读这首诗的情感。
四、播放《静夜思》歌曲,用歌声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力。
多美的歌呀!就像诗传递给我们的意境一样美。
试着背诵古诗。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六.小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寂静的夜晚诗人仰望窗外的明月思念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古诗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七.板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练习书写“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这些生字,做到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3.找一找描写思乡之情的古诗,再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