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关于黄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5464千米。从高空俯瞰,它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初识黄河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源头景观
黄河上游景观
黄水黄土奇观
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
5 黄河颂
光未然
作者:墨剑飘雨
陶弘景
光未然,原名 ,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 ,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张光年
《黄河大合唱》
代表作:《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
《风雨文谈》
《光未然歌诗选》 等
走近作者
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当时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颂》是第二乐章的歌词。
背景链接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黄河船夫曲
02
黄 河 颂
03
黄河之水天上来
04
黄 水 谣
05
河边对口曲
06
黄 河 怨
07
保 卫 黄 河
08
怒吼吧,黄河
组诗《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课文选自第二乐章《黄河颂》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山巅( ) 劈成( ) 气魄( )
狂澜( ) 浊流( ) 宛转( )
屏障( ) 哺育( ) 澎湃( )
九曲连环( ) 一泻万丈( )
diān
pī
pò
lán
zhuó
wǎn
píng
bǔ
péng pài
xiè
qū
预习检测
多音字
( píng )屏障
( bǐng )屏息凝神
曲
( qiáng )强大
( qiǎng )勉强
( jiàng )倔强
( qū )弯曲
( qǔ )歌曲
强
屏
澎湃:
狂澜:
九曲连环:
摇篮: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形容河流等弯曲。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屏障:
浩浩荡荡: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气魄:
气势;魄力。
预习检测
气魄、气势辨析
同:两词均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派。
异:“气魄”侧重于表示果断且有胆识,
“气势”侧重于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词语辨析
听读诗歌
1.听准字音。
2.听出节奏。
3.听出韵律。
感受诗韵美
1.思考:听完朗读,你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
热血沸腾
壮怀激越
忧国悲壮
感受诗韵美
2.朗读指导
“伟大而又坚强”是中心句,关键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感受强烈的民族精神。
朗诵词的作用:铺垫、总起、引领下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2.朗读指导
第一小节:
如“望、奔、掀、结、奔、劈”等动词,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突出黄河的气势和力度。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2.朗读指导
第二小节:
历史贡献: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
——深情舒缓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2.朗读指导
第三小节: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
——坚定有力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2.朗读指导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四小节:
自然特点:臂膀——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
——激昂高亢
仿照课本示例,自选角度,对诗中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进行批注,来品析黄河的形象。
把握形象美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望
近镜头特写
波涛汹涌
俯瞰全景式总写
蜿蜒曲折
纵向描写
源远流长
横向展开
贯穿中原
把握形象美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直抒胸臆
比喻
摇篮
生命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从地理上看,黄河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军事屏障。
从精神上看,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御敌、兴邦的保障。
比喻
屏障
1.“因河为塞,构建攻防体系的思路。
2.蒙恬河套驻军,抵御匈奴,开发黄河。
1939年被我军俘虏的一名司号兵山田(曾随日军在尝试宋家川渡河)说:“船到河心,每一个浪就是一座大山,船过了一个浪头,我们都吓得一脸煞白,全身发软……”
军事屏障 黄河天险,地理上可做军事屏障
精神屏障 黄河在,家就在,民族、国家就在。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拟人
作者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支流众多,泽被众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反复、直抒胸臆的手法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指作者不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情,通过其他方式来抒发感情,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咏史抒怀)等。
直接抒情: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间接抒情:曹操的《观沧海》、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
思考: 文中三次写“啊!黄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啊!黄河!”把主体部分分为了三个层次。
思考: 文中三次写“啊!黄河!”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
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
朗诵词提纲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文章解析
5.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6.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章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
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
形成自然的韵律。
1.直接抒情,风格雄浑豪迈。
诗人运用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地域广阔的形象,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抒发了对黄河的热爱之情,使全文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写作特色
2.虚实结合。
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融合,赋予自然之物以情感,表现出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种融入审美体验的技法有极强的感染作用,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崇高的美的体验。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课文小结
少年梦中国梦,
黄河魂中国魂!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诵词——赞黄河——伟大坚强
歌词
望黄河
近镜头特写——波涛汹涌
纵向描写——源远流长
俯瞰式描写——蜿蜒曲折
横向描写——贯穿中原
颂黄河
民族摇篮
民族屏障
学黄河——伟大坚强
精神象征
奋斗的精神
不屈的意志
黄河颂
板书
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拓展
有关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3.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
4.九曲黄河十八湾。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保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2.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