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课件(共69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课件(共69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26 21: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末期
两消两现建新壁
后期
点裂数增均两极
形定数清赤道齐
中期
前期
膜仁消失现两体
间期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复制)
有丝分裂细胞的细胞增殖的过程特点:(以植物细胞为例)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温故知新
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可看到飞舞的果蝇。
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少且容易观察,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
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配子的染色体是由体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组合。
2.针对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猜想?
配子可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体细胞
配子
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问题探讨
魏斯曼
(A.Weismann,1834-1914)
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
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受精卵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受精作用
精子
卵细胞
父亲
母亲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46)
(46)
(23)
(23)
(46)
(46)
个体
如果配子的形成与体细胞增殖一样,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结果会怎样?
一、减数分裂的预测
1、场所:雄性生殖器官(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睾丸;其他动物:精巢)
2、时期:特定时期(如:雄性动物性成熟时)
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精细胞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减数
分裂I
减数
分裂II
精细胞
精子
复制
变形
3、精子的形成过程(包含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进行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这两次分裂分别称为减数分裂Ⅰ(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再经过变性,就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
4.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
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一部分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体积增大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完全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体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
末期
后期
中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1) 前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1) 前期
①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性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判断标准:
标准1:减数分裂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标准2:性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1) 前期
② 联会及四分体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1个四分体有____条染色体,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2
1
4
4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1) 前期
③ 交叉互换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称为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2) 中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3) 后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这样,细胞的每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4) 末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就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初级精母细胞
在这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精原细胞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思考:
在减数分裂Ⅰ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减数分裂Ⅰ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
使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可使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再通过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从而增加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6.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1) 前期
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 中期
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动,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5. 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3) 后期
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
(4) 末期
在减数分裂Ⅰ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就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中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6. 变形
减数分裂后,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
精子呈蝌蚪状,分头部和尾部,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
思考:
精细胞的变形对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意义:
变形中,细胞核变为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变形后的精子具备了游向卵细胞并进行受精作用的能力。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 场所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
卵巢位于腹腔内,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在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将发育为卵细胞。
2. 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
复制
减数
分裂Ⅰ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极体
极体
减数
分裂Ⅱ
减数
分裂Ⅱ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 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不久,三个极体就退化消失。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 区别(与精子形成)
① 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
②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也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
③ 形成的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四、减数分裂的概念
1. 概念
减数分裂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原细胞
次级精(卵)原细胞
精(卵)细胞(或极体)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精原细胞→精细胞,卵原细胞→卵细胞。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成熟生殖细胞(配子/精子和卵子)中染色体数是原始生殖细胞(精原/卵原细胞)的一半
▌范围:
▌时期:
▌特点:
▌结果:
减数分裂
2. 与社会的联系
不良环境条件
影响
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影响
生殖细胞形成

气温过低
影响
水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影响
水稻的花粉数量和质量
导致
稻谷减产
预防
灌深水

吸烟
影响
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四、减数分裂的概念
五、联系与应用
一. 概念检测
1. 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 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减少。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
2. 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
分裂的是( )
A. 出现染色单体 B. 同源染色体联会
C. 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D. 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


B
五、联系与应用
一. 概念检测
3. 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
A. 卵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4. 下图所示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识图回答问题。
(1)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种分裂?为什么?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2) 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
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
五、联系与应用
一. 概念检测
4. 下图所示的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识图回答问题。
(3) 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哪几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4) 细胞中包含哪些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中a与a'、b与b' 、c与c' 、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5) 这些细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6) 尝试画出这个细胞的分裂后期图。
A
B
C
D
A
B
C
D
五、联系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1. 下图是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A至D为减数分裂Ⅰ,E和F为减数分裂Ⅱ。图中短线表示长度为5μm。请你说说怎样判断图中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
根据细胞大小,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判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五、联系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2. 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吗?有没有例外?出现例外会造成什么后果?请选择你认为最便捷的途径寻找答案。
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分裂Ⅰ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再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的两极,但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现象。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该个体的性状也是异常的。
五、联系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3. 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精子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头部先进入卵细胞内,精子的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这就保证了遗传物质能够先进入卵细胞;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使精子具备了适于游动的能力;大部分细胞质及多少细胞器被丢弃,避免了受精过程中因为不必要的细胞组分而消耗能量;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可以更好地在受精过程中提供能量。精子变形过程中的以上变化都是为受精提供了保证,是进化的结果。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
制作:刘小英
一、温故
减数分裂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一、温故
减数分裂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1. 表格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前 中 后 末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数
4
4
4
4
4→2
2
4
2
0→8
8
8
8
4
0
0
4→8
8
8
8
4
4
8→4
8→4
2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前 中 后 末
染色体(2N)
染色单体
DNA数(2C)
2N
0→4N
2C→4C
4C
2N
2N
2N
2N→N
N
2N
N
4N
4N
4N
4N→2N
2N
0
0
4C
4C
4C→2C
2C
2C
C
1. 表格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2. 曲线图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2N
N
G1
G2
S




2N
N




染色体
4N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体数目减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细胞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子细胞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
G1
G2
S








染色单体
4N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0→4N
4N
4N
4N
2N
0
0
4N
2N
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体单体
细胞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减半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2. 曲线图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2C)
G1
G2
S








染色单体
4N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2C→4C
4C
4C
4C
2C
2C
C
4C
2C
染色体复制
细胞一分为二
细胞一分为二
2. 曲线图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G1
G2
S








2
1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一条染色上DNA数
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分裂
2. 曲线图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3. 柱状图
G1
G2
S








2N
N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第二极体
4N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DNA数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例题1:在下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
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④和③
0
23
46
69
92
t

0
23
46
69
92
t

0
23
46
69
92
t

0
23
46
69
92
t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图示信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B表示DNA复制
B → C可能包含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时期
C → D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 → E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
0
时期
1
2
DNA含量
A
B
C
D
E
例题2: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水稻的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依次是 ( )
24、12、12和24、12、12
24、24、12和24、12、12
48、24、12和24、24、12
24、12、12和48、24、12
例题3: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如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0
时间
2N
含量
A
B
C
D
E
4N
G
H
I
J
K
M
N
L
P
Q
(设一个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
图中的实线可以表示整个细胞中DNA分子的数量变化
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体单体
CE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并出现互换的现象
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例题4: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数量变化
如图为某二倍体(2n)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同阶段(不连续)单个细胞的核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乙→丙和丙→甲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粒分裂
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互换可发生在戊时期,DNA复制可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丙可以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O
2n
4n
n





核DNA分子
染色体
染色单体
例题5:
三、图像分析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期
前期
前期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中期
中期
中期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三、图像分析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后期
后期
后期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三、图像分析
总结:
(1) 识别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 依据:细胞中有无联会(或与联会有关的后续变化)
② 方法:如果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无,则属于有丝分
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2) 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Ⅱ
① 依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② 方法: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属于有丝分裂;如果无同源染色体,则属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
三、图像分析
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分裂图像分析
三、图像分析
A
B
C
D
判断依据:
细胞质分配
不均等
有同源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如图A)
无同源染色体
次级卵母细胞(如图C)
均等
有同源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如图B)
无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如图D)
三、图像分析
下图为某动物生殖器官中的两个细胞的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甲细胞的下一个时期所对应的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乙细胞中含有4个四分体,其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与乙细胞相比,乙细胞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减半
该动物的生殖器官中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例题1:
三、图像分析
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
在图乙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
图丙中①和②为同源染色体
该器官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4、8




例题2:
三、图像分析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含有染色体单体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该动物是_____(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A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__(时期),该时期细胞染色体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C
B
D
E
F
A、C、D、F
A、B、C
雄性
细胞C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减数分裂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
次级精母细胞
例题3:
1. 目的要求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 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显微镜
3. 方法步骤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现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不同时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根据观察的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减数分裂Ⅰ
前期
减数分裂Ⅰ
前期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分裂Ⅰ
末期
减数分裂Ⅱ
中期
减数分裂Ⅱ
后期
减数分裂Ⅱ
末期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4. 讨 论
1.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怎样判断它对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
例如,在减数分裂Ⅰ中,先后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另外,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处于减数分裂Ⅰ的细胞要明显多余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4. 讨 论
2.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减数分裂Ⅰ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4. 讨 论
3. 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5. 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01
雄性一次产生的雄配子数目多,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02
雄配子产生的过程中是连续分裂的。(雌配子不是连续分裂的,卵子要在受精作用之后菜发生第二次减数分裂)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选择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
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所观察细胞染色体数量不可能为精子的4倍
例题1: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下图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
B.图③所示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
C.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D.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间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例题2: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境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形成5个四分体
B.图乙细胞是观察并分析拟南芥染色体组型的最佳时期
C.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




例题3:
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图A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______形成四分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之间会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其上的基因组合出现改变。
图C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
图B细胞所处时期中,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F所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这些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实践: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下图中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联会
同源染色体非姐
妹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Ⅰ中
48
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2
非同源染色体
例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