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测试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ké)深处。
B.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yìng)急措施。
C.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yǔn)石的撞击。
D.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fèng)。
2.下列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确实检侧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B.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夕大浪。
C.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但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
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
个强有力的证据。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 )
A.特朗普对美国新冠疫情的应对方式,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B.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
D.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发现过斯石英的事实,可以证明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没有发生过
火山活动。
C.斯石英原子间结合得极为致密,不会转化为普通的沙子。
D.“泛大陆”是指板块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的这个大陆。
二、填空题
5.判断标点符号的作用。
(1)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句中的双引号表示 )
(2)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
变得极为致密。(句中的括号表示 )
6.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
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
(2)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称为“泛大陆”。( )
(3)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第 1 页 共 5 页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
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
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
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
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
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
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
是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
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7.“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中的“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
8.“板块构造”理论是什么?
答:
9.什么是“泛大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
11.“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中的“那时”是指什么?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4 题。
大陆滨海一带不仅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还有许多五彩缤纷的珊瑚,特别是在热
带、亚热带海域,那大大小小的珊瑚礁就如同生机勃勃的海底花园,美丽而又富饶。然而近
些年来,世界各地的珊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2019 年 9 月,有数位科学家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联名发表文章,称全世界的
珊瑚礁到 2070 年可能会全部消失。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
珊瑚退化现象,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1998 年、2002 年和 2016 年的 3 次大规模珊瑚
白化事件,更对全球的珊瑚礁造成了严重破坏。据科学家研究证实,目前世界上约有 10%
的珊瑚礁已经完全退化,大约有 60%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到 2030 年,全世界超过 50%
的珊瑚礁可能会遭到破坏。
大面积的珊瑚退化,将引发一连串的环境效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如同森林植被可以防风固沙一样,珊瑚礁这片“海底森林”就是极其重要的天然防波堤。
健康的珊瑚礁能够吸收大约 97%的海浪能量,缓冲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破坏。甚至可以说,
未来海浪增高的主要原因并非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而是珊瑚退化。
珊瑚退化还将威胁其他生物,包括鱼类、海鸟等的生存。例如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里,
第 2 页 共 5 页
地处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一些紧邻城市的海域不仅出现了珊瑚礁大量退化的现
象,而且那些依靠珊瑚礁生存的鱼类也在急剧减少。
除此之外,珊瑚退化还将严重影响沿海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珊瑚退化造成
的鱼类锐减,必将降低海产品的产量。据估计,东南亚地区近 95%的珊瑚礁正遭受威胁,其
中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滨海地区所受威胁最大,数百万人的生活将会因珊瑚退化而遭受严重
影响。
珊瑚虫十分脆弱,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它们喜欢在温暖、清澈、含盐度较低的浅海环
境中生活。目前,全世界发现的造礁珊瑚主要分布于水深不超过 90 米的海底,且水深 20
米以内地带发育最盛,适宜水温为 15℃~29℃,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其生存。如果
水温变化超过 1℃~2℃,或者海水含盐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一些珊瑚物种死亡。
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是个大趋势,所以珊瑚退化的情况也将持续恶化。特别是在厄尔尼
诺现象发生的年份,海洋表层水温超过正常温度,这对珊瑚来说是致命的。一份 2016 年 3
月的研究报告预测,珊瑚退化现象将比以前想象的更加严重,尤其是澳大利亚大堡礁最原始
的北部区域将会受到重大影响。仅仅一年之后,《自然》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在大堡
礁北部海域大约 800 千米的广阔范围内,大量的珊瑚已经在 2016 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温
度过高的海水中死亡。
不仅如此,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产品、人工采集珊瑚和河流注入海洋导致浅海水域的
盐度降低等因素,都对珊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2018 年 3 月,泰国新闻媒体报道称,
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玛雅海湾和望列海湾已经有 80%的珊瑚出现退化现象。究其原因,主要
是游客数量太多,据统计,每天有大约 4000 人或者 200 艘船进出这些景区。
面对全球范围的珊瑚退化现象,人们究竟该怎么做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
学家们通过长期的深入研究,大胆提出了在海底种植珊瑚的想法:科学家们从海洋中采集珊
瑚虫的受精卵进行珊瑚的人工培育,把它们培育成为耐受性强的珊瑚虫幼体,然后再把珊瑚
虫投放到适宜生长的海域;或者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把珊瑚切成细小的断枝,在海底搭建
的人工支架及浮床上进行培育,然后再移植到特定的海域。据媒体报道,以女科学家黄晖为
首的研究团队,已经在我国南海部分海域种植了约 10 万平方米的珊瑚,其中 2016 年底播种
的无性繁殖的珊瑚断枝成活率约 75%。
尽管珊瑚礁生长极其缓慢,通常每年只长几毫米至几厘米,但在海底种植珊瑚的计划给
人类拯救珊瑚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我们坚信,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美丽的珊瑚
王国在不远的将来必将重现光彩。
12.文章围绕珊瑚主要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指出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目.前.世界上约有 10%的珊瑚礁已经完全退化,大约有 60%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到
2030 年,全世界超过 50%的珊瑚礁可.能.会遭到破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5 页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A “壳”是多音字,组词“地壳”时应读 qiào。
2.答案 D A.侧→测。B.夕→汐。C.但→旦。
3.答案 C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悲壮:(声音、诗文等)悲哀而雄壮;
(情节)悲哀而壮烈。
4.答案 C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
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5.答案 (1)特定称谓 (2)解释说明
解析 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引号、括号的常见作用恰当判断即可。
6.答案 (1)举例子 (2)下定义 (3)列数字
解析 理解语句内容,抓住标志性词语,结合常用的说明方法的特点恰当判断。
7.答案 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
所在地而另换地点”,二者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在文中强调
大陆漂浮在海洋上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所以不能与“迁移”互换。
解析 首先要表明观点,回答“不能互换”;然后分析“漂移”与“迁移”的不同含义,并
体会“漂移”与“迁移”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不能互换的原因。
8.答案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
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解析 “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可抓住第二段中的“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
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作答。
9.答案 板块漂移使地球在一段时期内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被称为“泛大
陆”。
解析 可抓住第三段中的关键句“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
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概括作答。
10.答案 逻辑顺序。
解析 本选文主要说明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结合选文内容可知,使用的是逻
辑顺序。
11.答案 最后一次泛大陆时期。
解析 题干要求答出“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的“那时”的指代意义。可结合前文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
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分析
作答。
12.答案 ①珊瑚退化现象严重;②珊瑚退化带来的危害;③珊瑚退化的原因;④珊瑚退化
的防治方法。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内容,找出关键的句段;
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从全文来看,第一段中的“世界各地的珊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现象”作为关键内容可提取出来,并且第二段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说明,表明“珊瑚退化现
象严重”;第三段“大面积的珊瑚退化,将引发一连串的环境效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灾
难”是关键内容,并且第四段到第六段对其进行了具体说明,表明“珊瑚退化带来的危害”;
从第七段到第九段,可找到“就会导致一些珊瑚物种死亡”“大量珊瑚已经在……温度过高
的海水中死亡”“究其原因”这些关键内容,从而概括出“珊瑚退化的原因”;从第十段中的
“面对全球范围的珊瑚退化现象,人们究竟该怎么做呢?”及下文可概括出“珊瑚退化的防
第 4 页 共 5 页
治方法”这一内容。
13.答案 举例子、列数字。
(示例 1)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黄晖的研究团队”为例,说明了在海底种
植珊瑚的可行性。(答“以‘2016 年底的播种情况’为例”也可)
(示例 2)“10 万平方米”“75%”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们在海底种植珊
瑚的面积及其成活率。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回答第一问,在了解各种
说明方法的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从“据媒体报道,以女科学家
黄晖为首的研究团队……其中 2016 年底播种的无性繁殖的珊瑚断枝成活率约 75%”可看出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约 10 万平方米”,“75%”这些数字可分析出运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由此可以得出第一问的答案。然后回答第二问,题干要求“任选一种分析其作
用”,即任意选择一个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出其作用即可。
14.答案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目前”从时间上对珊瑚礁退化的现象作了限定,
表意更准确。“可能”表猜测,说法不绝对。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
用。结合语境可知,“目前”从时间上起限制作用,表意准确;“可能”用在“会”之前,表
猜测。从去掉这两个词后的影响可分析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据此归纳出答案即可。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