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同步练习(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7 19: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
测试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páo)欲放。
B.狂风骤.(zhòu)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C.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diāo)零了。
D.还在襁褓.(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B.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园其说的。
C.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
D.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
B.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
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
C.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D.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
拢。
4.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C.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
D.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二、填空题
5.顾拜旦, 国 家、社会活动家,现代 运动创始人。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
5 年前,在巴黎,在 1894 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
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0 周年。5 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
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
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
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
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
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
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
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
第 1 页 共 6 页
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
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
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
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
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
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
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
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自身。请想象一下,当
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
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
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
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
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
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
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我们
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
者逐渐融合为一体。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
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先生们,这 25 年来
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若这敬意是针对我
这建筑师而来的话,那我着实愧不敢当。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
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
词,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之前我曾提及 1914 年 6 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
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一项运动,倘若只
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
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
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
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
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
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
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
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
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
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
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
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6.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6 页
7.从文中看,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五段画线部分“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中的“其”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说明顾拜旦提倡的
是一种什么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 江苏南京建邺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1—13 题。
[材料一]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
得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人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
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
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在大学整整四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
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是谁呢?他就是我。
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那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首先就把自己看扁了。
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
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这种
害怕阻挡了我所有本来应该在大学发生的各种感情上的美好。
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女生呢?就算你
被女生拒绝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吗?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
的人我们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
也许还能抓到他生活中本来不属于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
会。因为自卑,所以你就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
抱着讽刺打击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
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作为一个北大的快要成为教授的老师,马上换成穿着破军大衣,
拎着糨糊桶,专门到北大里面去贴小广告的人,我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想这可都是我
的学生啊。果不其然学生就过来了:“哎?俞老师,你在这贴广告啊。”我说:“是,我从
北大出去自己办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我突
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一种贬低的眼神在看我,学生只是说,俞老师我来帮你贴,而且
说,我不光帮你贴,我还在这看着,不让别人给它盖上。逐渐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
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也正是有了这样慢慢不断增加的勇气,
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来。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最近这几天正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的朋友之一马云,他就比我伟
大很多。马云跟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不是长相上相似,大家都知道,这个长相上还是有
差距的,他长得比较有特色。
第 3 页 共 6 页
我们俩都高考考了三年,我考进了北大的本科,他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
上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如何,我应该显得比他更加优秀。但是一个人的优秀并不
是因为你考上了北大就优秀了,并不是因为你上了哈佛就优秀了,也并不会因为你长相好看
而优秀。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
求那种火热的激情。马云身上这两条全部存在。
如果说在我们那个时候,马云能成功,李彦宏能成功,马化腾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
我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更加丰富一百
倍,你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我们要有勇气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上,只
有你往前走的脚步你自己能够听见。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想一下: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
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
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如果是这
样的话,请同学们勇敢地对你们的恐惧和勇敢地对别人的眼神,说一声 No!Because I am
myself。
(选自俞敏洪《我是演说家》)
[材料二]
(莫言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
故事的开端。”对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启了莫言此次文学讲座的内容。)
…………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
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
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
很快地,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
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
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
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
笑。
…………
(选自莫言《讲故事的人》)
11.有人说,“好的演讲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演讲,顾名思义就是带有表演的讲话,请为[材料一]画线部分设计一个表演动作,并
交代设计意图。
设计的动作:_________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材料中的演讲获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请结合内容分析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6 页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A 苞 bāo。
2.答案 B 园→圆。
3.答案 C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不能用来称自己的父亲。
4.答案 A 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5.答案 法 教育 奥林匹克
解析 平时应多积累和识记文学常识。
6.答案 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指运动员欣赏自己做出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运动员自得其
乐。而奥林匹克主义超越一般的体育运动,将运动员内心的快乐与大自然的乐趣、艺术的奔
放融合在一起来感染人、鼓舞人,带给人们的是美感、荣誉感。
解析 本题可从文中筛选关键句子,提取有效信息作答。从“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
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
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可以看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
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从“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
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
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自身”“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融为一体”等内容可以看出一般
的体育运动只能带给运动员 “只涉及自身”的快乐感,而奥林匹克主义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荣誉感。
7.答案 ①人类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②青少年往往为呆板、复杂的教学方法,放
纵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解析 根据关键句“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可知,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出现在第五段,根据句中代词“这”的提示可知,应在该句
之前筛选信息。
8.答案 “其”指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
观靠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
解析 代词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直接从
原文中找出指代内容的。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通读句子后
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结合“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之前的内容来分析,
“其”指的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
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
9.答案 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运动,更应该是一种
大众性的运动。因此,顾拜旦提倡的是“面向大众”的观念,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
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解析 仔细阅读选文第六段中的“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
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
面向大众”,这几句话表明顾拜旦对前面的说法“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持否定态
度,他的观点是“它必须要面向大众”,使奥林匹克成为全人类的运动。
10.答案 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
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根据结尾部分“奥林匹克精神致力
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
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作答即可。
11.答案 ①俞敏洪开头站在听众的角度分析,换位思考,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演讲中加
第 5 页 共 6 页
入自嘲,幽默风趣,使气氛轻松,并将听众与演讲者进行对比,开门见山,引出演讲的中心
论点——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于尝试。②莫言的演讲从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女儿的出生谈起,
不仅表达了对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喜得贵子的美好祝愿,并且提出“这是一个美好故事的开
端”,切合主题,巧妙地引出演讲《讲故事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不同演讲开头的好处。[材料一]俞敏洪演讲的时候,站在听众的角度
分析,提出一些设想,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且继续提出,重点不在于有没有演讲才能,
而在于敢不敢上台演讲,将听众与演讲者进行对比,开门见山,引出演讲的核心论点:在生
活中我们要敢于尝试。[材料二]莫言的风格区别于前者,从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女儿的出
生谈起,开篇表达了对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喜得贵子的美好祝愿;同时提出“这是一个美好
故事的开端”,由“美好故事”巧妙地引出演讲《讲故事的人》。
12.答案 设计的动作:伸手前指,摆手拒绝,然后拍自己胸脯。 意图:伸手,摆手,动
作干脆,体现出坚决的态度;拍自己胸脯强调自己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使情感表达更直接、
饱满,更具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演讲时手势动作的设计能力。这类题比较灵活,需要分析演讲稿当中对应
的句段主要想表达什么,从而设计相应的手势。根据“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
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可知,原文中作者强调不要在意
别人的眼光,要敢于拒绝别人对自己的不好的看法,可以伸手前指并摆手表示拒绝,动作干
脆,体现出坚决的态度;根据“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
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可知,演讲者鼓励观众要
相信自己,因此讲“Because I am myself”时可以有一个拍自己胸脯的动作,强调自己的追求
才是最重要的。
13.答案 ①俞敏洪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始演讲,引出主题,开门见山,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在演讲的过程当中,语言风格风趣幽默,敢于自嘲,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逻辑清晰,
从自身经历出发进行反思,并且和自己的朋友马云进行了比较;演讲结尾向大家提出号召,
振奋人心。②莫言的演讲以给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头,富有感染力;结合了听众的身份和生
活实际,更易获得听众的好感;在演讲过程中,莫言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活泼有
趣, 能引起观众共鸣;在故事中莫言增加了许多生动的细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能激
发听众的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写作技巧的探究能力。作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演讲效果收效颇佳
的原因,可以从演讲的开头和结尾、演讲的内容、演讲的语言风格、演讲的互动效果等方面
入手。比如,从开头来看,根据“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
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得更好”可知,俞敏洪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始演讲,开门见山,
引出主题;根据“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
端”可知,莫言的演讲以给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头,富有感染力。再如,从演讲内容来看,
俞敏洪的演讲,既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有和马云的比较;莫言的演讲既有自己小时候的
亲身经历,还增加了许多生动的细节。两篇演讲的内容都生动具体,富有吸引力。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