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产业转移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40%。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图4.23)42%。21世纪初,美国市场上品牌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
【思考题】
【活动】产业转移
结合课本76-78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3.产业转移有哪些类型?
【活动】产业转移
1.什么是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相对发达区域区
欠发达区域区
2.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什么?
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生产利润减少
产品销售市场改变,
扩大市场面临障碍
根本原因
产业转移
获取最大利润
最终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推
力
拉
力
3.产业转移有哪些类型?
【活动】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区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国内产业转移:
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加工环节利润最低
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或生产环节的产业:
●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进行产业的设计和营销
●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进行产业的加工,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拓展】产品生产过程与环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
1.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制鞋业属于哪一类型的产业?
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策等。
【活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谓至关重要。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促使全球制鞋业中心逐步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
【活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韩国制鞋企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的原因:
一是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减弱;
二是我国沿海地区政策优势提升,相比韩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同时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生产利润减少
产品销售市场改变,
扩大市场面临障碍
根本原因
产业转移
扩大销售市场
获取最大利润
最终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
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技术等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生产要素
劳动力:般情况下,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原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转移方向)。
图4.24为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如果你是企业家,你更倾向于哪里布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市场
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如贸易壁垒等,原因)。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转移方向)。
市场不断变化,因此产业承接地会发生变化。
右图为我国汽车销售和与其它国家对比图,分析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其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阅读课本P78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企业多为制鞋等企业?
2.为什么新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沿线?
3.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活动】埃塞俄比亚的鞋厂
1.为什么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企业多为制鞋等企业
制鞋等企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在埃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2.为什么新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沿线
分布在铁路沿线,交通便利,且吉布提为沿海国家,已形成海陆联运,有利于拓展欧洲市场。
3.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①欧美国家对产自我国和来自非洲的许多工业产品的政策差异性(如关税政策和限量政策)
②埃塞俄比亚开放和推进工业化进程采取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地价、税收,基础设施等)
【活动】埃塞俄比亚的鞋厂
政策: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原因)。
产业转出区:政府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调节市场机制,或通过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产业承接区:政府通过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以降低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政策
生产要素成本变化
劳动力、土地、资本、
资源、技术、基础建设等
市场条件变化
市场条件发生变化,
会导致产品销售成本的变化
软环境变化
区域的优惠政策、国际经济形式、
投资环境、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其他
环境污染、运输成本等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企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导因素因产业类型而异。
产业转移2
第一次产业转移
20世纪50—60年代
第二次产业转移
20世纪60—80年代
第三次产业转移
20世纪80—90年代
产业转移的进程
第二次大战后,
全球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美国在确立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后,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欧洲、日本转移。
科技革命推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加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推动产业提升,将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转移。
美
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引进大量的美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轻纺工业,推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纺织等工业逐渐转移到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地区。
20世纪70年代, 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到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地区。
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都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逐渐向要向中国东部沿海、泰国、马来西亚、非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转移。①对外开放政策、②充足的劳动力、③广阔的市场。
21世纪以来,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逐渐转移到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束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
产业转移的进程(课本P78-79)
【活动】产业转移的进程(课本P78-79)
1.日本经历的三次产业转移按照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分别的产业有何特点?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三高:高污染、高消耗、高能耗)的产业。
2.伴随着每次产业转移,日本的主导产业随时间推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3.归纳产业转移的一般时空规律。
4.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活动】产业转移的进程(课本P78-79)
时间: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再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
空间: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而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价格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较多资本投入,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亦称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结构中,技术、知识所占比重大、科研费用高、
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增长速度快。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资本+技术密集型
低附加值产业
高附加值产业
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
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出区
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韩国从1973年开始转入日本的重化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日本同样的工业化大约少5年时间。
思考: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有什么好处?
答: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24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承接区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
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承接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承接区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转出国或地区: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转入国或地区:缓解就业压力。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承接区
承接区
转出区
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促进移出国家或地区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改善移出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减少资源消耗,改善民生质量;
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产业的移出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常常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同时影响着迁入人口的数量,并对迁入人口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出区
促进产业升级。移入国家或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移出的产业,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减少人口外迁。
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城镇化
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移入加大了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承接区
转出区
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承接区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于粮棉争地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目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2016年,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近年来,新疆棉纺纱锭的产能增长迅速,但在新疆本地转化为棉布的比例很低。2016年,新疆产布1.76亿米,仅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棉纺织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环节。
2014年7月以来,新疆连续出台多个文件,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 (2014一2023年)》,以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并且布局了多个纺织城或工业区。另外,“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打通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本P81)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
新疆作为优质棉花重要产区,生产原料充足,原料运输成本低;
社会经济有利条件:政策优势,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低。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本P81)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①纺织业向外转移,可使东部地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②可以减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发达地区,降低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本P81)
对西部地区:
①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 有助于西部地区以棉花为原料,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经济发展。
③ 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④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本P81)
困难:
① 基础设施不完善;
② 政策及政府服务不够完善;
③ 产业基础薄弱,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④ 当地市场较小,且距离东部市场较远。
解决方案:
①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
② 完善服务与政策,打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③ 加强东西部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入,提高产品质量;
④ 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