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来讲故事。
2.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写错了字怎么办?现在可以用橡皮擦。
可是,如果是自己画的画弄脏了,怎么办呢?
2、解释课题。读准后鼻音。
学习画,外面像边框,里面是图画。跟着老师书空笔顺。
二、预习交流
1、通过预习,说说自己的发现,玲玲的画前后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后面多了一只小花狗。
3、为什么要加上小花狗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
三、理清变化
1、自读课文,思考玲玲的画分别是怎样的画?
2、交流。准备评奖的画,弄脏的画、添了了小花狗的画。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画在变,玲玲的心情也在变。
圈画表示心情的词语:得意、伤心、满意。
板书词语。
四、指导朗读
1、既然玲玲的心情是不断变化,接下来就看你们能否用朗读来告诉我。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理解“”端详“,仔细地看。读得慢一点。
幅,原来是指布帛的宽度,所以左边是巾。拓展春节贴的“福”。
学习“评奖”,说明这幅画很重要,可以重读。
3、指导朗读2-4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发现和前一课的第三小节写话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板书:xxx:“……。”
“……。”xxx
“……。”
我们也尝试这样说一说。
例如:费老师说:“上课要认真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费老师说。
“上课要认真听讲。”
“啪的一声”快读,读出惊吓。
采访:你怎么这么伤心啊?因为画弄脏了,不能参加比赛了。心血白费了。另画一张来不及了。
(尽量让学生完整表达,而不是只了解一点原因。)
及:笔顺。
4、指导朗读5-7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互相指出优缺点。
交流展示。
夸夸别人家的爸爸。
5、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
想了想,慢读,表示她在爸爸的启发下思考的过程。
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慢读。
采访:你怎么笑了?对自己的画很满意。对自己想出的解决办法也很满意。感谢爸爸给予的提示。
五、明白道理
1、这件事情给玲玲带来了心情变化,也给她带来了生活中的小哲理。
2、自读第九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3、交流讨论。
例如没带语文书,课上就和同桌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回去后补全笔记,等于再次复习巩固。
4、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读、背。
当生活中遇到坏事的时候,你就能想起玲玲爸爸的教导,多动脑筋,让坏事变成好事。慢慢地,你就拥有了生活的智慧,许多事情都难不倒你。
六、讲讲故事
1、说说自己准备怎么讲故事?依托心情变化。
2、自己练习。
3、个别展示,点评。
不是背书,可以增加或减少语言。心情变化、爸爸关键的话语不能少。可以加上动作。
4、同桌练习,讲得好,点个赞。
七、写字
1、读词语。说说哪个最难记?同学做小老师。
2、写字,重点指导奖、纸、报
奖:上下结构要写扁,大字一横拉拉长,一撇出头要变短。
纸:左边撇折要堆齐,右边不能丢纸屑。
报:横撇对齐横折钩,一捺拉平伸出脚。
作业:
1、讲故事
2、读《拓展阅读》相应文章,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和同学交流或问老师、父母。
3、父母曾教给你哪些生活哲理?可以做成小书签送给朋友,并告诉她你的体会。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多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