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序性+有趣性),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
2.结合图片和文字想象和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培养对黄山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图片和文字想象和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培养对黄山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寻找信息,导入奇石
1、祖国的美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黄山欣赏一番那里的奇石。
2、出示课题,朗读。
3、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地理位置(在哪里)。理解中外闻名。地图上指一指南部,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黄山景色特点。理解秀丽神奇,秀丽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景色,还能用来形容人和写的字。
指导朗读,理解尤其。造句。
二、理清文脉,找出奇石。
1、朗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几种奇石,用笔圈出来。
2、交流,朗读奇石名称。
3、如果让你给他们分类,你会怎么分?
教学详略。
三、细读文字,了解“奇石”
1、自由朗读2-5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这四种奇石分别“奇”在哪?
2、仙桃石
朗读第二自然段。
从哪儿飞来的大桃子?这里面肯定还藏着一个故事,谁来猜一猜。
结合孙悟空、皇母娘娘的蟠桃园想象。
3、猴子观海
理解“陡峭”:双手做动作表示,比一比,谁的山峰陡峭,黑板上简笔画,用语言描述。朗读第一句。
你发现这一句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猴子”加了双引号,为什么?
圈出猴子的动作,模仿做一做,谁演得最像?为什么?评价从动作到眼神。理解翻滚的云海。
朗读第二自然段。
比一比,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名字—样子,样子—名字
4、仙人指路
属于哪一种?名字—样子。
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做动作。
“真像”换个词,不会可以到前面找一找。
看课后三幅图,你能用它们说一说吗?
就说“天狗石”吧,它好像是被上天派下来看守这片山林的天狗,静静地蹲在山头,抬着脑袋,认真地望着前方,仿佛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立刻去查看。
“神农采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神农攀爬在陡峭的山峰上,背着背篓正在采药呢!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孔雀”。它孤傲地站在树丛中,长长的尾巴悠然地垂到地面上,好像正在等待另一孔雀过来,再开屏比美。这就是有趣的“孔雀等开屏”。
可以让学生起不同的名字。
5、金鸡叫天都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读读第五自然段。
理解金光闪闪。描述自己见过的雄鸡模样。
“就变成了”换成“好像、真像”读一读。
做动作。
理解著名。
四、迁移方法,仿说奇石
1、朗读第五自然段,这里略写了三种奇石,你能模仿上面2-5自然段的写法说说其中一种吗?
2、学生模仿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补充完善。
3、山上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没有名字,等你
五、积累词汇,表达运用
1、朗读课后第三题词语
2、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景物。
以校园美景为示范:我们的校园风景如画,进门处的锦鲤池则是一支独秀,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池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到游鱼自由自在地玩耍。一次寻桂花途中,还有幸见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旁边假山矗立,流水潺潺,好像从没有干涸的时候,让池中的小鱼更加欢畅。还有一丛丛翠竹掩映在假山之后,为这处美景更增添了生机。
学生说话练习,教师指导。
3、总结:在日常阅读中,相信大家一定能积累了更多的词语,如果能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就可以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六、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朗读词语,说说识记有困难的生字。交流讨论,互相帮助。
2、书写指导,重点:部、巨、每。
3、学生书写,点评修改。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多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