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昏”“泡”等生字,通过情境创设理解“昏头昏脑”等词语,能正确书写“屁”“尿”“屎”三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发现句子的内部联系,试着用“但”进行句式表达。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和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并借助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 读准课题:今天来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童话,一起读课题。
2. 读好课题,师示范读。
3. 再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初次读文,要求读正确
1. 初读要求:认真读课文,把它读正确,并把难读的词语划出来,多读几遍。
2. 核对自然段序号。
3. 交流难读的词语,随机指导。
4. 词语集中复现,重点指导:
屁股、一泡尿、屎壳郎
(1)指名读词语。
(2)教学“屁股”:股在这个词语里读作轻声。
(3)教学多音字“泡”
拓展:我们还可以说“一泡茶”。原来当泡做量词的时候,读第一声。
昏头昏脑、大婶、使劲 (读准前鼻音)
摇摇晃晃、撞伤 (读准后鼻音)
5. 指导句子朗读
(1)方法给予,读好第一句: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①指名读
②教师范读:标点处停一停,但是句子这么长,光在标点停顿还不够。
③再次指名读
(2)方法迁移,读好第二句: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所以,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你就一定能找到我!
(3)方法巩固,齐读第三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
(二)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再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板块
1. 交流:那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呢?我们来找一找课文中小虫子们的不同答案。
2. 学生反馈所找到的信息,教师帮助提炼梳理:有的小虫子认为,一点儿都不好。有的小虫子却认为真不错。
三、细读课文,学习语言
课文一开始就在写“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自己练练,读好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
2. 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那到底不好在哪呢?边读边想每句话在写什么?
1. 教学第一句:指名读。想一想这句话在写什么?
预设:我们的屁股会被苍耳刺痛。
2. 提炼第二句的重要信息
(1)方法迁移:请你用同样的方法再读读第二、三、四这三句话,把每句话中最重要的信息找出来。
预设:我们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被淹得昏头昏脑。
(2)教学昏头昏脑:小虫子,小虫子,你们都蹦进这很深很深的水里了,你觉得——?是呀,你们都被水淹得——昏头昏脑。我们也可以说是晕头转向。
(3)句子朗读:这种感觉多难受呀,你能读一读吗?
3. 提炼第三句的重要信息
(1)那第三句话中的重要信息,你找出来了吗?
预设:深水是小狗的一泡尿。
(2)齐读。
4. 齐读第二、三两句:先要读出难受,再来读出有趣。
5. 自由读第四句,交流:
(1)这句话先写什么?
出示图片:你抓住了最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毛茸茸的小鸟。读好短语。
(2)后半句在写什么?(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①情境创设,说说理由: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呢?
②发现句子结构:前半句在写孩子们都喜欢毛茸茸的小鸟,而后半句却写小虫子都不喜欢小鸟,课文用了一个字把这两部分连在了一起,那就是但。
③指名朗读: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3)句式拓展
其实小虫子不单单怕小鸟,它还怕——图片:小鸡,小青蛙。那你能用上“但”来说一说吗?
(4)小虫子不喜欢小鸟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交流:因为它怕被小鸟吃掉。
四、书写指导
书写“屁”、“尿”、“屎”
1. 读准这三个字。
2. 交流这三个字的相同之处。(尸字旁,半包围)
3. 师范写“屁”。其他两个字,试着用上同样的方法,自己描一个,写一个。
五、 回归整体,再理文脉
是呀,第二自然段写了当一只小虫子一点都不好的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回读文本,提升表达
1. 自己读读一、二自然段。
2. 借助思维导图,提升表达:谁能看着黑板上的词语,把当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的原因用自己话来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