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6 20: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和词串,体会诗歌压韵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诗歌的主要故事和人物,领会延安精神的内含和现代意义。
3.通过品读诗歌,发现诗歌创作特点,学习运用排比等手法,创作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诗歌的主要故事和人物,领会延安精神的内含和现代意义。
2.通过品读诗歌,发现诗歌创作特点,学习运用排比等手法,创作诗歌。
【教学流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通过三首爱国诗,少年恩来立志报国和梅兰芳蓄须明志等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今天汤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回到革命的摇篮,回到那让人难以忘怀的革命岁月。
1.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谁能结合查阅的资料介绍延安。(指名2人说)
3.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要问?(追寻什么?什么是延安精神?)过渡:当时延安生活很艰苦,各地进步青年却纷纷奔向延安,他们在追寻什么?让我们带上这些问题一起跟随作者走近延安。
板块二:初读诗歌,梳理段意。
(一)读准字音
1. (出示表示不同时代特征的词语) 镢头 茅屋 窑洞 土炕 雨后春笋 满目琳琅 灿烂辉煌
师:课前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谁来读?(指名读)生读,镢头“头” 读成了第四声,纠错头读轻声。琳读前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打结。(学生自由读)
总结:读了几遍。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
(二)读出韵味
师: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古诗词讲究韵律美,现代诗有的也讲究押韵,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没人回答师读第一节,故意在追寻昔日的春光的“光”、追寻雨露和太阳的“阳”上拖音,重读了。板书标出韵母ang,生指出押的是ang韵。
师:请大家找出每句话最后一个字带有ang的字。 学生圈画,交流对照。
师:这些字就是诗的韵脚,找出了诗歌的韵脚,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齐读。
师:找到了韵脚,相信大家一定可以读出诗歌的韵律之美。(学生齐读)
读出了诗歌的韵律,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试着读懂它。
(三)梳理段意
出示段意: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现代化生活需要延安精神、时代呼唤延安精神。师:这是作者通过诗歌想表达的内容,你能在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分别对应的哪些段落吗?(生找一找)
生:对延安精神的追寻(1-2)、现代化生活需要延安精神(3-4)、时代呼唤延安精神(5-6)
板块三:合作探讨,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单、查阅资料、质疑、批注的方法,理解诗意。
过渡:你们看这首诗写追寻延安精神、呼唤延安精神,究竟什么是延安精神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师:下面我们进入小组合作吧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4-5人一组,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
2.交流自己的疑问,互帮互助,解决问题。
3.说一说这小节的意思 ,注意倾听和交流。自由读,齐读要求。学生交流。师:小组交流时,用上预习单上的小妙招,在每小节后写一写批注,交流自己的想法,说不定能激起不一样的智慧火花呢。(学生交流)交流分享
(一)学习第一部分师:哪些同学关注了第一部分?(生举手)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这时候又一次没有一个人举手。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部分。指名读。
出示第一节: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像燕子追寻春光,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师:像燕子追寻春光,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你能把这种迫切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还有谁把追寻的迫切读出来。 齐读。
师:我感受到了你们追寻的迫切?你们追寻什么这么迫切呢?(板书:追寻)出示第二节。
师:第二节有四个追寻,去了哪些地方?
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圈画。
师:能结合学习单说说这些地方的特别之处吗?
生1: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延河是长征的起点,是革命根据地。
师:你说出了地理位置。
生2: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
师:你能够结合资料搜集信息了。讲延河叮呼的流水实际是讲难忘的革命岁月。(出示课件)
生3:枣园: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曾经在此居住,枣园前有一棵梨树。《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师:你点明了它的地理位置。
生4:枣园梨子的清香是指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板书:革命岁月)
师:你说出了它的实际意思。毛主席在这里创作了《为人民服务》,讲枣园梨花的清香象征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出示课件,板书:无私奉献)
生5: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师:这是他的地理位置。
生6:它象征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师:你能够结合批注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5: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如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师:你学会了查资料。
生6:讲杨家岭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师: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团结合作,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决定。杨家岭象征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板书:团结合作)
师:原来,他们追寻的是——
生: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师:这些精神就是延安精神。(板书:延安精神)
师:出示南泥湾的图片。过渡描述: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封锁了根据地,八路军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学习三、四节
1. 过渡:穿越时空,70年后今天我们早已走出了那片根据地,而延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读?(读出自豪感)
师:关注了第二部分的小组有哪些?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吗? 第三次没有一人举手。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一排排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师:第四节中还有?
生: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唱出美妙的交响乐。
师揭示:写家用电器、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就是写现代化的中国。你们看,这就是宇宙飞船,它能把航天员和货物运向太空。
出示图片:这是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以运行400公里,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上海。
出示图片:这是嫦娥五号,今天早晨4、5点发射成功了。 我们生活在富强、繁荣的现代化中国,能忘记过去吗?(不能)出示:“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男女生读对比句)
师:这两句话表示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一起读出怀念。齐读。
师:作者真正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生:过去。
师:过去如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指的就是贫穷落后的生活条件。那丢不了、忘不掉的究竟是什么?
生:延安精神
师:通过第二小节的了解,我们知道:延安精神就是。
生: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革命精神。
师:破旧的茅屋,温热的土炕,在恶劣的条件下,我们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了这样一个富强、繁荣的新中国。未来我们还要从辉煌走向辉煌。我们忘不了、不能丢的依然是延安精神。
学习第七节。师:延安精神如此重要,齐读。
师引读: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总结:让我们,追寻“延安精神”的足迹,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