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2章 第二节
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朱鹮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这也是当时全球发现的唯一的朱鹮野生种群。随后我国展开了对朱鹮的拯救保护,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朱鹮种群数量已超过2000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只。那么,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朱鹮
1.引起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分别是如何起作用的?
2.制约蝗虫种群密度增大的因素有哪些?
蝗虫
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
(作用强弱与种群密度无关的调节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
(作用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变化的调节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食物
旅鼠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消长
食物会受种群密度的影响。例如,旅鼠过多时,大量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食物匮乏,种群数量因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的数量也随之恢复过来。
密度制约因素-生殖力
锥体螺
生殖力会受种群密度的影响。例如,池塘内的锥体螺在低密度时产卵多,高密度时产卵就少。这也可能是由密度高时食物匮乏或某些其他因素的作用引起的。
密度制约因素-抑制物的分泌
多种生物有分泌抑制物来调节种群密度的能力。例如,蝌蚪在种群密度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者增加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树有自毒现象,密度高时能自行降低其数量。细菌也有类似的情况。密度降低时,这些代谢物少,就不足以起抑制作用,因而种群密度又增大。
密度制约因素-疾病、寄生物等
疾病、寄生物等是限制高密度种群的重要因素。种群密度越高,流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越容易蔓延,结果个体死亡多,种群密度降低。种群密度降低后,疾病又不容易传播了,种群密度逐渐恢复。
密度制约因素
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律的波动与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有关。当种群数量的增长超过环境的负载能力时,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增强,死亡率增加,把种群数量压到满载以下。当种群数量在负载能力以下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减弱,种群数量增长。
非密度制约因素-气候因素、人的活动
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动往往与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是猛烈的、灾难性的。当某些非密度制约因素发生巨大变化或因人的活动(如使用杀虫剂)而使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时,食物因素等密度制约因素就不再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此时种群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种群数量会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非密度制约因素本身对种群数量没有反馈作用,但可通过密度制约因素的反馈机制来调节种群数量。
非密度制约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数量
例题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生物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有关
B.气候对种群数量变化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无关
C.种群的“S”型增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捕食者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是一个反馈过程
C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
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
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
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种内斗争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例题
D
应用
掌握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对有效防治虫害有重要意义。例如,草地螟是一种农业常见害虫,成虫喜食花蜜。应该在做好春季越冬幼虫存活率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温湿度、蜜源植物等数据对迁入的蛾量及雌蛾卵巢发育程度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从而制定出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措施,降低害虫的危害。
草地螟
应用
针对蝗灾的治理、白头叶猴和朱鹮种群数量的恢复,都是通过研究相关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才做出了科学的指导。
白头叶猴
蝗灾
开阔眼界
每年5-6月,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都会出现奇特的景观。树干上、小溪边、台阶旁,到处都有蝴蝶盘旋逗留,其中主要是箭环蝶。蝴蝶是非常脆弱的生物,但马鞍底气候适宜,植物繁茂,生态良好,为蝴蝶生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条件。据统计,2016年金平蝴蝶的数量超过了2亿只。
金平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