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3 反应热 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考点各个击破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能量图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图像
能量关系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微观解释 断开化学键要 能量,形成化学键要 能量
说明 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
2.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举例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常见类型 一般的分解反应 燃烧、中和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氧气(水、酸)的反应,氧化物与水
举例 2H2O2H2↑+O2↑CaCO3CO2↑+ CaOC+H2O(g)CO+H2C+CO22CO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H2+O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2Al2Fe+Al2O32Na+2H2O2NaOH+H2↑Mg+2HClMgCl2+H2↑SO3+H2OH2SO4CaO+H2OCa(OH)2
3. 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
吸热过程 放热过程
举例 断开化学键碘升华(固→气)液氨汽化(液→气)冰→水→水蒸气(固→液→气)铵盐溶于水 形成化学键水蒸气液化(气→液)水结冰(液→固)浓硫酸溶于水强碱溶于水
例1 (2021·江苏学测)分解水获得H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解水属于吸热反应
B. 断开H—O键放出能量
C. 形成H—H键吸收能量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例2 (2020·江苏学测)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镁条与盐酸反应 D. 冰融化成水
原电池原理
1. 原电池
能量转换 原电池是将 能转变为 的装置
装置图
电极材料 一般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不一定都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碳棒、金属氧化物、惰性电极等
特别提醒 ① 导线、两电极中 与电解质溶液中 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② “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线”,离子不进入电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2.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负极 正极
电子流出的电极 电子流入的电极
失去电子的电极 得到电子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较活泼金属的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的电极
阴离子移向的电极 阳离子移向的电极
通入燃料的电极 通入氧气的电极(助燃)
金属质量减少的电极 质量增加或有气体生成的电极
例3 (2021·江苏学测)某兴趣小组模拟纸电池进行实验(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Zn为正极
B. 工作时Cu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工作时电子经外电路由Cu流向Zn
D. 工作一段时间后Cu电极质量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公式、单位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外因 温度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 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浓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压强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其他 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反应速率
3.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可逆反应平衡状态(反应限度)的判定
反应速率 v(正)=v(逆)≠0
浓度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不要求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百分含量 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颜色 对于有颜色的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化学键 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4. 化学平衡
(1) 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改变的状态。
(2) 平衡特点
(3) 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 ,各组分的 ]
(4) 常考有关速率、限度举例[按n(SO2)∶n(O2)=2∶1,2SO2(g)+O2(g)2SO3(g)]
举 例 正误 解 释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降低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c(SO2)∶c(O2)∶c(SO3)=2∶1∶2,反应达平衡 × 各组分浓度不变才是平衡状态
经充分反应,SO2的转化率为100% × 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加入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 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 达到平衡时v(正)=v(逆)≠0
例4 (2021·江苏学测)水-碳催化制氢的反应为C+H2OH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增大压强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B. 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 达到化学平衡时,H2O全部转化为H2
达标巩固检测
【考向1 反应热】
1. (2019·江苏学测)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B.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D.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2. (2018·江苏学测)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 )
A. 甲烷燃烧 B. 碳酸钙分解
C. 液氨汽化 D. 化学键断裂
3. (2017·江苏学测)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 )
A. 冰的融化 B. 水的分解
C. 硝酸铵溶于水 D. 浓硫酸稀释
4. (2016·江苏学测)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镁的燃烧反应 B.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 水的分解反应 D. 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5. (2015·江苏学测)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
A. 汽油燃烧 B. 氨气液化
C. 碳酸钙分解 D. 浓硫酸稀释
6. (2022·连云港学测合格考)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生石灰和水反应
C.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D. 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反应
7. (2022·盐城学测合格考)先进的甲醇蒸气重整-变压吸附技术可得到高浓度CO2混合气、H2,化学反应原理是CH3OH+H2OCO2+3H2,其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形成H—H键放出能量
D. 断开H—C键放出能量
8. (2022·南京学测合格考)下列过程有热量放出的是 ( )
A. 断开氢气中的H-H键
B. C与H2O(g)反应
C.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D. Na与H2O反应
9. (2022·扬州学测合格考)在人体内,O2与葡萄糖反应生成H2O和C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 断开氧气中的化学键会放出能量
C. 形成H—O键吸收能量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考向2 原电池】
10. (2020·江苏学测)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推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锌片不断溶解,说明Zn失去电子
B. 铜片上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H+在其表面得到电子
C.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D.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Zn+H2SO4ZnSO4+H2↑
11. (2019·江苏学测)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锌片作正极
B. 盐酸作为电解质溶液
C.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12. (2018·江苏学测)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 Li+2H2O2 LiOH+H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金属锂作负极
B. 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D. 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3. (2020·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样卷)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石墨棒为负极
B. 铁皮的质量减少
C. 硫酸被氧化
D. 电子从石墨棒经导线流向铁片
14. (2022·连云港学测合格考)如图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为2N+Zn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石墨为电池的负极
B. 电池工作时Zn逐渐被消耗
C. 电子由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Zn电极
D. 反应2NH+4+2e-2NH3↑+H2↑在负极上发生
15. (2019·扬州学测二模)《科学美国人》评近三年十大创新技术之一是碳呼吸电池,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铝作正极
B. 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
D. 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16. (2022·南京学测合格考)下列关于锌铜原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子从Cu经导线流向Zn
C. 溶液中H+、S分别向铜、锌电极移动
D. 该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Zn + 2H+Zn2+ + H2↑
17. (2022·扬州学测合格考)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锌片为正极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小
C. 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 H+在锌片表面被还原
18. (2021·连云港合格考模拟)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铜棒为负极
B. 铜棒质量增加
C. 锌棒发生还原反应
D. 电子从铜棒经外电路流向锌棒
【考向3 反应速率 反应平衡】
19. (2020·江苏学测)反应2NO+2CON2+2CO2可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 减小CO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 达到化学平衡时,NO能100%转化为产物
20. (2019·江苏学测)CO2+4H2CH4+2H2O是CO2综合利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适当升温能加快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C.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为0
D. 达到平衡时,CO2能100%转化为CH4
21. (2018·江苏学测)4NH3+5O24NO+6H2O是硝酸工业中的一个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 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 NH3与O2能100%转化为产物
22. (2017·江苏学测)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减慢的是 ( )
A. 向稀硫酸中加水 B. 增加锌粒的量
C. 用锌粉代替锌粒 D. 升高反应温度
23. (2016·江苏学测)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 ( )
A. 降低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粉碎大理石 D. 加水稀释盐酸
24. (2015·江苏学测)反应2SO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O2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SO2与O2能100%转化为SO3
25. (2022·连云港学测合格考)反应2NO2(g)N2O4(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 减小N2O4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能加快反应速率
D. 达到化学平衡时,NO2能100%转化为N2O4
26. (2022·盐城学测合格考)工业上H2可以发生反应:CO+2H2CH3O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增大H2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合适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C.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D. 达到平衡时,CO可以完全转化
27. (2022·南京学测合格考)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H2(g)+I2(g)2HI(g)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A. 消耗1 mol H2的同时生成2 mol HI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8. (2022·扬州学测合格考)H2和CO2反应生成H2O和CH4的反应为4H2+ CO2 2H2O + CH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 适当升高温度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C. 增大CO2的浓度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 达到化学平衡时,CO2能全部转化为CH4
课时13 反应热 原电池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考点各个击破】
考点1 小于 大于 吸收 放出
例1 A 解析:分解水属于吸热反应,A正确;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B错误;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C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D错误。
例2 D 解析: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稀释浓硫酸放出热量,B错误;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D正确。
考点2 化学 电能 电子的定向移动 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
例3 D 解析:Zn、Cu、CuSO4组成原电池,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B错误;电子从Zn极经外电路流入Cu极,C错误;正极电极反应式:Cu2++2e-Cu,质量增加,D正确。
考点3 4. 可逆 动态平衡 v(正)=v(逆)≠0 浓度保持不变 v(正)=v(逆)≠0 浓度保持不变
例4 B 解析: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合适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D错误。
【达标巩固检测】
1. D 2. A 3. D 4. C 5. C 6. D
7. C 解析: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错误;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C正确;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D错误。
8. D
9. D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A错误;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B、C错误。
10. C 11. B 12. D 13. B
14. B 解析:2N+ZnZn2++2NH3↑+H2↑,Zn失去电子为负极,被消耗,A错误;B正确;电子由负极(Zn极)流出,C错误;2N+2e-2NH3↑+H2↑在正极上发生,D错误。
15. C 16. B
17. C 解析:锌比铜易失去电子,锌为负极,锌逐渐溶解,A、B错误;电子从负极(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正确;H+在铜片表面被还原,D错误。
18. B 解析: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棒作负极,电子从锌棒流出,铜棒作正极,正极反应为Cu2++2e-Cu,铜棒质量增加,B正确。
19. C 20. A 21. C 22. A 23. C 24. D
25. C 解析:升高温度、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均可使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C正确;减小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B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D错误。
26. D 解析:增大H2的浓度、使用合适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B正确;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C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D错误。
27. B
28. A 解析: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错误,增大CO2的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C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CH4,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