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新版九年级上 第4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在实验室里,完成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的实验,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铁架台 B. 酒精灯 C. 烧杯 D. 试管
2.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不使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D.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中,再加热盛药品的试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C.用胶头滴管吸取试液时,先挤压橡胶头排出空气,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拿出集气瓶正放于桌上
4.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①用金属镁作照明弹
②用氧炔焰切割金属
③用硫磺燃烧杀菌消毒
④用氧气供登山者呼吸
⑤用红磷作烟幕弹原料
⑥用蜡烛照明.
A.①⑤⑥ B.③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 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
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6.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块状固体 B. 量筒的读数
C. 连接仪器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8.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C.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D.S、Fe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明亮的火焰
9. 环保已成为全世界关注问题,下列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一氧化碳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红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2mL刻度处
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一直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mL刻度处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1.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 .
(3)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________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12. 化学物质多种多样。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薯片、小面包包装袋圆鼓鼓的,里面充的气体是 ________ 。
(2)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 ________ 。
(3)可做照明弹的金属 ________ 。
(4)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________ 。
13.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国进入了全民抗疫的紧张时期。
(1)抗击疫情中做好消毒工作至关重要,过氧乙酸(C 2 H 4 O 3 )是常用的消毒剂,则过氧乙酸中碳和氧的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__ 。
(2)针对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各地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图,某校采用“就餐隔板“等方案。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使用“就餐隔板“属于 ___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4.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
(2)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选用B装置为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 ,其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 作用。
(3)用D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 。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________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若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号)
(5)G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G内装满水,测量时气体应从 ________ (填b或c)端进入水中。
15.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 (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 ,试管口还缺少 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________ (填装置编号)。
(3)已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块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得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 (从A-E中选择编号填写);也可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__ (选“a”或“b”)端进入,发生装置还可选择G,优点是 ________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6.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 1 的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若实验中没有止 水夹,最后测定结果会 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或“没有影响”)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 1 处,计算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________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条性质 ________ 。
(3)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同学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认为图 1 实验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查阅资料(白磷在 40℃且有氧气时也能燃烧)后作了如图 2 的改进方案,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活塞的变化是 ________ 。
17.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帮助学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完成下列实验问题:
(1)探究小组同学要制取氧气,但实验室里可选用的试剂只有氯酸钾,你建议他们选择发生装置是 ________ (填图中序号),实验过程中若忘了放入二氧化锰,结果会 ________ 。
(2)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这是依据氧气 ________ 性质决定的。
(3)通过本学期的知识学习,已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①电解水;②分解过氧化氢;③加热氯酸钾;④ ________ 。(在④处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4)实验室常用氧化铵固体(NH 4 Cl)与碱石灰固体(Ca(OH) 2 )共热来制取氨气(NH 3 )。常温下NH 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 3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试问:制取并收集NH 3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_____ 。
18. 自制葡萄酒价格实惠,味道纯正天然,不含防腐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洗,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 3 OH)、甲醛(CH 2 O)、杂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
(1)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过滤的目的是 ________ ;
(2)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 ________ (选填“乳酸菌”或“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3)有害物质甲醇(CH 3 OH)中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 .
1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含氧气的体积为 21%,这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工 业制取氧气的流程如下: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2)操作 1 的名称是 ________ ;
(3)工业制取氧气的变化属于 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充灌氧气钢瓶的气体属于 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 ________ ℃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 氮气分离。
物质 H 2 CO 2 N 2 O 2
沸点/℃ -252.8 -56.55 -195.8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