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拙劣(zhuō) 诞生(dàn) 携手并进(xié)
B.祈祷(qí) 萦绕(yǐng) 愚蠢至极(yú)
C.凋零(diāo) 绚丽(xuàn) 狂风骤雨(zhòu)
D.襁褓(qiǎng) 浩劫(jié) 误入歧途(qí)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崇 支撑 阐述 枷琐
B.束缚 祈祷 徜若 一剂
C.麦穗 天赋 崭新 肤浅
D.萌生 奠定 赋予 崭蓝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B.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辞,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C.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②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③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A.比喻 拟人 反问 B.比喻 对比 设问
C.拟人 比喻 反问 D.拟人 比喻 设问
5.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________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A.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
B.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
C.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
D.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
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B.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C.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奥林匹克的广泛性,只有全民参与,才有可能把奥林匹克的理想变为现实。
D.在人类构筑未来的全部力量中,奥林匹克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填空题
8.顾拜旦, 国教育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9年之久,终生倡导 精神,被誉为“ ”。
9.根据拼音写汉字
qiǎng bǎo yíng rào jiā suǒ tuī chóng
zhuō liè diàn dìng zhì ài zhàn lán
10.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①安史之乱这场历史 (劫难 浩劫),结束了盛唐神话,百年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
②各朝代诗歌的粉丝是不同的,比如在宋代,你觉得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哪一种更受 (推荐 推崇)?
③我这么说,并不是有意 (指责 指摘)你的人生,只是希望你更好。
④读完这本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一直在我记忆里 (萦绕 环绕)。
1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②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③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④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⑤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三、语言表达
12.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四、问答题
13.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什么?
14.文章中说的“5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15.顾拜旦在文中阐述的奥林匹克主义和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五、综合题
16.某校八年级开展以“你好,冬奥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你向班上同学简要解说标识。
(2)李涛同学写了一篇评价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国际奥委会再次垂青北京,[A]既表示了对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信心,也是对北京举办的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又一次高度肯定。[B]中国由此成为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荣获过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①[A]处画线句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改为“ ”
②[B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 ”。
六、现代文阅读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①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②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3)体会文中划线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4)选文中画线句子②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周国平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摘自《中国教育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4)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画线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B项有误,应改为萦绕:yíng rào。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2.【答案】C
【解析】错误改正为:A枷锁;B倘若;D湛蓝。C项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答案】C
【解析】 A“为国捐躯的烈士”后面提示的内容只是指“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所以不能用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B项,破折号改为逗号;
D项,两个并列的分句,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
C项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准确掌握标号和点号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根据句意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对使用情况辨析正误。
4.【答案】A
【解析】 ① 句“ 勇气之花、早已残败凋零 ”把“勇气”比喻为“花”;
② 句“ 奥林匹克主义、一直主导着 ”运用拟人的修辞;
③ 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
A项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类型。答题时应注意,要根据文章内容来辨析修辞手法,修辞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根据不同修辞特点辨析。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此句出自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所以“形体美”只是初步的健康,而“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才是追求的境界。“获胜的意志”是精神力量,所以要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6.【答案】A
【解析】B、多层定语之间一般按照与中心语关系的密切程度排列顺序,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中心语。故正确的是: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否定错误。故正确的是: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D、句式杂糅造成主语缺失。故正确的是: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识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病句的类型进行辨析作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 文中“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一句说明奥林匹克精神并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到文章中去寻找关键语句加以辨析。
8.【答案】法;奥林匹克;奥林匹克之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时注意调动积累进行作答即可。平时可分类整理,便于记忆。
9.【答案】襁褓;萦绕;枷锁;推崇;拙劣;奠定;挚爱;湛蓝
【解析】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故答案为:襁褓、萦绕、枷锁、推崇、拙劣、奠定、挚爱、湛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音异形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10.【答案】浩劫;推崇;指摘;萦绕
【解析】①“安史之乱”是历史性的战争动乱,选择表示造成深重灾难的“浩劫”;
②推荐:介绍合适的人或事物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推崇:推重崇敬。区别主要在荐和崇上,前者注重任用和推选,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后者侧重于崇敬,主要是精深,道德方面。选择“推崇”合适;
③指摘:指出错误并加以批评。指责:指出过失并加以责备。搭配“你的人生”,选择 “指摘”;
④萦绕:反复回环。用于抽象或具体事物。 围绕:把四面围堵起来。用于具体事物。选择“萦绕”合适。
故答案为:①浩劫;②推崇;③指摘;④萦绕。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答题时应注意,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11.【答案】分崩离析;暴风骤雨;行将就木;相辅相成;自圆其说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根据意思辨析判断成语的能力。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并且在在日常的写作中经常运用,才能灵活掌握,切不要死记硬背。
【点评】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常用词语,学生可以利用联想记忆法、词义记忆法等灵活运用。对于一些生僻成语则考查较少。
12.【答案】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的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语言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注意用语场合。二,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语言得体还包含礼貌的要求。此题中第一句中“女排儿女”,“儿女”不适宜用对运动员称呼,应改为“健儿”;“不畏顽敌”,“顽敌”解释为顽强的敌人,在奥运会上把对手称为“顽敌”,不正确,应改为“强手”;最后一句“恭贺和敬意”,词义相同,有重复之嫌,去掉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
13.【答案】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结合文本,确定答题范围,联系上下文,可知答案: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故答案为: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题意,结合文本的内容,联系上下文找准答案。
14.【答案】1914年。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
【解析】文章中有关键语句:“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周年。”故答案是:1914年。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
【点评】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需要到文章中找到关键的语句,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即可。
15.【答案】作者认为奥林匹克主义同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具体区别体现在:一是运动员会产生胜利在望的感觉;二是能振奋人心。
【解析】从文章中“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 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 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这一段我们可以找到关键语句并进行概括。故答案是:作者认为奥林匹克主义同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具体区别体现在:一是运动员会产生胜利在望的感觉;二是能振奋人心。
【点评】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通读文章,找到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16.【答案】(1)北京的申奥标志由一个挥舞着彩带的运动员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的“冬”字。图标下边写有拼音字样的“北京”,标注2022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2)表示;显示(或彰显);的 国家
【解析】(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的理解。
根据图中的标识,可看到北京的申奥标志是由一个挥舞着彩带的运动员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的“冬”字。图标下边写有拼音字样的“北京”,标注2022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A句:“表示”的基本义:(动)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该词用于句中不合理,应改为“显示”或“彰显”。
B句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国家”。即:中国由此成为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国家
故答案为:(1)北京的申奥标志由一个挥舞着彩带的运动员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的“冬”字。图标下边写有拼音字样的“北京”,标注2022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2)1、表示
2、显示(或彰显)
3、的国家
【点评】(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注意时事,了解国家重大事件,并有所感悟启发。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17.【答案】(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张本;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带面,突出说明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解析】(1)开头句段的作用有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结构上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做铺垫。
(2)小沈与“我”的对话,“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从一个人的激动紧张心理,折射出所有人共同具有的激动的心理和心情,运用以点带面的写法,用个人代表全体的方法,突出表现了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已经成功了、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已经看到、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结果已经出来了”,词语“已经”重复使用六次,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申奥成功使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更加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
(4)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这一句主要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故答案为:(1)①写大使馆的大礼堂内紧张、兴奋的气氛,为下文写两轮投票时大家的紧张心情以及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的兴奋、沸腾做铺垫;②写国际奥委会投票程序的严格、细致,一方面突出了申奥的不易,另一方面突出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是名副其实的。
(2)以点带面,突出表现了在大使馆的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充满了紧张、兴奋之情。
(3)不重复。作者连用六个“已经”,表明投票结果已经出炉,中国申奥成功已成定局,确信无疑,作者的自信与喜悦溢于言表。
(4)排比;以铺排的内容、整齐的句式、高昂的气势,尽情抒发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大礼堂内中国人的激动、喜悦之情和“沸腾”之态。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开头段落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开头句段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是作用是引出下文内容。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
(3)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观察该词的特点,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属于哪种刻画方法,如何表现了陈述对象的什么特点,表达了文中人物或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18.【答案】(1)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2)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在思考、表达和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3)B
(4)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结合本文论述的内容来看,标题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用文首尼采的话来作答也可。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结合句子内容,可以看出句子将“母语”比作“文化母乳”,运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来形象地论证了母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浅显易懂。
(3)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理解。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从第四段内容来看,作者对网络语文既有肯定,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并非全盘否定。故选B。
(4)本题考查阅读观点的表达。解答此题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即可,但要注意观点不要过于极端化。
故答案为:(1)答案: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2)答题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全“文化母乳”,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在思考、表达和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3)B
(4)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
【点评】(1)本题考查论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从文章中寻找,没有再进行概括。
(2)本题是议论文阅读的典型题。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到原文进行筛选比较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解答时扣住论点,加入自身事例进行表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