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语文园地八》
1.想一想:自己在课余生活中都读过哪些课外书?这些课外书你是根据什么来选择的?
2.写一写:把自己所读的课外书及选择这样的课外书的理由写下来,准备向同学推荐。
3.说一说:把自己选择课外书的方法跟同学们交流,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交流平台
交流内容
一本好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怎样选择课外书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内容健康向上;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教人道理;富含科学知识;图文并茂,给人美感。
交流平台
小贴士
我非常喜欢读课外书,可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书,同学们,你们都读了哪些课外书?是怎样选择的?能向我推荐一下吗?
范例展示
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以后.我便找来了文中提到的
《一七色花》与《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来读。学了《鹿角和鹿腿》.我又读了《伊索寓言》
这本书。读了冰心的《忆读书》以后.我又读了她写的《再寄小读者》。
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以后,我便找来了文中提到的《七色花》与《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来读。学了《鹿角和鹿腿》,我又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读了冰心的《忆读书》以后,我又读了她写的《再寄小读者》。
乐乐做得真好,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去选择课外书。我爸爸是语文老师,受他的影响,我非常喜欢文学,读的课外书都是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我都读过。
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又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比安基的《森林报》。
你们的方法对我很有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课外书,我也要这样找书读。另外,我还有一种找书读的方法,那就是去图书馆、书店“淘书”,或者让老师推荐。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老师来指导
所给的例句都是比喻句,第一句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把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仿写时,从书的价值、作用等方面展开恰当的联想,进行合理的比喻。
答案供参考
知识链接
海报: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它是一种宣传方式,在中国最早起源于上海。旧时海报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剧目演出信息,并招揽顾客。海报设计六大要素是:主
书是一盏神奇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书就像一个聚宝盆。
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人生的顶峰。
书是攀登科学高峰的梯子。
一本书就是一位智慧的老人,能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奥秘。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先自由读这五个句子,思考哪些句子是在讲同一个意思,哪些句子是在总述,提示主要意思。然后梳理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排出先后顺序。接着把排列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了解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在抄写时,注意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老师来指导
答案供参考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书写提示
欧阳询楷书的字体结构是内紧外松的。字的内部笔画密度较大,外围比较舒展,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有两竖相对的字,都处理成整体狭长、腰部较细、左短右长的形状。还有不少字的结构打破一般的对称平稳,大胆设险,动中求稳。以《九成宫醴泉铭》(局部)为例,我们在临写时也要看到,同一字中相同笔画讲究变化;同一篇字尽量使大字密结、小字宽绰。某些字右侧的笔画如“武”的斜钩,有意识地把斜钩拉长,呈斜倚之势。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 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 那得 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 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 巨舰一毛轻 。
向来 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 自在行。
日积月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日积月累
作者我知道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日积月累
帮你释词语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②[鉴]古代的镜子。③[徘徊]来回移动。④[渠]它,指方塘之水。⑤[那得]怎么会。⑥[清如许]这样清澈。⑦[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的源头一样。⑧[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⑨[一毛轻]像羽毛一般轻盈。⑩[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江心。
11
12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中了。
日积月累
一起解词意
日积月累
伴你欣赏词
其一: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形池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展现了景物本身的美感,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后两句是借景喻理。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这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日积月累
伴你欣赏词
其二: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那般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需基本功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