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4年(2015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学科
物理冲A训练题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2.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B.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C.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D.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4.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等于( )
A. B. C. D.
5. 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周期之比为1:8
D. 轨道半径之比为1:2
6. 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7. 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轨道可视为r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A. B.
C. D.
8.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物体所做的功
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
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9.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 在下摆过程中 B 在上摆过程中
C 摆到最高点时 D 摆到最低点时
10. 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
B. 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
C. 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
D. 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
11.如图,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若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
A.动能损失了2mgH B.动能损失了mgH
C.机械能损失了2mgH D.机械能损失了mgH
12.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有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2R (B)5R/3 (C)4R/3 (D)2R/3
13. 图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N小于滑块重力
B.N等于滑块重力
C.N越大表明h越大
D.N越大表明h越小
14. 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x2-x1=x3-x2,ΔE1=ΔE2=ΔE3 B.x2-x1>x3-x2,ΔE1=ΔE2=ΔE3
C.x2-x1>x3-x2,ΔE1<ΔE2<ΔE3 D.x2-x115. 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 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 “A鱼”竖直下滑hA后速度减为零,“B鱼” 竖直下滑hB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10/9倍,重力加速度为g,“鱼”运动的位移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1;
(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与“B鱼” 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16. 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17.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 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本资料高考网、中考网;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 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 m/s2)
(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
(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求F的大小。
②当速度v=5 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18. 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T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 m,B点离地高度H=1.0 m,A、B两点的高度差h=0.5 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影响,求:
⑴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
⑵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K;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
20.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从D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
21.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小船从A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为t1,A、B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求:
(1)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
(2)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C
6. A
7. A
8.B
9. D
10. C
11. A
12. C
13. C
14. B
15. 【解析】(1) A从H处自由下落,机械能守恒:
,
解得:
(2)小鱼A入水后做匀减速运动,
得减速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同理可得,得:
16. 【解析】: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综合运用。(1)物体下落时间为t;自由落体运动有:
水平方向有:
解得:
(2)物体刚要离开平台时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有
代入数据得:
17. 【解析】(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
(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有
对工件和物体整体有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水平位移为,物块落点与B间的距离为 ,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
18. ⑴s=1.41m ⑵F= 20N。
19. 解析:(1)小物块落地所用时间为t,有
s
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m
(2)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
J
(3)在桌面上滑行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则m/s
20.(1)小球在BCD段运动时,受到重力mg、轨道正压力N的作用,如图所示.据题意,N≥0,且小球在最高点C所受轨道正压力为零
Nc=0 ①
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v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②
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机械能守恒.设B点处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B,有
③
由于小球在AB段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运动学公式有
④
由②③④式得
⑤
(2)设小球在D处的速度大小为vD,下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
⑥
⑦
设从D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得
⑨
21. 【解析】: (1):小船从A点到达B点,受到的阻力恒为f,其克服阻力做的功为:①
(2)小船从A运动到B点时,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船做功
②
从A到B由动能定理可知:③
解得: ④
a
m
θ
A
B
R
R
C
D
H
m
H
30
x
y
1
2
3
斜槽
水平板
M
m
R
A
B
C
L
O
P
A
L
B
D
C
O
h
H
s
υ0
s
h
υ
l
d
A
v1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