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从盟友到对手“冷战”史海钩沉“冷战”之策“冷战”之果“冷战”之因“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条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冷战”之因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只能用“非一般”一词来形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至1945年的1350亿美元;……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量是由美国承担的……。——[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欧,满目疮痍。……英国……全国工厂有一半停工。……西欧其它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 ——《世界史?现代史编》战争结束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声望都空前提高了。……拥有坦克、自行火炮12900辆,飞机15500架,汽车60万辆。而这些技术装备都是苏联自行设计生产的,…… -王春良等主编《世界现代史》阅读材料说明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张宏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二十世纪美国史》阅读材料说明美苏盟友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1、(2013.浙江五校联考)“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及时反馈C“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阅读材料说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是什么?遏制共产主义二、冷战”之策“我相信美国必须支持自由民族抵抗一小撮武装分子或外部压力进行颠覆的企图,这是美国的政策……”
——杜鲁门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接受这一法案(指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监督,应撤销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欧洲复兴法案》1948年4月“自由制度”是指什么?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1、扶持和控制西欧2、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资本主义制度2、(2013.威海)右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 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及时反馈B 3、“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约组织
C.建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 B1949年“北约”的形成(性质?目标?影响?) 美苏“冷战”之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加强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经互会(目的?)“华约”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政治经济军事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探究一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冷战”之果课堂探究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分裂 4、“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与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两德的统一
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没有完美的民主及时反馈C5、韩国一离婚调查机构,公布了1950年代以来220万 离婚个案咨询,发现有一个时期,妇女以丈夫生死不明为理由,提出离婚的特别多,此时期应该是( )
A.50--6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2000年以来及时反馈A“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越南一乡村遭美军焚毁战争中惨死的朝鲜平民局部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核战危机6、观察下列漫画《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它形象地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以下史实中能为这漫画提供证据的有
①德国分裂 ②朝鲜战争 ③越南战争 ④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及时反馈A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时强调,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对于双方来说,一是要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互信;二是要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材料反映了( )
A.中美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冷战
B.实质是美苏冷战的继续
C.美苏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思维方式的影响
D.美国对中国进行冷战遏制政策C冷战思维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C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冷战”有什么积极影响?有助于欧洲经济的复苏探究二:如何化解危机?(启示)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刘金质著《冷战史》搁置分歧,要共识避免对抗 ,要对话课堂探究Blowing in the wind
Bob Dylan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
(结合学案)填填看课后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冷战”带给新时期的我们怎样的思考? 论从史出 以史为鉴随着苏联共产党政权的解体,供美国谩骂的“邪恶帝国”的位置出现了真空。现在有迹象表明中国将填补这个真空,成为美国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和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感到讨厌的象征。
——《纽约时报》1991年9月10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铁幕已经落下,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在向全球各个角落扩展。我们不再必须全力提防来自苏联无所不在的危险,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有机会重新评估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了。
——[美]《国会议事录》1993年5月28日面对西方巨大的压力和攻势,坚持独立自主政策的中国政府,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力推动经济改革,努力打破自1989年以来西方国家展开的意识形态围堵政策,为建设和巩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自身的经济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反击……这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冷战结束后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意识形态攻势的最好办法。
——张宏毅等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