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27 10: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一、选择题。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
D.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O表示地球,P表示一个绕地球沿椭圆轨道做逆时针方向运动的人造卫星,AB为长轴,CD为短轴。在卫星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内,从A到B的时间为tAB,同理从B到A、从C到D、从D到C的时间分别为tBA、tCD、tDC。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AB>tBA B.tAB<tBA C.tCD>tDC D.tCD<tDC
3、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1、m2,半径大小分别为r1、r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G B.Geq \f(m1m2,r)
C.G D.G
4、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的周期大于火星公转的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5、如图所示,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匀速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点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存在相撞危险
B.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D.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6、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 B.研究“神舟十号”飞船的高速发射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D.研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线
7、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ω1=ω3<ω2
8、(多选)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
B.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不变
C.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
D.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增大
9、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第谷总结出了行星按照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B.开普勒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10、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那么,某卫星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引力是它在地面上受到的引力的n倍,则n等于(  )
A.7 B. C. D.49
1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若已知月球半径约为1.72×103 km,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试估算月球质量的数量级为(  )
A.1016 kg B.1020 kg C.1022 kg D.1024 kg
12、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倍
B.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倍
C.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13、下列情境中,经典力学不适用的是( )
A.小朋友坐滑梯下滑 B.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C.宇宙粒子接近光速运动 D.子弹在空中飞行
14、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15、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 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即物体对火箭竖直向下的压力)为9 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A.2倍 B.3倍 C.4倍 D.0.5倍
二、非选择题。
1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__的物体。
17、【问题探究】已知地球、火星都绕太阳转动,火星的公转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材料思考:
(1)地球、火星遵循什么样的动力学规律?
(2)如何比较火星与地球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18、(计算题)冥王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倍,那么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年?(冥王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可视为圆形轨道)
19、(计算类题)如图所示,两个星球A、B组成双星系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星球质量分别为mA、mB,引力常量为G。求(其中L为两星中心距离,T为两星的运动周期)。
20、(计算题)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原长L=1 m,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3.5L.质量m=1 kg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2L,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及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一、选择题。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
D.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B
2、如图所示,O表示地球,P表示一个绕地球沿椭圆轨道做逆时针方向运动的人造卫星,AB为长轴,CD为短轴。在卫星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内,从A到B的时间为tAB,同理从B到A、从C到D、从D到C的时间分别为tBA、tCD、tDC。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tAB>tBA B.tAB<tBA C.tCD>tDC D.tCD<tDC
【答案】D 
3、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1、m2,半径大小分别为r1、r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G B.Geq \f(m1m2,r)
C.G D.G
【答案】D
4、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公转的周期大于火星公转的周期
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答案】D 
5、如图所示,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匀速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点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某时刻b卫星恰好处于c卫星的正上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存在相撞危险
B.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D.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答案】 B
6、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   )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 B.研究“神舟十号”飞船的高速发射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D.研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线
【答案】A
7、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ω1=ω3<ω2
【答案】D
8、(多选)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
B.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不变
C.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
D.放在两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增大
【答案】ABC 
9、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第谷总结出了行星按照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B.开普勒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答案】C
10、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那么,某卫星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引力是它在地面上受到的引力的n倍,则n等于(  )
A.7 B. C. D.49
【答案】B
1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若已知月球半径约为1.72×103 km,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试估算月球质量的数量级为(  )
A.1016 kg B.1020 kg C.1022 kg D.1024 kg
【答案】C 
12、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倍
B.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倍
C.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答案】B
13、下列情境中,经典力学不适用的是( )
A.小朋友坐滑梯下滑 B.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C.宇宙粒子接近光速运动 D.子弹在空中飞行
【答案】C
14、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C
15、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 N,它在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即物体对火箭竖直向下的压力)为9 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A.2倍 B.3倍 C.4倍 D.0.5倍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__的物体。
【答案】宏观 低速
17、【问题探究】已知地球、火星都绕太阳转动,火星的公转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材料思考:
(1)地球、火星遵循什么样的动力学规律?
(2)如何比较火星与地球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1)地球、火星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由G=man=m=mω2r=mr表达式可知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向心加速度等各量都与轨道半径有关系。
18、(计算题)冥王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倍,那么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年?(冥王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可视为圆形轨道)
【答案】年
19、(计算类题)如图所示,两个星球A、B组成双星系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星球质量分别为mA、mB,引力常量为G。求(其中L为两星中心距离,T为两星的运动周期)。
【答案】 
【解析】设A、B两个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A、rB,则rA+rB=L,
对星球A:G=mArA
对星球B:G=mBrB
联立以上三式,求得=。
20、(计算题)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原长L=1 m,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3.5L.质量m=1 kg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2L,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压缩量x及弹簧的弹性势能Ep.
【答案】(1)2 m/s  (2)0.5 m 12 J
【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为3.5L-L=2.5L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得
mg(2.5L)sin 37°-μmg(2.5L)cos 37°=mv
解得vB=2 m/s.
(2)设BE=x,P到达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C点运动到E点再弹回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3.5L-2L)sin 37°-μmgL1cos 37°=0
且L1=2.5L+2x+L
解得x=0.5 m
P由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sin 37°-μmgcos 37°)×(2.5L+x)-W外=0
则Ep=W外=1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