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1877年,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活的酵母细胞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将蔗糖转化为酒精和CO2
李比希则认为:酵母菌将蔗糖转化成酒精和CO2,
只是活酵母菌中的非生命物质在起催化作用。
资料一:关于发酵的争论
1907 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诺贝尔化学奖
酿酶
1897年,德国化学家布赫纳将酵母细胞用沙粒磨碎后进行过滤,得到了酵母汁。为了保存新鲜的酵母汁,他将蔗糖作为防腐剂加入其中,结果他惊奇的发现,蔗糖被发酵转化成了酒精和CO2
资料二:1926年美国人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并得到脲酶的结晶,随后1937年他又提取了过氧化氢酶等很多种的酶,他发现凡是能使蛋白质变性的东西,也都会破坏这种酶。
问题1:推测酶可能是什么物质?如何证明你的推测?
酶可能是蛋白质
对照组 实验组
待测试剂 蛋白质溶液 相同体积的酶溶液
鉴定试剂 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
观察颜色变化 紫色 紫色
资料三:
(1)奥尔特曼研究tRNA的加工时,发现起催化作用核糖核酸酶P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蛋白质和RNA,当将RNA去除后,核糖核酸酶活性丧失,而将RNA重新加入后该酶活性恢复。
问题2:该实验结果表明 在核糖核酸酶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RNA
(2)1981年切赫对于前体rRNA加工的研究(前体rRNA,在酶的作用下除去非信息部分,成为成熟的rRNA)。
实验材料:四膜虫的前体rRNA,细胞核提取液
实验组 对照组
四膜虫的前体rRNA + +
细胞核提取液 + -
结果 成熟的RNA 成熟的RNA
+为加入 —减号为未加入
问题:3:切赫做实验时为什么要加入细胞核的提取液?结果说明什么?
因为切赫认为负责前体rRNA的酶存在于细胞核
结果表明该RNA具有自我催化能力
切赫将其命名为核酶
酶作用的原理
原理分析
活化能:
通常用一定温度下使一摩尔反应物全部进入活化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来表示该反应的活化能(kJ·mol-1)。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原
理
分
析
酶作用的原理
催化作用的原理——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化学反应 催化剂种类 活化能(kj.mol-1)
H2O2的分解反应 无 75.24
Fe3+ 48.91
过氧化氢酶 22.99
a
b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复杂多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将其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中凡是有酶参与的反应都是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催化的反应物称为底物。
酶的命名
正是因为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才使得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有序的进行。
练习题——小故事
1946年12月的某一天,一位11岁的小女孩来到医院耳鼻喉科看病,她的口腔内炎症很严重,由齿跟到上胯都有溃疡和组织坏死。高原医生按常规给予处理: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但是,和往常不一样,他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常,将过氧化氢加到创面上时,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创面上的血液则仍然为红色。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涂上过氧化氢后没有产生气饱,而局部血液则变成了黑褐色:这是怎么回事 再换一个部位,涂上过氧化氢也不产生气泡,血液也变成了黑褐色。 高原医生开始怀疑药品出了问题。但是把新配的过氧化氢给患者涂上去后,结果仍然是不产生气泡,局部血液仍失去红色变成黑褐色。
反馈练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