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导学案 教案 课件打包下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导学案 教案 课件打包下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7 10:54:00

文档简介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导学案
学校: 教师: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变质反应;(重点)
学会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问题;(难点)
培养科学使用、保存化学药品的意识。
【情境导入】
【分析猜想】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质情况 溶液中溶质 溶液酸碱性
变质 部分变质
完全变质
不变质
【探究活动】
2.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要求:最终确定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方案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
(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其实是检验哪种离子的存在?
(3)能否用无色酚酞溶液直接检验NaOH是否变质?说明理由。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
提出猜想 溶液中溶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猜想一 ;
猜想二 ;
【反思拓展】
(1)
(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真题训练】1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检验该水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过碳酸钠(Na2CO3)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根据过碳酸钠和水的组成,对过碳酸钠和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
取溶液,滴加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猜想二不正确。
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三哪个正确,请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共12张PPT)
课题: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授课人:
学 校:
1、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变质反应;
2、学会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问题;
3、培养科学使用、保存化学药品的意识。
【教学目标】
【情境导入】
趣味实验
【分析猜想】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变质情况 溶液中溶质 溶液酸碱性
Na2CO3
NaOH
Na2CO3
碱性
碱性
NaOH
碱性
变质
不变质
部分变质
完全变质
2.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要求:最终确定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方案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及结论 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探究活动1】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
(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其实是检验那种离子的存在?
(3)能否用无色酚酞溶液直接检验NaOH是否变质?说明理由。
密封保存
CO32-
不能,因为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探究活动2】
3.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暗指已经变质)
提出猜想 溶液中溶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猜想一 ;
猜想二 ;
【反思拓展】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氢氧化钙
【链接中考】
1.(2015河南)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检验该水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2019许昌二模)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白色粉末,常温下与水反应产生氧气。根据过碳酸钠和水的组成,对过碳酸钠和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
(1)取溶液,滴加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猜想二不正确。
(2)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三哪个正确,请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探究,
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探究课。学生在第十、十一单元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做了理论铺垫;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的实验奠定了基础;已经有了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同时对酸、碱、盐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总结、应用,有利于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归纳能力都有所提升。
学情分析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将酸、碱、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同时也是中考题的热点题型。学生在做这一类实验探究题时,相关的物质性质联系不上,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变质反应;
2、学会探究常见碱变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问题;
3、培养科学使用、保存化学药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常见碱变质问题;
2、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研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分组探究 小组展示 归纳总结 反思提升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适当引导 总结点拨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学生实验视频,请学生思考解决视频中的疑问。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总结相应问题。
设计意图
以小实验创设情境,发现异常现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分析猜想
(一)教师活动
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请学生猜想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的原因,并猜想溶液中溶质的情况。
(二)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猜想,猜想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黑板上板演化学方程式,分析溶液中溶质可能的情况,并完成导学案分析猜想部分。
(三)设计意图
通过猜想,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1(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一)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实验: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呢?都可以选哪些物质,会看到什么现象?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反思以下问题:1、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其实是检验哪种离子的存在?3、能否用无色酚酞溶液直接检NaOH是否变质?说明理由。
(二)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回答填写学案。
(三)师生互动
汇报实验方案时,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做实验时,及时关注学生实验细节;在实验后的反思提升讨论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汇报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填写实验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反思提升,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反思能力,拓展应用能力。
探究活动2(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猜想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选择试剂验证猜想,选择试剂的依据是什么?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确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质疑:1.除去碳酸钠时能否用稀盐酸、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代替氯化钙或氯化钡,并说明理由。2.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学生在做实验时,及时关注学生实验细节;在实验后的反思提升讨论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考。
(二)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回答填写学案。
(三)生生互动
汇报实验方案时,学生讲解实验方案时,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请学生回答疑问。
(四)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突出设计了学生质疑,学生回答疑问的环节,目的是允许学生存在相异思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构想,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回顾课堂知识。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2NaOH+CO2===Na2CO3+H2O
2、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